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若望
葉若望

縱使烏雲密佈,心裡仍然留存星空。主業攝影師,副業社會學、科學技術史、金融史 ins: johnye_photography

【中國故事】新瓶舊酒: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與中國教育的實用主義傳統

2021年的4月22日,在北京清華大學慶祝建校一百一十週年的時候,該校亦宣佈成立集成電路學院[1](台灣稱集成電路為積體電路)。新華社的報導進一步稱: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將致力於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破解當前中國芯片“卡脖子”難題。這是清華大學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國家關鍵領域、培養集成電路高層次人才邁出的重要一步。

媒體的關注部分源自於清華大學本身在中國內地的名望。作為全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成立的這個新學院頗有中國銳意突破自身在集成電路方面瓶頸的意味,給人一種中國意識到自己在集成電路上的落後因此要集中力量突破技術壁壘的感覺。然而熟悉中國半導體國家戰略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清華大學的這個所謂新的學院不過是早已有之的國家戰略的一部分。從這點來看,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的成立並不是中國突然間要奮起直追,而是一直以來中國國家與高校之間緊密結合的其中一個歷史瞬間,這一切甚至可以追溯回到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從建國開始一直以來對於教育的實用主義傾向。

新的學院,舊的人

新成立的學院似乎並未有立即帶來新的改變。仔細查看學院裡面的成員組成,其中基本都是之前清華大學微電子與納電子系(微納電子系)或者是微電子所的成員。換句話說,與其說是新成立的學院,不如說是將過去的微納電子系改名為集成電路學院,而裡面的建制則予以保留。從這個意義上看,成立新的學院除了新聞效果之外似乎沒有其他的實質上的意義。

然而, 進一步深究微納電子系的成立本身,卻又可以見到集成電路的影子。根據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的歷史沿革介紹[2],成立於2004年3月的微納電子學系,事實上是2003年中國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批准的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的結果。學系成立之後,由清華大學的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招收的首批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旋即入讀該系。換言之,該系從一開始就是為集成電路人才的培養而成立,這次的所謂新成立學院,與其說是新瓶裝舊酒,不如說是一種正名。

有趣的是,東南大學發生的卻是一個相反的故事。同樣是源自於2003年的科技部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計劃, 位於中國南京的東南大學在2003年12月成立集成電路學院,並在次年招收工學研究生。2015年,該學院經過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微電子學院,而理由卻是同樣的為了“更好地培養高層次微電子創新創業人才”[3]

一來一去的改名,在其他人看來或許是一種無聊的形式主義,畢竟改個名字不會立刻帶來一個新的技術或者產品,更加不會即時幫助中國擺脫技術困境。但是這種名字政治,卻是反映出中國對於集成電路的關注。如果只是在平時某日改名,可能只是極其平常的、甚至都不會登上新聞的一件被人遺忘的小事。但是這次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改為集成電路學院,卻是挑選在清華大學一百一十週年,這個最高學府的百週年紀念日來進行。一直以來,清華大學都是中國紅色工程師的搖籃。從1952年院系調整開始,清華大學在中國工程學界的地位幾乎是不可動搖,從中畢業的無數工程師在中國關鍵的技術位置上工作。同時,清華大學為中共培養了多位的常委,包括習近平主席本人也是清華大學的畢業生。

在清華大學宣佈新成立學院的同時,習近平也視察清華大學,並在訪問中寄往清華師生能夠“勇於攻克‘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結合中國國內對於集成電路被美國卡住脖子的說話, 清華大學這次新成立學院的行為更多是政治上的宣示。

紅色工程師:中國教育的實用和意識形態

單獨為集成電路成立學院的這種做法可以說在歐美國家極其少見,甚至不可能見到的情況。如果從電子學的學術分類來講,集成電路的研究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甚至於只是一個很小的部分。成立一個研究所或許可以理解,但是成立一個學院則極為罕見。這種情況基本上是一個充滿中國特色的學術現象,也反映了從建國以來在中國國內的工程學界和國家的緊密關係。

包括清華大學以及上述提到的東南大學,從2003年開始,中國教育部與科技部共同在15間大學建立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另外的13間大學為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以及華南理工大學。這些大學基本都是在中國最為頂尖的大學或者在中國理工學界研究能力出色的大學。另一方面,這些大學也是被視為肩負為國家培養紅色工程師的使命。例如,其中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航空和航天學系就與中國的航空航天工業緊密相連,每年都為該行業輸送大批人才,例如在2017年成功首飛的C919大型商用客機的研發就有不少北航的學生和教職員參與其中。

這種緊密的產業和學術界的聯繫當然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在美國,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國防部一直以外都是學界最大的研究資助者之一。二戰結束之後,由於要與蘇聯抗衡,在美國人反對維持龐大軍隊人數的情況下,美國國防部定下以較少的軍隊以及高科技來取得軍事衝突勝利的原則。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之下,除了與軍事直接直接相關技術研究之外,美國國防部也加大了對那些有軍用潛力技術的基礎技術的研究,其中就包括電子業。不少現今聞名世界的大學,例如麻省理工學院,就在那段時間快速成長,成立了多個實驗室和研究所並成為美國最頂尖的大專院校。這種關係也被稱為軍工複合體。雖然美國的政府和學校有密切的聯繫,但卻甚少有直接成立一個專注於某個特定產業零部件研究的學院。在美國的資助模式之下,多數是各個學院或者是研究所的教授主動申請資助來進行研究計劃,與此同時通過這些研究計劃和經費來培養相關領域的研究生。不少後來在計算科學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就是從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

中國的模式則與此不同,從建國開始,中國的科學研究就有實用主義的傾向。在1950年6月14日,當時的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郭沫若對甫成立的中國科學院有如下指示,在確立科學研究的方向的時候,需要“確定科學研究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力求科學研究與實際密切配合,糾正過去脫離現實、自流散漫的作風。”,另外還要“強調科學研究的計劃性和集體性,建立並加強各學科研究之間的有機聯繫。”同樣在1950年6月1日,教育部部長馬敘倫明確提出:「我們要在統一的方針下,按照必要和可能,初步調整全國公(私)立高等學校或其某些院系,以便更好地配合國家建設的需要」。兩位的講話都點出了中共對於科學研究的指導思想,即結合實際需要,講求集體主義。循著這個方向出發,中共開始模仿蘇聯模式調整全國高等教育體系,放棄綜合性大學並將大學設計成為專門學校。例如清華大學的文、理、法科就被遷出合併到北京大學,同時北京大學部分工學系加入清華大學,政法、地質、農科、航天、財經等與其他大學拆分的學院組建成立專門學校,也就是後來的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地質學院(現北京地質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後來與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併成立現在的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財經學院(現中央財經大學)。當時的清華大學僅僅剩下八個科系,包括建築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水利工程系、機械工程系、動力工程系、電機工程系、無線電工程系以及後來在1953年被劃分出去組建北京石油學院的石油工程系。

清華大學是社會主義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典型代表。大躍進開始之後,中國的科研機構開始了進一步的調整。例如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數學家組建不同的研究小組進行對口國家需要的研究,例如電子計算機組等。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高等院校,一系列直接對接相關產業的學系建立,例如在1956年,今日集成電路學院的前身半導體專業成立。

當時對於清華大學師生的要求則是著名的“又紅又專”,也就是在集中力量專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要學習政治,成為一名紅色工程師。在這個體制之下,個人除了需要積極學習知識之外,也要將自身的學習與當時的工程需要結合。文革開始之後,中共更加強調學術研究要與實際需要相結合,全國不同的高等院校甚至在自己學校裡建立了工廠。另外各地的研究所也與所在地方的工廠結合。以清華大學為例,當時電子系被整體遷往四川省的綿陽縣,當時學系的教職員與當地的工廠合作研究晶體管等相關設備,一直到1978才回遷北京。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上海的計算機研究所,1969年上海發起“工人階級大力發展電子工業”的運動,該計算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接到指示要和當地一間原本生產門窗把手的工廠合作,指導當時對集成電路生產毫無經驗的工廠工人將工廠轉換成為一間集成電路生產廠。其後該工廠成功組裝生產出電子計算機,該廠一度成為當地的模範,更加在1972年接待了一個來自美國的計算機科學專家團。

新時代的舊靈魂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高等教育體制逐步減少這類實踐與科學研究緊密結合的元素,讓科研人員回到校園並且減少實踐上的要求,同時重新開始尋求建立綜合性大學。清華大學本身也開始逐步重建自己的法學院、經濟學系等一系列在院系調整中被調出的學系。1978年,清華大學的半導體教研組也回遷北京並重新隸屬於電子工程系,其後成立的研究所也甚少以產業的某一個零部件的提升作為直接導向。高等教育體制逐步朝向美國式的綜合大學進發。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國家和高等院校之間的緊密聯繫隨之遠去。正如我們所見,這一層的聯繫依然活躍於高等院校之中,尤其是國家最頂尖的學府之中。中國政府的國家戰略重心依然顯著地影響著高等院校內部的機構設置。

再以清華大學為例,在2011年清華百年校慶的時候,清華大學與中國工程院“遵照中央建設國家的科學技術思想庫的戰略要求”,共同在清華內建立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4]。該研究院致力於戰略研究,其中包括中國城鎮化道路、礦產資源、戰略性新行業培養、生態文明建設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都是當時中國政府明確表示要作為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又例如在2017年,包括清華、北大、北工大等26間北京高等院校成為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項目的承擔學校[5],培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以及負責管理當地人才到京的交流活動,同時也要開設相關課程來加深自己學校學生對一帶一路國家的了解。

如此一路看下來,清華大學成立集成電路學院正正是一直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特色的反映。在面臨中美緊張局勢的情況下,華為所遭遇到斷供等重大打擊令中國政府意識到缺乏集成電路設計製造能力是中國信息技術企業需要面臨的一個重要瓶頸。在這樣的情況之下,2021年1月,中國教育部印發通知,新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作為交叉學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並希望以此帶動中國高校培養更多與集成電路相關的人才。政策上的關注也就重新點亮了幾乎被遺忘的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並促成了清華大學此次的院系更名。

可以說,從中共建立新政權開始,高等教育和政治就從來沒有分開過。中國高等院校的建制設置也並非只受到學術界的學科演化的影響,而是從一開始就是政治理想的結果。這一種高等教育和國家的關係,即使經歷大躍進、文革和改革開放,都一直得到維持。高等教育也就隨著國家的需要在不停改變自己來迎合國家需要,雖然真正的效果如何未能下定論,但是無疑其背後的邏輯則一直沒有改變。


[1] 清华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http://www.xinhuanet.com/2021-04/22/c_1127363332.htm

[2] 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微电子所/微纳电子系/集成电路学院大事记, http://www.ime.tsinghua.edu.cn/xygk/lsyg.htm

[3] 本院簡介https://ic.seu.edu.cn/2207/list.htm

[4] 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http://www.sppm.tsinghua.edu.cn/yjjg/xjyjjg/26efe4893090a30e0132a44aad690085.html

[5] 北京:设“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https://news.tsinghua.edu.cn/info/1013/66634.ht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