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開箱文
哲學開箱文

「你一開始做哲學教育,接著研究哲學故事,最後差點成了哲學笑點。」 哲普作家 台大兒哲中心研究員 國體大兼任助理教授 粉專:哲學開箱文 合作邀約:yschou0910@gmail.com

修正缺點,會連優點也不見?

市面上有很多關於簡報、演說或口語表達的書籍,都會提到一些基本規則,包括語速適中、音調適當轉折或避免贅詞贅句等。若是同行之間相互觀摩,則更會提及內容編排、素材運用的問題。

對於提升演說實力,這當然可有正面幫助。但根據峰終定律,「修正缺點」的思維在某些情況下收效不大,搞不好還會適得其反。

「邯鄲學步」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案例:相傳戰國時期,有人特地到趙國首都邯鄲去學習走路姿勢,可是不僅沒學成,反倒連自己原先的走路方式都給忘了,最後只好爬著回家。後世主要拿它來形容模仿拙劣,但其中也有另一層寓意:在學習某些技藝時,太注意自己跟他人相比哪裡較差,可能不是好事。

更具體地說,若你的演說能帶來一定的峰值體驗,反映獨特的個人風格,就算小失誤不斷,聽眾也很少會在意。他們在事後回想時,多半只記得峰值體驗本身與講者個人特質,而根本不會細數失誤。在此情況下,若你試圖消除缺點,卻同時干擾到原先優點,整體效果反而會倒退。

我就認識一位口才略有名氣的前輩,往往喜歡隨興發揮,講到他研究或關注的東西,頗能口若懸河、妙語連發,並帶有豐富語調起伏。但如果讓他事先寫稿,拿掉「啊」、「蛤」、「哎呀」之類的語助詞,反而會抑制他原本習慣的敘事節奏,使整個演說平淡許多。(我猜這裡另有寫作體、口語體的落差問題,但此處不贅。)

許多書籍會說語速不宜太快,要讓聽眾有時間吸收。然而,這位前輩雖然語速極快,卻會運用語助詞來達到暫停效果,還能附帶情感資訊,常讓聽眾能有親歷其境的感受。這其實暗合某些講者所用的方法,就是真的很難控制語速的話,可在重點句前後設置停頓點,讓聽眾自然意識到關鍵所在,而且能夠消化吸收。

據此,相較於「修正缺點」,「強化優點」才該放在第一順位。我們更該把心力放在創造峰值體驗上,而非避免各種小失誤上,只要它們不妨礙演說節奏。在此意義下,「修正缺點」的主要價值,在於它能使優點發揮地更為明顯。

當然,若是有明確評分標準的競賽,由於專業評審往往特別注重細節,「修正缺點」可以大幅避免扣分,尤其在大家實力差不多、得靠失誤較少論高下的時候。但若是講給一般人聽,盡量強化優點才是最佳策略,特別是,如果你能把優點的有效時間盡量延長,原有缺點的影響自然就會縮小。

這也可以理解成,先想如何創造更多加分,再考慮如何避免扣分。有人可能會說,這一觀點有個關鍵前提,就是你原本的演說風格與內容,已有明顯吸引聽眾的橋段或元素。如果本就缺乏峰值,自然也就無從強化,所以「強化優點」僅適用於某些進階講者。

我基本同意此說,但也必須指出,它未必不能適用於初學者。因為從實作上來看,若演說時一直想著要避免什麼,其實很干擾每個人談吐的自然節奏(需要大量練習才能重新適應),但多講些自己擅長的,則相對容易許多。所以對初學者而言,可能更該優先找到、堅持與放大優點,在建立一定自信後才談如何避免缺點。

值得注意的是,把強化優點放在第一順位,不僅適用於演說,多少也適用於寫作。

有人可能會認為,寫作並沒有時間長短快慢的限制,原則上也能修改無數次,所以應該從避免或修正缺點開始。不過,「強化優點」更能建立自信心與引發成就感,也更有益於創造聽眾讀者們的峰值體驗,所以在學習演說或寫作上,我會認為它所佔的比例至少不該低於「修正缺點」。

但必須注意的是,我無意批評坊間那些書籍或文章所提供的建議。事實上,就算我自己寫,「修正缺點」的篇幅也可能會比「強化優點」多。

這是因為,常見缺點就是那些,它們容易歸納、分類與條列,要遵循也相對簡單;但優點往往很難精確描述,就算可描述,要在不同人身上複製與重現也沒那麼容易。如同世上不會有第二個李白,每個人的潛在優點頗有不同,這跟多年來養成的性格、興趣、習慣與認知有關,難以透過同一套指導原則完全呈現出來。

也就是說,至少在演說或寫作上,大家要避免的缺點都差不多,但優點則隨個人風格而異。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就反映出了這一情況。所以,想要盡可能地定位與強化優點,就得有專人的建議或指導才行。自己磨練也可能有用,但就不知何時才能磨出成果。

相較之下,列舉可能缺點以避免之,操作性比較強,也比較快見到效果。但必須牢記的是,任何一場成功的演說、任何一篇成功的寫作,後人在分析其成功秘訣時,都絕不會給出「它避免了哪些缺點」的評論,而一定是強調其中的峰值時刻。

所以,若你想加強自己的演說或寫作,可以先問問家人朋友最喜歡哪個橋段、給人怎樣的感受,然後想辦法放大、延長並複製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