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宜萍
陳宜萍

創業者、專欄作家、社會活動者。關心人與社會的關係、性別議題、文化內容產業。歡迎來信聊聊 FB: facebook.com/Ariel.yipingchen

在疫情中,我們可以怎麼關愛他人?

在疫情中,我們可以怎麼關愛他人?

我們可以在兩個層面愛護和關心鄰居。

我們愛人的一個方法,是在生病時遠離他人。這聽起來有點奇怪,因為這與我們平常愛著某個人時會想做的事正好相反。人都是需要社交關係,和他人保持連結的,無論這個關係是來自家人、情人或朋友。而在這個每天電視一打開,就是看到死亡數據持續增加的時刻,又需要離群索居,更會覺得壓力很大。但是,這樣的孤立自己,是為了其他人的福祉。這不是疏離或冷漠,反而是一個「愛人」的行為。

愛人的第二種方式則與那些沒有生病的人有關。在疫情中我們可以更關注身邊人的需要,並問自己:誰最有可能受到這種疾病的傷害?儘管我們不希望侵入高風險個體的空間,使他們患病的風險更大,但我們還可以用更實際的方式照顧他們。例如,我們能為不方便去市場的老人或障礙者跑腿買雜貨嗎?我們能在這個非常時期多體諒員工和合作夥伴的狀況嗎?能和那些因無法工作而無力購買所需物品的人分享我們儲備的食物或用品嗎?

新冠病毒提醒我們更多需要珍視的東西

當你一無所有時,你會更知道自己要什麼。

世界的玄妙之處在於:也許每一件事情會發生,都有它的理由,我們應該多思考這件事是不是有什麼正面的啟發或力量。發生一個災難,是不是不要把它當成一個「果」,而是把它當成「因」:因為發生了這件事,所以我們有了學習某個東西的機會。

如果我們生病了,是讓我們學會生活更健康;也許我們失戀的時候,是讓我們學習重新愛人和認識自己;也許我們要面臨死亡,才學會分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因為病毒,提醒我們健康無價,要更珍惜自己擁有的健康身體。

因為病毒,提醒我們生活所需其實只需要水、食物和基本物資。

因為病毒,提醒我們能大口大口呼吸自然的空氣是多麼可貴。

因為病毒,提醒我們人人平等,無論什麼種族、國家、職業、年齡、經濟情形、貧富差異,大家都是一樣的。

因為病毒,提醒我們珍惜和家人的相處時光。感謝每一次的聚會、每個擁抱、每個大大小小的旅行。

「休息」帶來的意外驚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全球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因冠狀病毒的大流行受到部分或完全的宵禁、行動受限。這場疾病讓人類一切的經濟活動都慢下來了。全球主要國家皆為防疫採取社會隔離措施,中國的環境污染急遽下降,歐洲疫情最嚴峻的義大利的城市也見到久違的乾淨清爽。

雖然人類活動的減少可能讓經濟陷入衰退,但卻讓地球得到意外喘息機會。「這樣因特定事件引發的迅速大範圍污染物下降,是從來沒見過的景象。」NASA科學家根據衛星數據表示。

丹麥神學家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曾說:「Affliction is able to drown out every earthly voice……but the voice of eternity within a man it cannot drown. When by the aid of affliction all irrelevant voices are brought to silence, it can be heard, this voice within.」苦難能淹沒每一個世間的聲音,但是永恆的聲音卻不會淹沒。現在,世界彷彿已經按下了暫停按鈕,突然之間,我們所有人之間都被迫陷入沉默。當我們因為疫情發生,所有不重要的聲音都變成沈默時,永恆的聲音就會被聽到。這個「永恆」就是我們存在的地球(世界)想跟我們說的話。

這是現代世界歷史上一個獨特的時刻。雖然很困難,但不妨也把這一刻看作是一次機會──比科學或醫學更靠近地球聲音的機會。


全文刊登於: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9248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