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科普
泛科普

以华盛顿为基地的记者,观察美国政治、文化和风土人情。

美国举止笨拙的时候容易让世界产生误判

当美国举止笨拙的时候容易让世界产生误判,因为美国其实也有聪明的时候。即使在阿富汗议题上,美国未必总是极大地高估自己,以为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需要和平、繁荣、好莱坞、百老汇,男人可以刮胡子,女人可以穿裙子。在牺牲近2500位军人、花费2万亿美元以后,如果发现美国几十年前曾经在当地达成过用6-7万美元换取2000万美元的划算交易,也许相当于服用了一剂特效止痛药,虽然药效未必特别长。


一枚“毒刺”式肩扛导弹花费6-7万美元,它打掉的苏联米24武装直升机造价大约2000万美元,米格战斗机更贵。在苏联占领阿富汗期间,游击队共发射了340毒刺导弹,击毁苏联各型军机269架,成功率接近80%。当初的超级大国损失惨重,狼狈不堪。


如此成功的运作,头号功劳并不在于五角大楼、CIA等庞大机构,而当时的白宫团队其实基本上理不出解决问题的头绪,来自得克萨斯第二选区的民主党国会议员查尔斯·威尔逊的个人努力才起到了关键作用。重看2007年的电影《查理·威尔逊的战争》(Charlie Wilson’s War),了解的是1980年代围绕阿富汗的角力,游击队在地面,苏军也在地面但更多在空中,齐亚·哈克的巴基斯坦在周边,真正的棋局则在华盛顿开展。


这是一部喜剧。查尔斯·威尔逊从1973年到1996年担任众议员,他的为人处事风格在今天的华盛顿恐怕很难接受,如果不是被裹挟进#MeToo,就是被“取消文化”给扼杀。他只招漂亮女性做助理,仅胸围歧视这一项就无法见容于2021。他的座右铭是“教姑娘们打字易,教姑娘们丰胸难”。


就是这样一位不同寻常、连谋杀巴基斯坦文职总理布托的齐亚·哈克将军都认为有诸多性格缺陷的查尔斯·威尔逊却成功地扭转乾坤,将美国对阿富汗抵抗者的拨款由500万美元增加到了10亿。技术成熟、生逢其时的毒刺导弹犹如棺木上的铁钉,最终锁定阿富汗成为苏联帝国的坟场。


当代美军并没有在战场上输给过谁,但重建国家并非他们最擅长的事情,铁拳不一定能绣花,虽然有过日本、德国的先例。查尔斯·威尔逊的时代已经过去,只希望他的另类智慧能提供一丁点镜鉴。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