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轉圈圈
圈圈轉圈圈

追劇、塗鴉與閱讀,透過戲劇觀賞他人的人生,藉著圖文記錄自己的生活,孜孜不倦於書中尋覓人生的無限可能。sleepygirl910440@gmail.com

【下篇】溫柔的大姐姐/高冷的貴婦/溫暖的鄰家大叔(彩蛋:私心推薦獨立書店)

<前言>

【上篇】文章長度長到我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很意外居然真的有人從頭看到尾,在此為沒跳著看的人奉上我的膝蓋!

愛你們喔!

跳著看的人、打賞我的人、留言討論的人,我也愛你們喔~


這篇來聊聊書店。

我住的小鎮裡,有一家經營兩代(或三代?)的書局,反正打從我有記憶以來,它一直都在。

書局不大,兩層樓,一樓文具二樓書類,還記得國小都會到那裡購買文具和參考書,爸媽為了鼓勵我們讀書,只要考試前三名就能到書店裡挑選禮物。還記得我有次好不容易得到第三名,一進書局就直奔二樓挑了一本書(西遊記系列的小說),那是屬於我自己的,不需要跟別人(哥哥妹妹)搶來搶去,小小心靈因為這種擁有而感到滿足。

一樓是由老闆娘看守,二樓櫃台則由兩個女兒輪流顧,大姐聲音豪邁,二姐則說話軟柔,臉上永遠掛著甜美的微笑,每次看到我們都會輕聲說「嗨!」。

我說不清自己愛上的,究竟是二樓裡的那些書,還是一上樓便映入眼簾的溫柔美麗大姐姐。

國中時期,我和妹妹時常一進去就待上一整天,還是學生的我們,沒有消費力,在那裡白看了好幾年書,但是從來沒被白眼,沒被趕,而是被寬容地接納了。狹窄的書店裡,書不多,堆放雜亂(有點窒礙難行那種程度),每次看書的休息空檔,我就會自作主張地開始把那些堆得亂七八糟的書整理、排放,好像是在心裡告訴自己:雖然沒錢買書,但我有幫上一點忙哦~,如今想起來都覺得自己天真得好笑。

上了高中後,開始從早餐錢中省下5元、10元慢慢累積,存到200、300元就會跑去買書,在櫃台結帳時,內心的喜悅中也有一絲為自己感到驕傲的意味。

漸漸地書店裡的書類不再能滿足我。附近新開的別家書店寬敞明亮,書的選擇性多,我也很愛逛,但是沒有這種情感上的羈絆,說不上為什麼,就是不太能讓我想掏出辛辛苦苦存下的錢,最終還是回頭到熟悉的書局去,鼓起勇氣到櫃台提出「訂書」的請求,有幾年都是這樣,打電話跟那溫柔的聲音訂書,再去櫃台取書。

即便後來幾家連鎖書店陸續在附近開了又倒開了又倒,這間書局仍屹立在原處。直至今日,老闆老闆娘都還在,但是溫柔姐姐早已消失在櫃台後(我想或許是結婚後離開了吧),書籍也多半轉為參考書,我和妹妹不再成天泡在裡面了,但是偶爾還是會進去轉轉,買點文具。

每次經過那裡,只要看到那家書局,都覺得有「啊,你還在呀!」的安心感。於我而言,那不單只是一間書店,更多的是兒時/年少時的回憶。


我實際走訪「獨立書店」的次數並不多,但其中有兩次經驗令我印象頗為深刻。


多年前,有次與朋友相約參加某活動,搭火車北上的途中,我提起自己在臉書上留意到某家獨立書店,感覺店長是個很有想法且充滿熱情的人,而該書店就在附近不遠處,提議順道去走走。

那是我第一次踏進所謂的獨立書店,興奮難耐。

走進店裡我一眼就看到櫃台前那個在臉書上常見而熟悉不已的身影,雖然是背影。

我與朋友在書店裡悠哉逛了起來,後來,我走向那個背對著我們的店長,開口詢問了一個問題,她面無表情地抬頭望了我一眼,手指為我指了一個方向作為回答,便又低頭埋首於書中。

當下我感受到冷意劃過我熱切的臉龐,但又轉念安慰自己,啊,也許是正好讀到書的精采處,打擾到她了,我感到抱歉地速速退出她的視線。

幾分鐘後,當我在書櫃前猶豫著1500元的購書金要買哪幾本書好時,有個人進了書店並出聲跟店長打了招呼,她抬頭後臉上綻放了燦爛的笑容,親切地說了句:「你來拿書呀?等等喔。」然後起身轉進櫃台內取書,並與那人親切地閒聊了幾句。

的確是我在臉書上所看到的那個形象。

當那位取書人離開後,那個熱度又瞬間從她的臉上褪去,坐回了原位。

我無法明確形容當下的感受,但是不由自主地把手上那疊書一本本放回了書櫃,猶豫了幾秒,留了一本磚頭書去結帳,抱持著一絲絲的希望,然後破滅。

她雖起身為我結帳,但是臉上仍是淡漠和一句沒有溫度的「收您390元」。

我無限失落地離開了書店。

朋友問我怎麼只買了一本,我只回了一句:要扛回台中太重了。

我們相視,她大概也懂了什麼。


另一次走訪獨立書店,單純是為了參加翻譯相關的講座。

在規定時間內報到完畢,我在書店裡晃了一圈後便入座,約一小時半的講座期間,書店老闆對書的熱情一波又一波向我襲來,與另一位講者的對談中,時時提起的書名,都讓我一一寫了下來。講座結束後,我便在店裡搜尋著那些書籍,耳朵也沒閒著,偷偷聽著老闆與其他顧客聊書的對話。

拿著四本書到櫃台結帳,老闆臉上掛著和煦的微笑輕聲說:「啊,妳喜歡這個作者嗎?他另一本XXXX很精彩呢。」「那本我超愛。還有XXXXXXX也很幽默。」「哎呀,妳居然知道那本!那他的另一本XXXXXXX妳讀了嗎?」「喔?我沒留意到耶。」「出版一陣子了,我覺得不輸XXXX。」

老闆不具侵略性的熱情給人一種恰到好處的溫暖,讓不喜與生人交談的我可以放鬆地開口回應。

然後我離開書店時,手上又多了兩本(遇到書腦波就弱),一共扛了六本厚書回家。


兩次走訪的經驗,一冷一熱,感受截然不同。一次是帶著1500元的預算,卻只買了一本書;另一次本來壓根沒打算買書,卻噴了2000多元。

兩間書店都是透過社群平台與我連結起來,也都成功吸引我上門了,貴婦店長在網路上的故事說得極好,可惜只顧好前端的形象塑造,後端要讓顧客掏錢的這個環節,在氛圍、人設的營造上卻是失敗的。

我在【上篇】提到,很多時候消費者願意掏錢,買的是一種感覺(氛圍)、一個故事。就是這麼一回事。我們需要的是更多溫柔可人的大姐姐、平易近人的親切大叔帶大家進入書裡,而不是充滿排他感的高姿態貴婦讓人敬而遠之。


補充1:

身為一個外冷內熱、不善交際而時常掛著冷面的人,在工作面對顧客時,我也不曾擺過一次冷臉,所以即便想發揮我最擅長的同理心,仍然覺得貴婦店長的冷漠是我不能理解的。畢竟,她當下的角色是店長,為何不坐在櫃檯內而是始終以背對著來客呢?或許,一開始的冷淡,是認為我只是逛逛不會消費,那麼在我結帳時,為什麼連一絲絲的微笑都吝於給予呢?面對那位取書顧客,前後態度切換也過於快速鮮明,臉書上與現場的她感覺是兩種人設,那種落差感讓我當下頗難釋懷。

補充2:

因為是我個人的觀感,無意批評,很隱諱地避去可以嗅出一點蛛絲馬跡的提示,不要來問我文中的書店是哪一間,就算有人猜出我也一律無可奉告嘿。

補充3:

順帶一提,有些人說現在很多獨立書店都大同小異,只是吸引一些文青網美去拍照而已等等,我個人的看法是,是不是大同小異見仁見智,但是走進一家書店不需要什麼資格,無論踏進書店的是什麼樣的人,是抱持什麼心態,裝模作樣拍拍美照也無所謂,只要能吸引人去消費就是書店的本事。書的內容能不能內化,或是對讀者產生什麼影響,那全看讀者自己的造化。


私心推薦

我私藏的獨立書店,已經被@閱讀筆耕 搶先推薦了(可惡!),是的,就是──小小書房

它是我第一次留意到的獨立書店,而且是因為勞榜(老闆)虹風的個人臉書才知道這家書店。

她的發文內容有貓咪日常、有書訊、有分月的排行跟推薦榜、有催大家訂書取書的推坑文、有碎念書店門可羅雀的哀怨、有抱怨向書商訂書的惱怒、有手工烘焙的麵包、有訂購果醬(印象中也有水餃?前陣子還有剝皮辣椒、破布子)、有談及親人的逝去與哀慟、有各種理念或與貼近時事的想法等等等等......

她的發文頻率很高,有時一天連發數則,奇怪的是,完全不會令人厭煩,反而習慣而成了一種期待,如果沒看到她發文還會覺得渾身不對勁。當時對於獨立書店經營的理念與出版業的寒冬,都是透過她臉書上的一則則貼文得知的。

字的旅程

2016年,她在小小十周年時啟動了一個以《下一個字的旅程:十年創作、出版、閱讀的現場》為名的募資專案,預計出版一套三本書業相關書籍,分別是訪問出版人的《馴字的人:寒冬未盡的紙本書出版紀事》,訪問創作者的《運字的人:創作者的鑿光伏案史》,以及訪問讀者的《愛字的人:因爲你們對書的愛情,我們存在》,是第一手訪談實錄的出版計畫。另外還有一本她撰寫的《開店指「難」:第一次開獨立書店就 □□!》。(剛剛要關聯文章時發現@MaxJames 有介紹這本書,有興趣的人請見下方關聯。)

(其他相關細節可見:這個網站

我也成了贊助的一員,選擇三選一方案,挑了《馴字的人:寒冬未盡的紙本書出版紀事》這本書,雖然其他幾本書也想讀,但當時我經濟拮据、接案還不穩,所以想著之後再買,結果後來忙到完全忘了這回事,連馴字的人的封膠都未拆,擱置到最近才突然想起來,終於從書櫃中翻找出來,正在閱讀中......(汗)。

後來,出於對臉書隱私的質疑與不滿,她毅然決然在2019年年初做出了艱難的決定:刪除個人臉書。之所以說艱難,是因為那是她與大家即時互動的平台,也是推書的一個重要管道,大家會在她的臉書貼文下「+1」訂書。

當她真的告別了臉書,我彷彿成癮者般出現戒斷症,有段時間因為從此看不到她的貼文而悵然,但如今慢慢習慣並期待每一兩個月會以「跟沙貓說說話」為標題、悄悄滑進信箱裡的那封信。

真正打動我的,不是書店的氛圍,不是書香氣,也不是貓,而是裡面的那個人和她的想法感受,勞闆與我並不相識,卻好似一個認識很久的朋友般。


書店對我來說仍舊有股魔力,只要經過,目光就會不自覺地停駐,腳步就會忍不住往裡面前行。

由我這麼不喜歡跟人直接接觸的人來說好像有點矛盾,但是書店對我來說重要的是那份「人」味,是與人之間的那份連結,甚至連與其他人同在那個空間翻動書頁都是一件浪漫的事,將我們相連的是書,是文字。

如此喜愛逛書店的人,卻越來越少踏足,除了我宅以外,其實是因為書店已經遠離我的生活圈,我不再能輕易地「路過」,逛書店不再是日常,而是變成一種必須抽空安排、特地跑一趟的「行程」。

所以,書店經營困難、熄燈的無奈與傷心,很早很早以前我就嚐到了,我的小鎮,幾乎等於文化沙漠。

所以,如果你家附近還有書店,是件幸福的事,請珍惜,有空去走走吧。


回應一下@fide 在<海外的人可以為獨立書店做什麼?>一文中的提問,小小書房有提供海外訂書(航空及水陸郵寄)的服務喔,不過運費可能不便宜(?),細節可能要再去信詢問。如果想要支持獨立書店卻沒時間出門逛書店的人(=我),也可以透過線上訂購;除了購書外,小小也有不定期舉辦各種講座、課程與讀書會,有興趣的人請見以下相關資訊。

❶當次購書滿800元即可入會成為會員;遠距購買新書滿1500元免運(漫畫、特殊商品不計入免運額度)。可去信詢問<信箱>;訂書相關資訊<網址>。

❷加入小小的選書小組,立刻成為會員,每月直遞沙貓貓特選的新書快遞

❸報名參加現場活動並於活動上購書,通常可立即成為會員。近期活動請見官網


<後記>

明明在爛泥期,卻一直在寫文畫畫,我爛泥!失!格!寫完這篇,大概沒有欠誰什麼文了吧~腦負擔已過載,容我歸隱書林去了(揮手淡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