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最有感的實作課!!!
過去本來就有看中醫的習慣,也喜歡中醫調理的觀念,所以時常被周遭人說「很養生」。

今天第一次上中醫課,由中醫師帶我們閱讀「手太陰肺經」的穴位功能,除了學習到一些古字以及瞬間不會講中文外,中醫的概念真的很酷欸,很多領域都可以拉出五個層次,譬如:木火土金水、青赤黃白黑、筋脈肉皮骨、酸谷甘辛鹹等等,這些順序是相互對應的,所以不能置換!
因為個性比較容易受到驚嚇,每次打針都要麻煩護理師幫我數「1、2、3」,好讓我有個心理準備。這次針灸初體驗也不例外,鼓起勇氣、充足面子的詢問醫生:「可以幫我數 123 嗎」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醫師的無奈XD。扎到第三針就開始覺得可以接受了,希望下次可以更進步,不要再讓醫生或是護理師幫我數數了哈哈哈。
上完今天的課後,可以連結起過去看診的經驗,真的很棒!
而且還搭配「超有感」實作課!

是不是看了就很有感啊......。
今天學到的小知識:
- 穴位至少要針十五分鐘才有效。
- 針下去若感到暈眩,要趕緊趴著休息。
- 拔針後,一至兩小時再洗澡。
- 針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屬醫療廢材,需回收。
- 學習一段時間後就可以自己扎自己了.......,算是練習。
- 初學者的穴位偏差值是「一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