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泱
沅泱

在澳門。語言專業學生。新年願望是「好好使用自己」。

關於讀書筆記:分享、數數、整理,讀書中我認為有價值的事

隨隨隨隨筆。不更新微博,可以更新一下我的體悟。

進入2022年之後,一直更新的讀書微博突然不更了。主要原因可能是去年雙十一忘記開會員。或許這並不是主要原因,只是單純覺得發書目證明我「見多識廣」這件事有點沒勁。

當然我的筆記不侷限於此。從2018年開始,我清點每一本讀過的書並標上序號:今年的第xx本。後續回顧時這些序號不太會打動我,而每一個季節、每一個階段讀的內容反映出來的想法變化倒是非常有趣。之前選修過政治學概論,為了寫期末作業——分析香港問題——讀了一些書,而再之前上傳播學概論時,勤勤懇懇讀了一學期性別相關的作品。

這本來是我今年的願望,系統性地輸入。但是獲得知識的方式絕不只有讀書,只不過在我進入大學之前的生活能夠作為精神補給的存在——只有閱讀。高三的時候喜歡讀安吉拉卡特,再早一些讀瑪格麗特杜拉斯,甚至是初中時讀王小波、紅樓夢,我是靠閱讀以及閱讀給予我的想像,對這個世界構建一些理解。

大學圖書館太厲害了,在此之前我根本沒想過可以有那麼多台版書讀。有的書目豆瓣沒有,而在豆瓣上「我的意見」常會與其他人對作品的評價混在一起,而無法體現我思想轉變以及觀點的價值(多數時候沒什麼價值,是這樣),只是很少標記一下。早一些年微博還沒有那麼嚴苛,靠著以前帳號的一點粉絲基礎慢慢引流過去,一個讀書專頁就這樣建起來了。每年年底算書目時大概是我最開心的時刻之一(甚至很期待這個回顧小小成就的時刻),多的時候可以一年讀到60本。在這個讀書需要靠毅力的時代,很難想到我究竟是從哪裡湊出來那麼多時間讀書的。

起初也不太會做筆記,寫的東西比較像是摘錄、讀後感,但唔緊要,記下來是給自己看的。這個微博非常神奇,很多圖是沒被發現就不會掛掉,但只要被發現我就死定的程度。更進一步來說,這甚至不僅僅是一個微博,像是一個秘密墳場。

每年的六月都有讀詩的習慣,早幾年時讀過六四詩選,而去年再回圖書館時已經找不到這本書了。發現圖書館首頁顯示「查無此書」時感到很惶恐,我正是在這裡讀過,那麼現在呢?這本書去哪裡了?其實我對書裡的內容以及所反應的價值觀啊什麼的都不太在乎——只是對於他們如何描述、記敘歷史的方式感到好奇。

或許只是一張存圖,但筆記證明了我曾與這些文字共處。

後來開始寫一些系統性的文字紀錄、評價、說明。到這個時候才感覺閱讀的效用:不再如早年「讀個數量」、「讀個痛快」,終於想到了我「讀到什麼」。沒寫幾篇,因為讀詩的時候很難具體化我的感受和心情,而太過深奧的題目又懶得深講。不過我始終認為數量好重要,一直數一直數,再整理下一年讀了多少小說詩歌和論文集。

微博突然不更了。我本來想整裝待發一下,用更清晰的思路去紀錄、去發,但是基於現在的情況稱得上是完全沒思路又不知道發什麼,乾乾脆脆就停在這裡好了。遇到好的書會向朋友特意推薦一下,讓我再寫,似乎又有點難了。好像洩了氣的球,再吹回原本的樣子要費更多力氣。

我還是有在讀的,讀得極其緩慢。最近在讀《菊花何以夜行軍》,還有《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但不難發現,這種讀還是一種以娛樂為目的的讀,並未能達到前文所提及到那種「系統」。沒辦法,我是一個過於隨性的人,就這樣吧拿到什麼讀什麼。雖然不再計數,但我一直記著這些書,直到下一次要整理時,它們總會派上用場。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