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轉圈圈
圈圈轉圈圈

追劇、塗鴉與閱讀,透過戲劇觀賞他人的人生,藉著圖文記錄自己的生活,孜孜不倦於書中尋覓人生的無限可能。sleepygirl910440@gmail.com

【好書小推手_小說10】_《白雪公主殺人事件》_E世代的雙面刃

一名容貌姣好且頗受歡迎的年輕OL三木典子被發現陳屍於露營勝地時雨谷的林中,身上有多處刀傷與焚傷,警方循線查出死者是某家生產「白雪洗面皂」公司的員工,當天夜裡與她聚餐的同事都有犯案嫌疑,被鎖定的頭號嫌犯是在事發後撒謊請假便離奇失蹤的城野美姬

在網路上寫些無聊美食評論的自由撰稿人赤星雄治,隨意在社交平台上談論從同學口中聽來的八卦,發現能夠蹭熱度引發關注,於是為了搏知名度而展開實地勘景、採訪,除了在網路上更新資訊碎片,還寫文投稿雜誌。各種繪聲繪影的報導導致流言四起,引發後續一連串的密友爆料與網友鄉民辦案公審,兇手真的是忌妒三木典子的城野美姬嗎?

本書為日本知名主婦作家湊佳苗從2011年開始連載的小說,於2012年出版並於2014年搬上大銀幕,由井上真央、菜菜緒、綾野剛領銜主演。我在2014年與幾個好友進電影院觀賞後,便買下了小說,結果一放就放到忘記,在書櫃角落躺了六年(汗)。

先說結論,很難得的,我個人喜歡電影勝過小說一些。電影的整體拍攝手法與結尾神來一筆的諷刺讓我給了電影還不錯的評價;而原作在書籍編排與牽強的結尾上都蠻扣分的。

本書整體架構分成兩大部分,前面三分之二是赤星採訪的受訪者(美姬的同事、老同學、老家當地居民、父母)以第一人稱談論對美姬與事件的看法,最後再以當事人美姬的自白作結;後面三分之一則是如附錄般放上「時雨谷粉領族命案」的相關資料(分別為「社群論壇上的討論」、「雜誌周刊的報導」、「新聞報導」、「兇手部落格的計畫與自白」)。

這種寫作方式頗為獨特,可惜必須不斷前後對照,有點打亂閱讀的節奏與情緒,資料全部集中在後面,每次要翻找哪個篇章要對照哪份資料就有點心煩,一不小心就漏掉一些資訊,總覺得在編排上應該可以做到更好才是,比如哪個章節要對照哪一份資料,應該在章首第一行就告知讀者對照頁,而不是放在章尾最後一句;或是乾脆把資料拆開往前挪,分別穿插在對應的章節後面,而不是全部集中在書末。(當然我是外行人,只從讀者角度來思考)


(以下涉及部分劇情,請慎入)

在我看來,《白雪》中有兩起死亡事件,一起是因職場霸凌埋下導火線的死亡,一起則是媒體與鄉民未審先判的公眾霸凌所導致的心死。(兒時的學校霸凌本文就略去不談)

白雪公主的美貌與醜陋

只有靠得夠近的人,才能看見這朵玫瑰身上醜陋的刺。

當不善爭論、內向軟弱又不起眼的白雪公主,碰上懂得運用外表優勢、對男人溫順可人對女人則具侵略性的美麗白雪公主,這個想避卻避不開的宿命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湊佳苗的作品有「黑湊・白湊」兩種類型,這本屬於黑湊,內容自然脫離不了人性黑暗面的描寫──只看得到美麗表皮而看不到醜陋內心的男人,女人間的勾心鬥角與厭憎,男性女性之間有意無意的惡意與貶抑……。

人的外貌,可以讓人驕傲也可能讓人自卑,可以是武器,也可能是引發威脅自己的殺氣。不得不說,凑佳苗的確擅長描寫女人與女人之間幽微的較勁扭曲心理,就連拿孩子比較的父母心理都寫得令人搖頭。

小說開頭挑明了書名「白雪公主」的由來:死者與嫌犯皆來自製造販售白雪洗面皂的公司,且兩人名字的諧音都近似白雪,故而有人為案件取名為「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不過看到尾聲,從某人的作為中,我自己解讀出了另一層含意:美麗動人的白雪公主其實更像童話故事裡的壞皇后,雖然懂得利用自己的美貌獲取想要的事物,心靈卻為美麗這個魔咒所困,禁不起魔鏡說出世上最美麗的女人另有其人的大實話。她的自信建立在別人的稱讚之上,但是審美觀哪能每個人都一樣呢?一旦出現不一樣的聲音,表面的自信就會開始動搖......。

受訪者的各自表述

「人的記憶會被捏造,人只會說無害於自己的記憶。」

這句話需要畫底線加粗字。

用不同人的視角看待同一個人,自然會因為立場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讀,因認知差異或偏執而產生誤解,但是文中的受訪者各個都深信、催眠自己看到的才是真實,又或者出於某些利己因素而刻意捏造、有所隱瞞,摻雜私見、想像與揣測……。

赤星前前後後採訪了好幾位相關人士,大家各說各話,講得煞有其事,但話裡又有幾分真幾分假?由親疏遠近的多個人口中吐出的各種看法,一一拼湊出城野美姬這個人,但,這個人又是誰?

無怪乎美姬看著那個被妖魔化的形象會茫然地說出:我已經不認識自己了,他們在談論的人,真的是那個和我一樣叫城野美姬的人嗎?

看完城野父母的那個篇章,我思索著:一個人究竟能了解另一個人到什麼樣的程度?又能信任到什麼程度?如果今天我認識的人(親人朋友)被指控殺人,我是否能義無反顧地信任到底、毫不猶豫地替他/她辯駁?還是會開始懷疑自己對他/她的了解不夠深,或懊悔自己看錯人?若立場倒過來,今天被懷疑的是我,是否會有人堅定地相信我的清白無辜?

不、寒、而、慄。

寫文的當下,突然理解了為何美姬不敢出面喊冤而是選擇走向絕路……。

再者,究竟誰有權利暴露他人的隱私?老實說,文中最最最令我反感的,便是寫信到週刊陳情抗議、要求編輯部道歉的前谷美里野(美姬的大學友人),即便她是出於好意為朋友抱屈鳴不平,但在我看來卻是不知分寸口無遮攔,把美姬的私密事全抖給唯恐天下不亂、擅長移花接木的週刊,非但無法為美姬洗刷污名,反而給媒體大眾更多碎嘴的材料,簡直是超級豬隊友!該說她說話做事不過腦呢,還是過於天真呢?無論如何,如果我是城野,往後大概對誰都避而遠之,無法對任何人敞開心房了吧。

在受訪者言論中所展露出的各種愛腦補愛八卦的荒謬人性與思維的盲點,是整本書我覺得最有意思的部分,看完不禁感嘆,人們太容易以貌取人,也太容易透過別人的嘴去認識別人,而即便是親近的人,信任也可能禁不起敲打......。

輿論辦案是探究真相?還是製造冤案?

「看我們公司那些男人,就覺得嫉妒兩個字的左偏旁應該從女字改成男字。雖然在茶水間聊八卦都是女職員,但能夠把不滿的話說出口,心理狀態還算是建全的。男人根本沒有勇氣在人前說壞話,只能在網路上匿名攻擊別人。」

(這段話可能會有點得罪男性,不過就我的觀察,男性確實比較會留下不堪入目的辱罵、帶威脅而攻擊性十足的評論呵……)

記者利用誘導式的問答取得早已預設的答案,選擇性地揭露採訪內容,刨挖嫌犯的過往與各種隱私,亂扣莫須有的罪名,雖然沒有指名道姓說出名字,卻巧妙地讓其他各種資訊都曝了光,幫網民開了肉搜的大門……。以偏頗的報導操弄輿論,無所不用其極都是為了收視(點閱率)、為了博得關注。遭受指責時,記者便四兩撥千金地以「這都是受訪者說的,我只是記錄。受訪者是誰?我有保護個資的義務。」的說詞來卸責。

在真相未明時,媒體放任記者盡情發揮大做文章,等到真相水落石出後,態度又來個大轉彎,改而聲援美姬,急忙斷尾把責任撇得一乾二淨,讓輿論的矛頭轉向單一記者。原想藉事件熱潮翻身的赤星非但未能如願,還陰溝裡翻了船,成為眾矢之的,終究不過是被利用的棋子,成為媒體事後卸責的代罪羔羊,嚐到當初他害美姬承受的苦頭。

一般民眾(網路鄉民等)則是好奇心大爆發,一邊捕風捉影、胡亂腦補並散播各種未經證實的謠言,一邊自以為是正義使者般當起鍵盤法官,隨意編造故事與聳動的動機,抓著一點無憑無據的小線索就妄下定論,把殺人罪名往人身上扣,揭著披露真相的正義大旗大肆批判與肉搜,其實不過是自我滿足與宣洩罷了。事後一發現苗頭不對,又急忙刪文或改口,痛批媒體刻意誤導、亂帶風向,自己只是受到蒙蔽,好似之前口不擇言的評論都沒半點責任,見風轉舵的功力也是一絕。

2020年回頭看這本2011年寫的小說,不禁感嘆這樣的社會亂象只有變本加厲之勢,不知多少人因為輿論而人生盡毀,甚至走向絕路……。

網路取得資訊固然方便,但是呈現在我們眼前的資訊多為了滿足讀者的需求而添油加醋,經過渲染或斷章取義而真假交織難辨,究竟還有什麼是可信的呢?正因是這樣的時代,眼見不為憑,我們更應慎之又慎,避免輕易論斷或胡亂聞「風向」起舞而被有心人煽動利用了。

電影V.S.小說

朋友看完電影後表示失望,與我當初(六年前)觀影後的感受大相逕庭。電影的缺陷顯而易見,但是並未影響我的評價,這又是為什麼呢?我仔細思索了其中的落差從何而來。

雖然書名/片名取作「殺人事件」,但這個故事在推理方面很薄弱,兇手並不難猜,而顯然作者也沒有把重點放在警方辦案上,所以如果把它視為推理小說/電影來看,會覺得大失所望。

由於我從頭到尾一門心思全放在作者如何描寫相關人員的說法、媒體如何報導、大眾如何反應(電影如何呈現現代媒體與網民辦案的荒謬現象)上,警方如何破案、兇手的動機與犯案手法反而不是我關注的重點,所以看完後並沒有因此覺得失望。

雖然不少人認為在緝凶方面的著墨太少是一大敗筆,過於虎頭蛇尾,但我個人倒覺得這種草率結案的安排很巧妙,就好像在說:真相根本不重要,反正大眾並不真的在乎。當然啦,讀者與觀眾在乎,很想去搖作者肩膀的心情我也懂啦~但我個人可以接受電影結尾的這個不完美。

反倒是原作小說在最後放上了兇手部落格的計畫與自白,成為扣分的理由,因為實在太不合理了,一個心機費盡的兇手,會如此不謹慎地在網路上留下這種證據!!??如果說是寫在私密日記上也就罷了,網路上耶!誰這麼蠢把自己的惡行昭告天下啊?(戳作者的腦門)這就是為什麼我會比較喜歡略去這些不提的電影版。

不過小說尾聲的自白中,美姬對幼時好友夕子接受訪談時所說的言論感到失望透頂云云──我非常喜歡作者的這段安排,因為,就連深受其害的美姬自己也落入從媒體上汲取並相信片面資訊的迷思,被那些經過惡意剪輯的文字蒙蔽而對唯一真正力挺她的好友產生了誤解,豈不諷刺!

小說結束在美姬的絕望自白,她心如槁木地說著「我心已死,只能無目的地徘徊。」電影則在這裡做了改編,以兩人重拾美好友誼收尾,是比較正向光明的結局。

電影雖然省略了一些細節,不過大多不影響劇情的推進,而結尾添加了一段美姬與赤星不期而遇的插曲,我也很愛這個嘲諷意味十足的改編:赤星為了一己之私而在網路上、雜誌投稿上毫不留情地把美姬塑造成滿腹心機的兇手,幾乎毀了她,但是偶然遇上時,卻絲毫沒認出她來,甚至被相信未來會更好的她鼓勵了,真是荒謬感爆表。

總結:眾口鑠金

好奇心與盲目的正義感會殺人,沒有事實依據的說法即便沒有惡意也會傷人,我們在網路上留下的文字,或是說出口的批判論斷,都可能是一把刀,刺向一個其實跟自己毫無關係、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甚至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我真的很受不了那種不管對錯嚴重程度都好像對方殺了自己全家似的追討方式,也很受不了因為好奇心而對他人私事刨根究底、下些無聊當有趣的註解──究竟生活多麼不順遂,讓人耗費精力去肉搜、宣洩在不認識的人身上?究竟生活該多苦悶貧乏,才會讓人投注時間去做這般無意義的事?(我關注自己跟周遭人就分身乏術了)

我們可能是手持利刃的那一方(加害者),也難保有一天會淪為被刀刺心的一方(受害者),所以,無論在語言或文字上,都要慎之懼之,面對不知來源的資訊更要謹慎思考,別因片面訊息就自以為掌握了全貌。

即便網路提供一個讓每個人大放厥詞大肆批判的天地,但我們終歸只是路人甲乙丙丁,何來的權利去左右甚至摧毀他人的人生呢?即便別人做錯了什麼,也無須咄咄逼人、往死裡打,並不是理直就能氣壯地逼人致死。活在這個網路世代,每個人都很有可能在不自覺中成為另一個難以挽回的悲劇的幫兇,時刻提醒自己,別忘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局外人,不要太入戲了。


<後記>

1.再次體認到每個人的閱讀/觀影感受可以有很大的差異,真的只能自己讀過看過才知道喜不喜歡。在別人覺得很雷的地方我有不一樣的解讀,所以這是一本(部)雖然有些美中不足之處但是我私心喜歡卻又無法用力推薦大家閱讀(觀賞)的小說(電影)。

2.原作裡玩了許多日文諧音的巧思,在閱讀當下覺得蠻有趣的,可是太相信自己的記憶力而沒有筆記下來,寫文的時候已經忘了大半,後悔太早把紙本書送出去了,嗚嗚~


<延伸閱讀・觀影>

說到網路霸凌,再推薦一些延伸的作品給大家。

1.《鄉民公審:群眾力量,是正義還是霸凌?》_報導類

<簡介>踢爆、轉貼、圍攻,然後被遺忘。網路上的集體砲轟,究竟是為了體現正義,是集體狂熱,還是毀掉別人的快感?「每天都有新的英雄和壞蛋,好人也可能變惡魔……」最會講故事的頂尖記者強.朗森以15個網路真實事件,15段驚心動魄的旅程,帶你直擊最複雜詭譎的人性,重新思考「網路正義」!

看這本書的時候,真的頗為心驚,在現在這個社會中,要毀掉一個人真的是輕而易舉呀!

(查了一下,這本似乎絕版了……)

2.《網內人》_小說

<簡介>面對蜂擁而來的惡意,她想不到的是,就算拔掉了網路線,也逃不出這張人性交織出來的網……小雯死了,從22樓墜下,摔得粉身碎骨。警察說是自殺,但她的姐姐阿怡知道,小雯是被「殺死」的。畢竟她在去世前,才因為一起性騷擾案遭到網路霸凌,姓名、學校都被公開,每天忍受著網友不堪的辱罵、陌生人惡毒的眼光。為了不讓小雯白白犧牲,阿怡誓言揪出整起事件的始作俑者,只要能揭開真相,她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3《3年A班-從此刻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質》_日劇

3年A班的班導師兼美術老師柊一颯(菅田將暉飾)為了解開某位學生的自殺之謎,讓班上29名同學集合起來,宣佈「從現在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質」後便引爆炸彈綁架全班,將所有人封鎖在校內,在他的挾持之下,學生表面和諧的關係漸漸出現裂痕,女學生自殺的內幕也呼之欲出……。

全劇探討校園霸凌與網路霸凌,提醒社會網路言論與群眾力量足以逼人至死,讓人正視現代各種言語霸凌的問題。

雖然手段誇張且菅田演得很用力又很痛害我很擔心他下一秒就掛掉所以整部劇看完後筋疲力盡應該不會再看一次,但還是覺得劇中的這堂震撼教育,每個現代人都該上一上。


2020.11月讀物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