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短記]《靈魂急轉彎》失足的歷險
《靈魂急轉彎》(Soul, 2020)導演:Pete Docter[6/10] (有劇情) 一位追尋音樂夢想多年的男子,在重要的演出前夕失足身亡,拒絕接受命運的他在死後的世界闖入新生靈魂的出發之地,在此每位靈魂除了被賦予各自不同的性格,也必需尋得生命的「火花」才能投胎入世。
[電影短記]《同學麥娜絲》
《同學麥娜絲》Classmates Minus (2020)導演:黃信堯 以下腦補聯想甚多,慎入。其實看片時我一直想到伊利亞蘇萊曼的《失蹤紀年》,蘇萊曼的電影不斷圍繞在他自己和家鄉親人的記憶,尤其他和老友坐在咖啡廳打發時間的場景持續出現在他的每部電影。
[電影短記]《逃亡的女人》
以下是短版感想,完整版之後會刊在別的媒體。《逃亡的女人》The Woman Who Ran (2020)導演:洪常秀 洪常秀慣常在重覆的情節中放入令人玩味的差異,片中的三次訪遇看似閒話家常,敘事卻有相似的對應。電影有意地展示「女人的房子」,客廳的落地窗或桌旁的小窗子將外面的景色框...
[電影短記]《消失的情人節》- 消失的時間,消失的故事
《消失的情人》My Missing Valentine (2020)導演:陳玉勳[5/10] 2020/10/11 (有劇情透露) 陳玉勳在這部愛情喜劇中用了很多落後於時代的老哏,比如女主角一邊上臉書發動態另一邊打電話給廣播節目和主持人聊天,或是男主角還在拍底片相機並且送老相館沖洗照片,甚至是手寫信寄到鄉下的郵政信箱。
[電影短記]《天能》- 時間逆流的狂想
《天能》Tenet (2020)導演:Christopher Nolan 2020/9/7 從來不是諾蘭的信徒,卻也很難忽略他的作品,畢竟他每次出手都可以引發各式話題,《天能》自是不例外。新作仍然延襲導演引用類型公式再加上高概念時間敘事遊戲與大場面實體特效的慣例,這次他直接拍了一部間諜動作電影。
[電影短記]《最後的情書》-《情書》25年後
《最後的情書》Last Letter / ラストレター (2020)導演:岩井俊二[6/10] 2020/8/30 岩井俊二的新作《最後的情書》重拍自兩年前他在中國拍攝的《你好,之華》(我沒看過),但熟悉導演舊作的觀眾很快會發現,本片在某種程度上致敬了他1995年的經典《情書》...
[電影短記]《新天堂樂園》Nuovo Cinema Paradiso
《新天堂樂園》(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8)導演:Giuseppe Tornatore 2020/7/25 年少時的感動不可能重來,一部份是難以忍受技術上的問題,比如音樂實在放得太滿,細想應該是很多地方沒有情節只有情緒,而沒有情節的一個原因是戲院版刪了很多東西。

[電影短記]《綠光》Le rayon vert
《綠光》(Le rayon vert, 1986)導演:Éric Rohmer 2020/7/19 相隔約十二年的重看,現在看這部片的眼光好像有點不同了。過去侯麥的作品看了幾部,但都只能停在表面的情節,大概覺得這部片是關於有點神經質的女主角終於等到真愛的故事,現在重看倒是更能體會或認清角色所處的社會疏離狀態。

[電影短記]《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導演:Elia Kazan[8/10] 2020/6/26 乍看之下是靠劇作和表演做為中心的電影,但打光、鏡頭和場景調度感覺也花了很多很多心力。一部1951年的好萊塢片如此大方地意淫馬龍白蘭度的身體,看來有不少脈絡和片單待補。

[電影短記]《阿基拉》Akira
《阿基拉》アキラ / Akira (1988) 導演:大友克洋[9/10] 2020/6/25 這部動畫神作多年前應該看過錄影帶,原聲CD倒是買過盜版聽了幾遍,老實說這才是第二次看,巨城威秀的IMAX巨型銀幕和配樂的音響效果相當震撼。大友克洋在處理科幻宅元素、動作場景的分鏡剪接節...

[電影短記]《北非諜影》Casablanca
《北非諜影》Casablanca (1942)導演:Michael Curtiz[8/10] 2020/6/13 很久以前就看過《北非諜影》,很喜歡。從某個角度來看《北非諜影》還是拍得很好,尤其連珠砲的台詞一串接一串,寫得精妙又娛樂,劇本結構推進幾近是完美的好萊塢範本。

[電影短記]《金都》My prince Edward
《金都》My Prince Edward (2019)導演:黃綺琳[6/10] 2020/6/5 有人欣喜於本片於香港日常中折射出的政治性,也有人嫌棄無論是政治性還是關於婚姻與自由的批判都不夠清楚不夠深刻。片中來自中國的男配角夢想著移民美國,他對女主角說「妳沒去過美國,所以你不懂自由。

[電影短記] 《罪,米開朗基羅》Sin
《罪,米開朗基羅》Il peccato / Sin (2019)導演:Andrie Konchalovsky[7/10] 2020/5/9 不暪各位,在戲院看這部片時,開場沒多久因為太累就睡著了,有時候死命撐著不如小睡一下,精神回來才好專心看下半場。

[電影短記]《日暮》Sunset
《日暮》Sunset / Napszállta (2018)導演:László Nemes[5/10] 2020/5/26 看的其實是片商的試看片,一直考慮要不要進戲院重看一遍,這極度需要大銀幕體驗的電影,有點可惜在台北只有幾處小型放映廳上映。

《壞教育》:美國價值的虛實真假
《壞教育》Bad Education (2019)導演:Cory Finley[7/10] 本片2019下半年在影展亮現,隨後被HBO買下進而改變了發行的命運,我不清楚去年底是否曾有進軍奧斯卡的打算,但錯過了獎季之後在美國上院線的機會就更加渺茫,即使沒有肺炎疫情的影響,《壞教育》...

《狂飈一夢》The Price of Democracy (2019)
寫於2020/3/16《狂飈一夢》The Price of Democracy (2019)導演:廖建華 [5/10] 目前這部片相關的影評好像不太多,剛才讀了陳平浩去年在鳴人堂寫的「書評」,大概就如我所想的,這部片和這本書有其政治和歷史的脈絡,也算是一種「運動傷害」的書寫,大概多少和318之後的狀況有其歷史呼應。

再訪洪常秀x金珉禧舊作四部
繼之前三部黑白片之後,這次再往回重看洪常秀和金珉禧合作的原點,以及接續的作品。《這時對,那時錯》Right Now, Wrong Then (2015) 之前我在豆瓣寫說這像是導演之前幾部作品發展的完成體,就之後因金珉禧而轉向的創作來說,也不能說不對。

記《火口的二人》:末日中的性愛吃食與日常幻境
《火口的二人》火口のふたり/ It Feels So Good (2019)導演:荒井晴彥[8/10] 荒井晴彥是日本老牌的編劇,七零年代寫過多部日活情色電影,也擔任電影雜誌的總編輯,導演方面這才是他的第三部作品,改編自白石一文的原著小說。

洪常秀x金珉禧三部
原載於個人網誌https://blog-on-cinema.blogspot.com/2020/04/hong-sang-soo-kim-min-hee-x3.html 三年前密集看了一波洪常秀之後,繼續補看他這幾年的新作。以下有劇情。《那天以後》그후 / The Day Aft...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世界的異鄉人
原發表於個人網誌:https://blog-on-cinema.blogspot.com/2020/03/it-must-be-heaven.html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It Must Be Heaven (2019)導演:Elia Suleiman 三月初就看了本片,本想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