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醫ㅣ共享家醫
醫家醫ㅣ共享家醫

醫家醫ㅣ共享家醫主張現代人的健康生活新模式,由「權威家醫、健康管家、頂尖醫院」組成一套服務體系,能做到健康決策個性化、就醫體驗最佳化,用心守護您、父母及一家人的健康生活!

案例分享ㅣe問醫答—電腦斷層掃描中看見陰影,是不是癌症?權威名醫一席話讓病人安心

電腦斷層掃描中看見陰影,一般的人的反應都是先愣住,尤其是因為健康檢查發現問題,而非感到病痛進一步至醫院檢查,更是沒有思想準備。一個接一個的疑問從心中冒出,開始追問醫師那是什麼?開刀好嗎?要不要多照幾次確認?為什麼這次照電腦斷層掃描跟上次的報告不同?能做什麼來改善嗎?

越想,疑問越多
(圖/pixabay)

醫師不是神 但可以多問幾位好醫師

醫管家最近所接觸的案例,就有類似的情況,五十多歲的女士A,在去年的健康檢查中發現肺部有約0.6公分左右的陰影,然而醫師對於良性、惡性的問題,也無法驟下判斷,只能回答切片之後才可分曉。

影像的確有局限性,尤其在陰影還小的時候,醫師無法全能解答病患所有的問題,而事實上肺癌確診是需要病理學確認,而切片則是取得病理學診斷的唯一方法。醫師的為難,我們很理解。

但我們也懂A女士的憂心,不論是支氣管鏡檢查切片、影像切片(如胸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導引切片)、手術切片,所有切片都具有侵入性,是否真要捱這一刀,客戶心中也充滿疑問。所以從照到陰影之後距今約一年,A女士反復進行多次的影像照射,但答案大同小異,又因為一般人與醫師之間,有很大的醫學知識落差,礙於看診時間有限,醫師也只能做精簡的回答,而這實在是無法平撫A女士焦慮的心情。

於是A女士透過親人介紹找到醫家醫,想有一個完整的時間,好好坐下來,諮詢權威醫師的說法。

名醫領域各異 對標問題找對醫師

由於A女士並沒有疾病確診,只能針對影像說事,所以醫家醫從合作夥伴中,邀請專精影像醫學健檢的「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的主任醫師,以視訊的方式為A女士進行遠距諮詢。

不同於其他醫院以醫療為目的,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以預防醫學、健康促進、疾病預防,提供高端精准有效健康檢查為服務主軸,專長在各種高階影像檢查與診斷,如零輻射磁振造影(MRI)、極速低劑量電腦斷層(CT)、無痛腸胃內視鏡、高解析超音波等方式,進行身體掃描檢查。一般基礎健康檢查(基礎血液專案、超音波、理學檢查、X光、各科會診),每一千名受檢者約可發現3–5人罹癌,但高階影像健康檢查(如磁振造影、高解析度低輻射肺部電腦斷層掃描、無痛腸胃鏡檢查等),每一千名受檢者約可以發現26~31人罹癌。

要從一般健康或亞健康者的身體器官組織找到異常,要比在已經確認疾病的人身體上發現問題,更來得困難,設備先進程度、放射師檢查技術純熟度、醫師影像判讀精准度,成為發現問題的關鍵,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是台灣第一家以高階醫療影像檢查設備,提供健康或亞健康人健檢,且以「健康管理」為服務宗旨的健檢醫院,醫師多來自榮總、長庚等台灣醫學中心(台灣最高等級醫院)。

在安排視訊前,醫家醫會將推薦的醫師資料傳給客戶,先讓客戶瞭解諮詢的醫師背景,同時請A女士到醫院,搜集自己過往的影像電子檔,以電郵方式傳送給醫家醫,再轉給醫院,由當天要視訊的醫師負責事前影像判讀與報告製作。

當天幫A女士進行影像判讀的是,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醫師。


資料確認、病灶說明、解決方式優劣說明 完整解答平撫疑慮

沈醫師一開始先與客戶確認客戶身份及所提交的資料,對焦要討論的影像,同時以近40分鐘的時間,逐一告知A女士提供影像中所呈現的陰影代表什麼意義、醫師判斷良性或惡性機率的根據原因、目前可能的狀況、建議下一步的作法等等。比如影像中出現的磨玻璃(注)陰影,判斷惡性與良性機率何種為高的其中一項關鍵線索,是看影像是否具有實心部分,若有,則惡性的機率就高些。為擔心口語解說過於抽象,沈醫師拿出權威性的國際醫學期刊影像做為說明範例,讓客戶循序漸進地理解從影像細節中如何看出病程,並且與A女士的影像進行對比。

(注:磨玻璃狀陰影(ground glass opacity, GGO),是影像學的描述,指的是在斷層掃瞄影像下,當肺結節的密度介於肺臟與實質結節之間,呈現灰灰霧霧的陰影,許多情況包括:肺發炎、纖維化、癌前病變或早期肺腺癌等,都是可能的成因。)

同時說明,目前看到A女士影像中的磨玻璃陰影含有實質部分,因此腫瘤生成的可能性升高,但因為病灶尚小,所以即便切除,並不會影響肺功能,可以考慮找信賴的外科醫師討論手術的可能性。但如果想要再觀察,建議是3–6個月之後進行電腦斷層掃描,等待的期間可以多接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及進行深呼吸,如果只是發炎,深呼吸新鮮空氣會改善發炎的情況,但如果病灶持續存在甚至有進展變化,就需要思考手術的必要性。

沈醫師明瞭客戶擔心病情變化的心情,隨即補充,通常肺部腫瘤在0.8公分以下,病情進程是緩慢的,A女士非常幸運,並不是因為身體病痛去檢查才發現,而是沒有異狀的時候接受健康檢查,目前發現的磨玻璃僅約0.6公分,所以若再追蹤3–6個月觀察,病情不會有太快的變化。沈醫師同時也說明,如果進行手術,會使用微創的方式,住院天數約3–5天,此手術相當成熟普遍,並不需要太擔心。

雖然還沒進行切片,但只要影像清楚,放射科醫師可以先以病灶大小、型態進行初步判斷,而諮詢最重要的是完整說明,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針對影像進行解說,雖然之後處理方式的抉擇權在客戶手上,但醫師可以協助進行優缺點分析,説明客戶通盤考慮。

解說者的知識,雖然可能會造成與提問者之間的知識鴻溝,但好的解答者,會體諒提問者的心情,以容易理解的方式說明。

『妳現在也是半個專家了喔!』 相互同理、尊重 跨海諮詢的關鍵

A女士與陪同的家屬提問時,沈醫師常用的回答開頭是:「這個問題很好」、「妳現在也是半個專家了喔!」,以同理的心情回答病人的疑問,雙方在素昧平生之下,要建立信任感,關鍵就是互相理解。

成功的諮詢,是要讓諮詢雙方相互理解,客戶瞭解醫師專業,醫師有充足的資料進行判斷,已經先讓諮詢成功一半,而另一半的成功因素,是同理雙方的立場,醫師同理A女士在過去一年的內心膠著,不論是多次跑醫院照片子,或是不斷上網找資料,都是源自於心中的焦慮,所以醫師可以在問題的背後,看到焦慮的心情,設身處地、溫和而細心的回答;而客戶也理解,在沒有切片確診的狀況下,醫師無法下斬釘截鐵的判斷,而是多方面考慮後提供建議。

人雲:「醫者仁心」,「仁」字,是兩個人共同成就而成。

醫家醫遠距諮詢服務

遠距諮詢,意即病患及家屬提供病歷資料、檢查檢驗報告、X光報告或病歷報告等資料,徵詢其他醫師的意見,收集更多病情資訊,作為後續治療參考。若客戶尚未確診,但有進行影像檢查(如X光、超音波、CT、MRI等),亦可將影像、核醫資料交由醫家醫,由我方提供專業醫師協助判讀。遠距諮詢僅提供參考,並非取代醫師診斷,且不能做為醫囑執行。

醫家醫知識說明

放射師跟放射科醫師是兩種不同的職業,前者負責操作放射科各項設備並執行檢查獲取影像資料,提供高品質影像以利放射科醫師判讀,放射科醫師專業為依病患各部位檢查的影像訊息給予判讀及製作報告,提供臨床科醫師做為治療的參考依據或有些病兆可利用影像導引進行微創治療。比如肺癌患者若要進行手術,需於手術當天先到放射線部門在電腦斷層(CT)導引下進行術前定位,再送到手術室由胸腔外科醫師根據放射科醫師定位處進行手術切除或組織切片。

醫家醫健康管理平台彙集優質醫療資源,聚焦癌症防治,致力引進並研擬醫事交流、培訓課程,進行各項臨床合作使命,讓醫界共享研究成果,結合眾人智慧、以服務提高癌症病友存活率,分享癌症治療案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