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芸安
蕭芸安

台灣音樂創作人、聲音藝術家、旅行者、心理學實踐者。 芸安對亞洲傳統文化及東方哲學思想有著濃厚的興趣,計畫性地旅行亞洲多地,將聲音採集作為文化觀察的媒介,並結合音樂,創作出不同形式的展演作品。 2020年起,開始深化自身表演方法論,開展《循聲旅者》系列展演及工作坊活動。

聲音詩:旅人的香港夢

2011年的冬天,我從台北出發,準備前往上海,
轉機時,不巧遇上了大霧,於是便在香港機場停留了兩個多小時。

在那之前,我對香港的印象,只有來自小時候和家人同遊的記憶:
記得當年小小的我,抬頭望向天空時,只看到我被四周巨大的摩天大廈包圍著,
然後不斷和媽媽吵著要去海洋公園,那是我們在香港的最後一天了,
當然最終,我沒去成海洋公園,那份在香港留下的缺憾,就成了我對這座城市的念想。

藍色的天空恰巧被高樓圍成一個四方形,那是童年的我眼中的香港:
在框架之中的城市。

對小時候的我而言,這座說著奇妙廣東話的城市,我始終懷抱著模糊的好奇。

二十多年後的某一年冬天,我因著自己的創作計畫《城市聲音計畫》,終於踏上這座城市,
自此,香港便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厚且難忘的痕跡。

為了創作取材以及演出分享,在2012到2015年之間,我頻繁地拜訪香港,也因此認識了不少香港友人,每次“回到”香港時,我總感覺到莫名地興奮卻也忐忑,在踏上飛機之前,“近香情怯”。

因著香港的人事物,我才得以和這座城市建立起更深的連結,最久的一次停留,我待上了將近一個月,甚至在那兒度過了我的二十七歲生日。

當時,我住在香港友人在屋邨社區的家中,從只會說你好、唔該...等最基本的詞彙,到不知不覺竟能聽懂一半以上的粵語日常對話,在香港生活的那些日子,這座城市的鮮活樣貌與生猛活力,完全跳脫出我原先對她想像的框架。


旅人的香港夢
,是2012年我第一次到香港舉辦音樂分享會時,創作的作品,
如同一場夢境一般,那是我所認識的香港、我所感受的香港,還有我所愛上的香港。

直到現在,有時我仍舊會在心底聽見,那些滴滴答答,規律又響亮的交通號誌聲。

下一次的”回香“,應該會在不久之後,我一樣興奮也忐忑地期待著。

旅人的香港夢

建議使用耳機聆聽

旅人的香港夢 Dreamed of Hong Kong

聲景設計 / 聲音詩 蕭芸安 Yun An Hsiao


乘坐機場快綫,

睡眼惺忪地,下一站是青衣。

來自聖約翰教堂的鳥鳴 ,還有黃大仙祠的籤桶詩聲 於雙耳交錯。

抽一支籤詩該去問大仙還是上帝?

就像旅人不清楚這座城市,該如何定位中西?

聽不太明白的廣東聲調,

是旅人魂縈夢牽的叉燒好食味。

可惜太多的美好,在旅程之後,只能留下記憶。

在紅綠燈起燈滅的片刻,便是旅人的香港夢。

航機即將起飛,請將餐盤收好。

睜開眼,夢已醒,永遠思念的 仍是維多利亞港邊的身影。


*聲景素材:

1.中環紅綠燈/馬路

2.聖約翰大教堂

3.黃大仙祠

4.灣仔再興燒臘

5.機場快綫

6.機上廣播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