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李怡

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失敗者回憶錄152:余剛、阿城和「炊煙」——我的作者朋友們(之二)

「如果我今天欣喜若狂,那麼這三十年就白過了。作為一個人,你已經肯定了自己,無須別人再來判斷。要是判斷的權力在別人手裡,今天肯定你,明天還可以否定你。所以我認為平反只是在技術上產生便利。」

作家阿城在《九十》休刊號上,除了說張北海文章有特殊風度之外,還推崇「自由神下」余剛的文章,說是「很天真地繞,結果繞出一個想不到的結論,是另一種風度」。

余剛原名虞光,物理學博士,後來也到聯合國當翻譯。他在1980年給我們寫過一篇長文《言論自由的原則與實踐》,通過美國近百年法院的判例,解釋美國言論自由的形成、受到的打壓、對社會的影響,繞來繞去,繞出了言論自由的重要原則。這篇文章我讀過多次,是我其後數十年寫文章的重要參考資料,而且也形成我畢生堅持言論自由的依據。

他在「自由神下」專欄寫了十多年,隨手翻出一篇他寫的《不遵守規則的文明》,講到美國、日本、台灣、大陸對交通規則遵守程度的迥異,最守規則的是日本,而中國大陸的任何城市則是無秩序之最。大陸人到了香港、外國,也不守秩序。文章最後,他從一位大陸出來的朋友口中得到答案。那朋友說,他的一生就是在克服各種規則中度過的:文革下放農村,就要想盡辦法克服各種下放的規則:回到城市,又想盡辦法克服種種限制出國的規定:到美國來,又費盡心思克服種種規定的障礙,取得合法居留身份。對於中國人來說,規則不是需要遵守的東西,而是需要設法克服的東西。

規則若訂得公平合理,執行規則一視同仁,那就是用來遵守的。規則訂得不合理,或社會有許多人有特權去不守規則,那麼一般老百姓也就視規則為需要克服的。這結論,實際上就是我們香港人覺得與大陸人不是同一種人的原因。

阿城自己也在《九十》寫過十多年專欄「筆記小說」,每篇1500字,很受歡迎。

阿城姓鍾,文革後是年輕人新畫派星星畫會成員,在1985年五月,突然在《上海文學》發表了中篇小說《棋王》,一炮而紅。《九十年代》在那年九月號轉登,引動海外關注,許多文化界朋友驚為天人。台灣著名小說家施叔青當時對我說,小說寫成這樣,我們都可以擱筆了。

1986年他到香港大學當訪問作家,導演徐克想把《棋王》搬上銀幕,我就約了阿城、施叔青、張郎郎、劉成漢一起東拉西扯了一個下午。後來徐克的電影沒有拍成,阿城又去了美國,跟張北海交上朋友。88年張北海有兩期因事沒能寫,就找阿城代寫「美國郵簡」。阿城交出第一篇題為《父親》,從他父親病重,他要趕回北京開始,談到父親一生的一些事情,我看稿時深感那文字的魅力,看完一遍之後立刻又再看一遍。我真是覺得可以列入中文教科書的範文。

文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說他父親於1957年被打成右派,經22年賤民生活後,1979年母親打電話給他,說父親的右派平反了,叫他回家吃頓飯慶賀。那年阿城30歲,回家後父親問他怎麼看平反這件事。阿城知道這件事對母親非常重要,但他對父親說:「如果我今天欣喜若狂,那麼這三十年就白過了。作為一個人,你已經肯定了自己,無須別人再來判斷。要是判斷的權力在別人手裡,今天肯定你,明天還可以否定你。所以我認為平反只是在技術上產生便利。」

這段話,後來也成為我人生的啟示。2013年我出了一本《香港思潮》,在新書發布會上,我提到不久前有些對我過去經歷的批評和討論,有些批評是意見不同,那沒有關係,討論嘛;有些是偏離事實了,不過我也不準備糾正或辯解。我不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怎麼說我,最重要的是我自己怎麼看自己。事後想來,我這種說法的來源正是阿城那篇文章的啟示。

八十年代末,我邀阿城每期為我們寫一個短篇小說。他寫得平淡雋永,但讀到最後常會感震撼。比如有篇題目是《炊煙》,寫老張中年得女,他對老婆和女兒疼愛得不得了。有一天,老張的老婆抱著女兒,女兒把小手伸進老張嘴裡,老張一下子就給老婆一巴掌,女兒大哭,老婆大罵。老張呆住了。他進了醫院,兩天一夜,才說出話來。

老張回顧1960年大飢荒時代他餓得慌,餓到「肝裡的糖耗完。後來就出汗,後來汗也不出了。躺著,胃裡胃酸水兒,殺得牙軟。……後來,從肚子開始發熱,腳心、脖子、指頭尖兒,越來越燙」。這種飢餓的體驗,我相信沒有經歷過的人是寫不出來的。不過,老張說,「我沒死,……我醒的時候,見到遠處有煙……就別說怎麼才爬到了吧。到了。是個人家。我趴在門口說,救個命吧,給口吃的吧,沒人應。我進去了。灶前頭靠著個人,瘦得牙呲著,眼睛亮的嚇人 。我說給口吃的吧,那人半天才搖搖頭。我說,你就是我爺爺、祖宗,給口吃的吧。那人還是搖頭。我說,那你灶上燒的是什麼?那人眼淚就流下來,說,我操你個姥姥的耳朵……。我不管了,伸手就把鍋蓋揭了。水氣散了,我看見了,鍋裡煮著個小孩兒的手。」

小說結束。我看完稿,呆了好半天。故事留下懸疑:老張那時有沒有吃那小孩的手?記憶為什麼給他留下那麼大的心理創傷?我眼淚流下來了。

阿城不是每篇都那麼陰暗。但每篇都這麼不經意地寫出震撼人心的故事。我跟他維持了好久的友誼,直到前幾年我去北京還找他聊天。

圖,給《九十年代》寫專欄時代的阿城。

(原文發佈於2022年5月30日)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1. 題記
  2. 闖關
  3. 圈內圈外
  4. 殺氣騰騰
  5. 煎熬
  6. 傷痛
  7. 動盪時代
  8. 抉擇
  9. 那個時代
  10. 扭曲的歷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後一擊
  13. 我的家世
  14. 淪陷區生活
  15. 汪政權下的樂土
  16. 淪陷區藝文
  17.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18. 李伯伯的悲劇
  19. 逃難
  20.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21. 戰後,從上海到北平
  22. 古國風情
  23. 燕子來時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樹倒猢猻散
  26. 豬公狗公烏龜公
  27. 《蘋果》的成功與失敗
  28. 怎能向一種精神道別?
  29. 自由時代的終章
  30. 清早走進城,看見狗咬人
  31. 確立左傾價值觀
  32. 「多災的信仰」
  33. 最可愛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學的青蔥歲月
  35. 被理想拋棄的日子
  36. 談談我的父親
  37.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38. 父親的挫傷
  39. 近親繁殖的政治傳承
  40. 畢生受用的禮物
  41. 文化搖籃時期
  42. 情書——最早的寫作
  43. 那些年我讀的書
  44. 復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 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 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 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 最終篇
  50. 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51. 歸處何方
  52. 劉賓雁的啟示
  53. 徐鑄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記憶
  56. 左派的「社會化」時期
  57. 伴侶的時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歷史的轉捩點
  60. 福兮禍所伏
  61. 香港輝煌時代的開始
  62.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創刊背景
  65. 脫穎而出
  66. 覺醒,誤知,連結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則取,無用則棄(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調部與潘靜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
  72. 無聊的極左干預
  73. 從釣運到統運
  74. 那年代的台灣朋友
  75. 統一是否一定好?
  76. 台灣問題的啟蒙
  77. 推動台灣民主的特殊角色
  78. 中共體制內的台籍人士
  79. 踩不死的野花
  80. 文革精神
  81. 文革締造中國的今天
  82. 極不平凡的一年
  83. 批判極左思潮
  84. 民主假期
  85. 裂口的開始
  86. 太歲頭上動土
  87. 愛荷華的「中國週末」
  88. 1979年與中共關係觸礁
  89. 那幾年,文藝的沉思
  90. 愛荷華的平和交鋒
  91. 從認同到重新認識中國
  92. 九七覺醒
  93. 美麗島大審對我的啟示
  94. 從事媒體一生的座右銘
  95. 念茲在茲要記下的輝煌
  96. 香港前途問題帶來的恐慌
  97. 從來沒有「民主回歸」
  98. 和許家屯的一次交鋒
  99. 牢記至今的一段話
  100. 從創辦到離開天地圖書
  101. 《七十年代》和天地分道揚鑣
  102. 「庚申改革」的流產
  103. 中共幫我們洗脫左派色彩
  104. 與徐復觀先生的兩年交往
  105. 徐先生的臨終呼喚
  106. 「愛國是無賴的最後防線」
  107. 守護我們的心智
  108. 江南案的考驗
  109. 專權政治逆轉的里程碑
  110. 「李匪怡」和《香港1997》
  111. 一國兩制的根本問題
  112. 港人治港只是誘餌
  113. 「京人治港」是否較好?
  114. 「基本煩」和霎眼族
  115. 與勞思光的交往
  116. 不受術數擺佈的勞思光
  117. 在德國的訪問的感觸與認知
  118. 在新加坡初識黃春明
  119. 首次踏上台灣土地
  120. 第一道晨光
  121. 無意中成了「動亂的醞釀」
  122. 獄中老人成就一名奇才
  123. 六四的記憶與感受
  124. 中國,一口活的「官財」
  125. 我曾愛過這四十歲的女人
  126. 中共高層第二代揭露的內幕
  127. 內幕之外
  128. 《九十年代》台灣版創刊
  129. 江澤民施計過關保位
  130. 我的愧疚
  131.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
  132.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中)
  133.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之三)
  134.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終章)
  135. 與黃永玉的交往
  136. 真有「九二共識」嗎?
  137. 俄羅斯歷險記
  138. 一個預言,一首輓歌
  139. 香港不會再有張敏儀
  140. 共產黨不會再有羅孚
  141. 以感激心情,告別殖民主義
  142. 永遠的港督彭定康
  143. 別了,無法再「複製」的英治香港
  144. 董建華開頭不是這樣的
  145. 回歸前的保釣鬧劇與悲劇
  146. 一生事業與心路所繫
  147. 余英時與《九十年代》
  148. 台灣人像白痴,大陸人妙計百出
  149. 告別《九十年代》
  150. 休刊的社會悼詞
  151. 我的作者朋友們(一)
  152. 余剛、阿城和「炊煙」——我的作者朋友們(之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