斜槓女孩Monica
斜槓女孩Monica

一位出生於2000年的女孩。 喜歡看電影,聽音樂,閱讀國內外各類型的文章。 對英文口譯、書面翻譯有濃厚的興趣。 想要持續不斷的學習。 在這裡分享我的閱讀心得與生活點滴。創建於 2020/09/27。

電影介紹與分享︱《心中的小星星》

電影《心中的小星星》封面照

這部電影講述一位有學習障礙的九歲男孩伊翔,為何從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變得退縮自卑,後來透過美術老師的引導,重新拾回自信和自我價值。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就有認識有閱讀障礙的朋友,我覺得他的狀況跟伊翔很相似,他很努力,卻還是不及格,平時反應也比較慢一些,但又不想讓同學們知道他有閱讀障礙,同學們也因為不夠了解他的狀況,所以很少人願意和他做朋友,後來他就有一點開始自我放棄。那時候我們的英文代課老師,讓我當那個同學的小老師,在幫助他的過程中,我也才慢慢了解到他的難處。

在電影中,我觀察到伊翔有主觀認知的自卑感跟優越感,完成畫作和拼圖獲得哥哥讚賞時露出的得意笑容;作業被媽媽指正要求重寫,抗拒的大喊「不!不!不!」並跑開。他的老師尼康提到,伊翔和一般大人面對困境時的態度很像,與其說自己不會,不如說是自己不想,認為唯有不被看穿自己的無能和無助,家人才會愛自己。

因為學業和家人,而快要崩潰的伊翔

儘管伊翔在繪畫方面有很大的天賦,但和所有錯誤相比,卻未曾被正視過。阿德勒強調健康的孩子需要發展出具有「社會興趣」的生活形態,它是一種讓孩子能與周遭世界產生正向連結、能關懷別人並與人合作的心理素質,可是在伊翔被父親認定是學習態度上出現問題,被送到寄宿學校時,他同時失去了歸屬感和安全感,甚至連繪畫也放棄了。我覺得尼康是一個特別好的老師,也很像一個心理諮商師,他願意透過生活觀察、理解和重新定向等方法,引領伊翔,創造出能讓他找回自我價值的環境,並讓伊翔明白,即使他不偽裝自己,也仍然可以獲得愛和欣賞。

電影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老師去拜訪伊翔家的時候,他問伊翔的爸爸知不知道孩子的問題出在哪裡,爸爸說了很多伊翔做的錯事,尼康卻說那些只是症狀而不是問題的原因。我認為伊翔的爸爸的態度應該是多數家長會有的樣子,很少人會以孩子的觀點重新去檢視他思維和行為的獨特之處。在這個片段我學習到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去理解、關心他們比教他們學會了解我們的世界更重要,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我愛你,當你需要的時候可以來找我,不用害怕!」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有各自的天賦,需要老師和家長們細心的去瞭解,並透過鼓勵和引導,幫助他們在社會上立足。如果你從所謂「正常」的社會觀點來看這種小孩的際遇,那所能看到的就只是不合「正常」標準的頑劣行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揠苗助長,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不要去要求每個人都一樣。

老師額外的時間教伊翔讀書識字
伊翔在繪畫比賽上得到第一名

這部電影帶給我很多不同的思維,也讓我對心理學和心理諮商有更多的認識。雖然這部電影,比較著重在描述該如何去理解孩子,但我覺得其實大人也是一樣的,需要被理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裡努力著,沒有好壞之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