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昕
映昕

Matters 團隊成員,負責馬特市社群運作

Matters 台北活動後記:既然相見不易,且用文字對話

大家好(鞠躬),我是 Matters 上禮拜一(8/26)晚上「在兩岸擺渡的人」的工作人員,如果你當晚有參加,那個最後一直用麥克風趕人的就是我(汗)。

Matters 的線下活動,最初是從香港開始辦的,台北至今做了兩場,一場是梁啟智老師談香港反送中運動,另外一場就是上週一晚上的「在兩岸擺渡的人」。因為地緣關係,所以我負責了這兩場活動的大部分幕後工作。本來也沒想太多,但是那晚在活動開放聽眾入場之後,我看到一個個「真正的人」,突然湧出很多奇妙的感受。這也是為什麼想要寫這篇後記的原因。以下可能有很多碎碎念,慎入XD

-----本文中出現的每個人可能有程度不一的匿名-----

如大家所知,Matters 是一個網路平台,很多朋友問我,你在 Matters 做什麼工作?我很難用簡單的一兩個字描述清楚,有時候也會開玩笑的說,啊就是陪用戶聊天啊(大誤)。雖然這句話是開玩笑的,但是我們跟用戶絕大多數的互動,也真的僅止於網路。由於 Matters 社區橫跨兩岸三地的特性,我大多時候都是一個人面對電腦,望著滿坑滿谷的文章以及你根本不知道真實身份為何的用戶,看到文筆很棒的作者就去留言打賞給個讚,觀察大家都在留言區討論些什麼,可以潛水的時候盡量潛水,當一個隱形的運營工人。

也因此,我其實沒有想像過,如果有一天在真實生活中跟用戶們面對面,會是什麼情景。上一場梁啟智老師的講座辦在台北一個舉辦大量公共議題講座的咖啡店 左轉有書 X 慕哲咖啡,延續慕哲有名的「哲學星期五」慣例,會請每位聽眾自我介紹。那一場來了 90 人,可能因為議題或各種原因,當天「非台灣人」聽眾的比例有點高。有的人會特別提及自己的身份、背景,為什麼關注香港等等,例如:

-來自香港,關心香港也關心台灣,六月我看遊行自己也很心痛,想知道香港經驗可以和台灣朋友一起學習思考什麼
-反送中運動身邊的人都很焦急無助,想知道大家可以做點什麼

也有這種像是講相聲一樣的有趣自我介紹(不知道這兩位是剛好坐在旁邊,還是一起來的朋友?這根本是段子了XDD)

-我是哲學系學生,念哲學很孤單,來這裡取暖(遞麥克風)
-(接麥克風)我是人權所學生,念人權的也很孤單,來取暖

還有路過不小心走進來的:

-我本來要去看寄生上流(電影),路過看到看板被吸引,就走進來了
-來自大陸,來台灣旅行,到台灣才知道反送中事件,跟大陸描述很不一樣,想聽聽各方面聲音

在那個當下,所有人共享了彼此的關懷、焦慮與提問,即使那些問題不一定有答案。跟眾多的虛擬 ID 互動了一年多之後,突然在實體活動看到「人」,對我來說是一件奇妙又有點神奇的事情(為什麼這個句子帶有一點靈異感)。

也是在那個晚上,我第一次看到@周天觀,他坐在第一排,很熱心的幫忙遞麥克風、收椅子,天曉得對於人手不足的工作團隊來說,這種熱心聽眾幫了多大的忙!但其實天觀註冊帳號之後從來沒有在站上發文過,如果不是剛好辦了實體活動,也許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見到真人?(我回家之後還特別確認了一下有沒有認錯人)

這種感受,在辦這次「在兩岸擺渡的人」時,更加強烈了。

這是開場之前的場地照,超棒的活動場地(台北 Cymking Space)

這次活動因為有預估到可能會爆滿,但是又無法完全掌握最後會來多少人,需要一個調性溫馨、容納人數彈性比較高的地方,所以我在找場地的時候很頭痛,最後尋尋覓覓找到了 Cymking Space,非常感謝場地聯絡人王小姐在過程中的協助。

當晚有來的人就知道,當天座位是以講者為圓心,往外拓展出來的半扇形,這樣的好處是讓所有人的視角都可以對準講者。因為我從開場前就各種跑來跑去,沒有太多心思注意觀眾席,好不容易稍微空閒下來,繞到講者身後想要拍一張全場照的時候,被現場畫面整個嚇到了。

我看到一百多雙眼睛,非常專注的盯著講者看,完全沒有人在放空或打瞌睡,所有的眼神都往講者區集中(不知道講者們被這麼多眼睛盯著看是什麼感覺)。這應該是我看過專注度數一數二高的講座了(啊啊啊好想放照片)。那一刻我意識到,這就是實體活動獨有的魅力吧。我們見到了彼此,看到你的臉、我的表情。台灣有一句話叫「見面三分情」,就算一開始不熟,多見幾次就會慢慢熟了,就有機會更加瞭解彼此了。

對於當天一起工作的人們,我也有類似的感受。因為 Matters 團隊很迷你,每次辦活動都需要人手支援,所以我在活動前幾天看了一下報名表,瞄到幾個眼熟的 ID,就厚著臉皮寫信去問:你好,雖然這樣很冒昧,但請問你願不願意當志工?很快就收到了幾個非常正面的回覆。連同@周天觀一起,迅速組成志工小組。

我非常感激這幾位朋友願意來幫忙,因為能回饋大家的好像只有一個便當(如果 MAT 可以轉帳就好了)。下面這張圖是由志工手繪、貼在場地一樓外面的地圖,我覺得這張地圖根本在發光,非常感謝志工們為這場活動設想到的諸多細節(包括主動接麥克風、幫財經女神 @胡采蘋 倒水等等),讓活動順暢的進行下去。

當晚活動的指引地圖,貼在大樓外面

後來當晚一起去吃熱炒的朋友問,你是怎麼決定找誰當志工的?我一時之間也說不上來,當下只能給出「因為看過這個 ID」之類的答案。後來認真想了一下,大概是因為,這個 ID 的某些文章或發言曾經觸動我,讓我冒出了「如果有機會好想認識本人」的念頭,潛意識就把這些名字記下來了。我赫然發現,雖然已經很習慣在電腦前跟用戶互動,但原來我也很想在現實生活中跟大家相見啊。

前陣子跟一個陸生朋友聊天,他說,你知道我們在台灣到底是什麼心情嗎?就是一個過客啊,很難對這個地方產生什麼根本的認同(因為陸生畢業後不能留在台灣工作,必須離開)。雖然我本來就知道這件事,但是從朋友口中說出來還是很震撼,讓我意識到,能夠在這座城市認識、見上一面,其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事,中間有很多阻隔。

這種阻隔感,在自由行喊停之後更加強烈了。這一年多來,在站上互動過的用戶不計其數,有些後來跟現實身份連結起來了,有的真的見過面,更多的則是完全不認識。偶爾會有用戶說「有機會想認識映昕你」,我也會懷抱著一種「總有機會見面」的心情回覆:好啊好啊。兩岸三地的地理距離不遠,但無法入境的話就沒戲了唱啊啊啊啊。上週跟一個朋友吃晚餐,他恰好在自由行停發簽證之前辦了入台證,我們開玩笑說,哇你是末代自由行陸客耶。朋友一臉感嘆,說下次來台灣不知道是何時了。

如果暫時無法見面,我們擁有的就是文字了吧,用文字交流、對話,也是一種相互陪伴。上週@Tommy〈在兩岸之間尋求溫暖的人〉提到,「其實我不是很確定為什麼會報名這樣的活動然後又在幾乎沒有跟任何人有任何言語交流的狀態下來去。也許心中焦慮的那個部分,還是需要來找點溫暖吧。」那就讓我們互相取暖吧~

未來 Matters 的實體講座會繼續辦,經過這兩次活動,我隱約覺得有些人已經是熟面孔了(但請原諒我沒有時間一一跟大家相認QQ)希望不久的將來,有更多的機會見到每一個真實的臉孔。下次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