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ding
yoding

記憶好比金魚,固執像牛,合起來變成貪吃愛散步的金牛座。

也許我體內住著人類學家 10》海得拉巴之心

(编辑过)
一雙小手突然在我的手腕處繫上塑膠帶,接著另一雙手跟進,我的手腕被打包得像蛋糕。

Hyderabad 是德干高原上的大城,有好些歷史故事,但更多台灣人知道的,是他左下方的邦加羅爾。多數人終其一生都不會去到這兩座城市(尤其疫情爆發後),但課本寫了邦加羅爾,人們便因此記得。

從衛星雲圖上看,Hyderabad 的城中心,有一座愛心形狀的湖。

愛心,當然不是天然生成的。

Hussain Sagar Lake 主要提供 Hyderabad 與一旁的 Secunderabad 的民生用水,在西元 1563 年建成,君主 Ibrahim Quli Qutb Shah 藉湖的命名致敬建築師 Hussain Shah Wali,但這座湖除了紀念一位通曉多語的建築師之外,也紀錄了 Qutb Shahi 朝代的遷移歷史。

Golconda

王朝的宮殿自創朝之初就設在現今市郊的 Golconda fort,城建在一座小山坡上,從高處下望可以俯瞰許許多多的民宅。對外國觀光客來說,這裡是擺脫擁擠印度的健行好去處,但還有更深處供人探究。

一聲是客人,兩聲是敵人

入園不久後會走到一座四面開放的拱廳,這時導遊會向來客說明基於巧妙的回聲原理與建築設計,站在穹頂中心下拍手,迴響的音量在穹頂中心下最大,而且這樣集中的效果能讓一公里外山崗上的哨所的衛兵聽見,這中間爭取的時間差能讓衛兵判斷是否要帶著國王從傳說通往山下的密道離開。

這種體驗的機會在快出園區時還有一次,不過這次換做四面立柱對角兩端的人,朝向立柱說話時,對角的人聽見的音量會大過其他人,有一說這樣能防止來客暗中拔刀刺殺君王。

不過這些現在都是傳說。

我們真正可以看到的,多是舊時建築留下的遺跡,那些大房子曾住著國王、太子,這些多孔建物曾經是城市的街坊,但他們多已無聲寂靜,還可能被刻上許多印度版的「小明愛小美、孫悟空到此一遊」。
只有山頂的印度教神廟還絡繹不絕,走過花園或舊時的城區大道時,可以仔細看有沒有婦人抱著公雞、男人拖著山羊,他們帶著生命來此祭祀。大概在他們心中,神祇並非寂靜無聲。

將此城從邊境要塞轉為市區中心的 Qutb Shahi 王朝,是統治範圍涵括 1/4 個印度的蘇丹國,國教訂為伊斯蘭教,但選擇以在地的泰盧固語作為主要語言,並同時讓印度教寺廟與清真寺並存於當時首都城區裡,這是一種多元包容,也是勢力共存。

王朝的首三任君王都在此居住,一直到 1509 年才因為水源問題將發展中心遷往現今 Charminar 城區,Charminar 就是一個四面開放的穹頂放大版,只是沒有人在中心測試回聲,在門的一旁有南印最大的清真寺,以及熙來攘往的 Laad Bazzar

從 Charminar 望出去,右側即是清真寺
手環通常不是單個出售,要就是整串從手臂掛到手腕

Laad Bazzar最大宗的商品是珠寶首飾與婚禮服飾,聽起來似乎與貧困印度的形象相差得很遠,但事實上「Golconda」這個字在 17、18 世紀卻是財富的象徵,在字典上被解為:「a source of great wealth」,因為此處地產鑽石。舊時聞名國際的礦場位於 Golkonda 周邊(我也是在前一兩年才偶然得知,原來這就是從山頂看出去,周邊如此荒涼的原因嗎?),儘管礦區的繁榮無法延續至今,但城裡的交易沒有停止過,不少人至今仍到此交易珍珠。

至於現代,為Hyderabad 帶來名聲的是新起市區裡的 IT 公司,如微軟印度分公司。像舊時融合兩種不同的宗教,這座城市混合了傳統的歷史文化與相當前沿的科技產業,讓舊時王朝的湖,在 2018 年成為新進外商行銷新店開幕的一個環節。

2018年,全印首家 IKEA 開幕前就在湖邊做了 VR 活動

【推薦閱讀】

As-Salāmu ʿAlaykum

不過要寫 Hyderabad ,我的記憶大半不在城區也不在湖邊,在 Saidabad 這個穆斯林城區裡一所素樸的小學裡,當年我們是以志工教師的身份來到這所由藥劑師 Waheed Ansri 開設的義學,我曾經好奇過 Waheed 如何對地球另一端、只通信過數次的陌生人保持信任,也許是前人累積下來的信賴感,又或許在資源缺乏的現況,任何可能性看來都是機會。

我們多數都是沒受過專業教育訓練的大學生,頂多是在學校服務性社團裡帶過課程或課輔過孩童,但我們的教學因此少了許多框架,我們可以在數學課上教學生捏陶土認識柱體、椎體等抽象幾何概念,或者在課堂上夾帶師生比超低的特質,讓學生分成小組練習英語對話。

一天早上,我們在教學「How are you?」等日常招呼語,在練習階段一個孩子突然叫住我,指著作業簿上一行我看不懂的句子:「ٱلسَّلَامُ عَلَيْكُمْ‎(As-Salāmu ʿAlaykum)」(不過當地使用的應是烏爾都語),好一會我才懂他是在教我他們日常的打招呼方式,這句話的意思是祝你平安,作為回應的則是聽來像倒裝句的「wa ʿAlaykumu s-Salām」,也祝你平安之意。

那天從孩子那我學了至少兩三句,一直到我們離開城市以前我都還記得,後來就慢慢忘到只剩這句了。而手腕被繫綁帶這件事,是在我們第一年即將離開的那天發生的,孩子們大約是被教導要在客人離開以前送禮致意吧。

不過其實那句打招呼的話已經足夠珍貴了,那句話,後來在我與印度來的語言學伴初見面時,讓對方脫口而出:「Are you muslim?」,我才知道自己學到的是穆斯林社群的招呼語,這趟旅程也開啟了我後來一連串對於伊斯蘭文化、穆斯林社群好奇的起點,因而去到了更多地方。

不是很可愛的城市,Hyderabad,祝你平安。

過曝的 Charminar 讓我想起家裡還有兩座金銀色的模型

後記

終於又寫完了一篇人類學系列文,這系列的文章越到後面越難寫,要把散落的思緒收集成束實在不容易,而隨著本系列文的篇數進入二位數,我也要預告系列文大概在15篇左右會告一個段落。

有朋友問我:「寫作迄今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我會說,我的文筆真的超爛。常常硬著頭皮寫完一稿,回頭再看也想給自己翻個白眼,但還是努力像補屍體那樣重新修整門面,把文章修到比較可讀的模樣。朋友又問,為什麼要寫?

坦白說,這個問題我不知道答案,在不同時刻寫好像理由也不同。例如在此刻,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只記得印度恆河浮屍的模樣,也希望很快可以再跟印度再見。街頭的 Lime soda,我十分想念。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