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科普
泛科普

以华盛顿为基地的记者,观察美国政治、文化和风土人情。

胡锡进与香港学生的对话比不对话好,但好不了太多

胡锡进跟张维为之类有所不同。张维为不顾体面和尊严充当鹰犬,胡锡进则经常表现出鹰的自由搏击意愿。他选择与香港年轻人对话本身不算坏事,而且从技术手段上为大家提供等同于蒙面的隐身保障也确有必要。我理解他的某些感受,比如对暴力的担忧,但即使按照胡锡进的“利益”和“价值观”两分法,我仍然无法判断对话的实际效果,因为双方价值观重叠极少,共同利益也远不如胡锡进希望香港年轻人看到的那么多。此外,


—对话的语言选择对香港年轻人未必公平,普通话只是胡锡进的母语。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831决定”在从未有过民主经历的胡锡进看来是向普选迈进了一大步,香港人则认为这是北京第三次违背过往承诺。北京需要确保“爱国爱港”人士成为候选人,但香港人希望自己定义“爱”。谁愿意选择强制性的爱?


—胡锡进用二战的美苏结盟对抗纳粹和冷战的美中联手对抗苏联来说明“利益”比“价值观”重要,这种例子的调遣离街头说书比较近,离历史研究比较远。


—胡锡进希望大家相信《环球时报》的总编辑才是真正关心香港,而不是《纽约时报》的总编辑。这种逻辑如果不太适用于藏人或者维吾尔人,让香港人相信也不容易。


—胡锡进对美国角色的看法跟我在华盛顿中国大使馆前见过的领补贴的爱国人士比较接近,他们义愤填膺地谴责维权抗议者,美国不怀好意,中国不能变成叙利亚、伊拉克。这两个国家的足球队其实都还不错。


—胡锡进的思路比较接近“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假如满足当下的要求,你们以后肯定没完没了,最终导致香港滑向深渊,姑娘们只剩下投身于性产业这个主要的工作选项,看看乌克兰。实际上香港人的民主诉求全都来自北京当初的承诺,没有新添内容。当然美国也经常出现“滑坡谬误”。当初争论同性恋婚姻权的时候,有人指责说今天同性恋可以结婚,明天就将模糊人与兽之间、或者地球人与外星人之间的的界限。还好,这种担心目前仍处于杞人忧天阶段。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