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n
Yen

https://laiyenju.notion.site

NYT 數據科學家開線上課程、快速上手Processing 與 D3.js 做視覺化

研究生週末在家不寫論文,那就來點 CP 值高的線上課程

我最喜歡週末宅在家、不出門社交的生活。作為這麼宅,但偏偏又不想寫論文的研究生,看線上課程的自學進度卻很快。如果能分點能量給自己寫論文就好了⋯⋯。

REVIEW

  • 紐約時報的數據分析方法論
  • 紐約時報數據科學家 Chris Wiggins 在哥倫比亞大學開設的數據分析課
  • 丹麥藝術家 Tim Rodenbröker 的 Processing 動畫系列課
  • 學 D3.js 數據視覺化,順便拿證書


紐時首席數據科學家解密 NYT 分析心法

Christopher Wiggins 是《紐約時報》數據分析團隊首領,我前幾天正好見到 Towards Data Science 的 YouTube 發布新影片,點進去才發現是 CW 在 Toronto Machine Learning Summit 的演講。影片主要分享《紐時》應用機器學習的方法論,雖然說是方法論,但 CW 的講解平易近人,即使是對機器學習沒什麼概念的人,也能理解數據分析在機器學習能扮演的功能。或許這跟 CW 本身也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為沒有任何數據基礎的同學開設數據分析課有關吧?

隨手 takeaway

  1. 《紐時》的數據視覺化團隊是門面,數據分析團隊是基石。Chirs Wiggins 帶領的數據分析團隊負責為商業運營、訂閱制等商業模式提供解答。
  2. 通常數據分析團隊的解讀方式有三個:客觀模式(descriptive modeling)、預測模式(predictive modeling)、指示模式(prescriptive modeling)
  3. descriptive modeling 的目的在於挖掘、綜觀現況,NYT Reader Scope 就是 descriptive modeling 的應用服務,從讀者喜好、停留的位置等,為《紐時》了解讀者的面貌。
  4. predictive modeling 則能延續 descriptive modeling 的功能,從中學習、測試,讓數據模型有預測能力。例如:Project Feels 計畫是《紐時》以機器學習模型分析讀者閱讀情緒,透過搜集、分析情緒資料後,推薦適合讀者的文章。
  5. prescriptive modeling 在演講中被形容的很神,能為未來的目標制定相應執行方案,類似 predictive modeling 的延伸功能。因此我猜測培養讀者的閱讀喜好,是可能的應用方式之一。

MORE

  • Data Science at The New York Times
    這場演講的完整簡報。一直沒找到最新版,但這份是 2019 年 1 月上傳的,所以內容差異不大。
  • dat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W 在哥大開的數據分析課,2020 年的講義與程式碼練習題都放在 GitHub 內,自由取用。我決定這學期要將他的課看完。
  • @chrishwiggins
    CW 的推特帳號,雖然都沒更新,但抱著朝聖心態仍要追起來~
  • chrishwiggins
    CW 的 GitHub 帳號,更新的非常勤快(因為哥大教材就放在 GitHub,每週定期更新)

數據視覺化:難的 vs 簡單的

拯救徒手繪圖障礙者的 Processing

先講簡單的。丹麥數位藝術家 Tim Rodenbröker 因應大家都宅在家防疫,所以開設免費線上課程,教大家從零開始學習 Processing。Processing 是以 Java 為主的視覺化工具,因為易學、好上手,所以是許多藝術家、互動設計師愛用的工具,熟悉的話,能在短時間內製作複雜的視覺動畫。目前課程仍在陸續更新中,不過大部分都已有教學影片了,我自己花半天的時間就能透過教學影片熟悉 Processing,相信有寫程式經驗的人肯定更快上手。(看著自己親手做出來的動畫,超有成就感!)

MORE

  • Creative Coding Essentials
    Tim 的 Processing 教學影片,共 27 堂課,依我之前看的內容,大概只缺少 5 堂而已。
  • tim rodenbröker creative coding
    Tim 的 YouTube 頻道,真的是對教學很有熱忱的人,且不愧是藝術家+設計師,影片精美程度技壓其他程式教學影片。
  • @timrodenbroeker
    Tim 的推特帳號,這麼多產的藝術設計師,當然是要來觀摩視覺化作品。
  • Processing.py 語法參考
    跟我一樣喜歡寫 Python 的話,推薦 Processing.py,在 Processing 內下載 Python 套件,在編輯頁更改成 Python 模式,就能少打很多 { }

重新認識 D3.js

再來是難的。只要是接觸資料視覺化的人,大概多少都要碰點以 JavaScript 為基礎的 D3.js 。由於我不小心看了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d3.js 這篇經典文章,內容將 D3.js 學習路徑與目標說明的很清楚,讓我重燃提升 D3.js 技能的動力。因為內容提供了眾多資源,我一時之間也無法全部消化完,所以決定從最經濟實惠的路徑著手:FreeCodeCamp。互動式的程式教學,且完成後能獲得資料視覺化證書,嗯,非常完美。我在上週日的凌晨一口氣上完,剩最後的專案實作囉。

MORE

  • FreeCodeCamp Data Visualization
    就是這門課程,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語法,再來是 JSON 與 API 的操作,最後一部分就要自己實作各種圖表。
  • @mbostock
    Mike Bostock 是 D3.js 的爸爸,這位生父對資料視覺化的狂熱,讓他後來生出了 Observable 這款 JavaScript 版本的 Jupyter Notebook。
  • List of Graphics People in NewsroomsAwesome Interactive Journalism
    這兩個清單分別是各個資料視覺化記者的 twitter 帳號與數據新聞作品,大部分都是以 D3.js 呈現,看看就知道 D3.js 的強大。


這篇文章同時發佈在我經營的 Tinker’s Backchannel 電子報。

Tinker’s Backchannel 每週分享數據分析、視覺化、新聞媒體、互動設計的內容。如果你也對這些感興趣,歡迎訂閱、交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