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峻榳醫師
葉峻榳醫師

葉峻榳醫師,新陳代謝暨內分泌專科,專攻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熱愛運動,朝著整合「醫學」與「運動」的目標,幫助人們變得更強壯。 葉峻榳醫師:https://chunting.me/ 葉峻榳醫師診療室:https://www.yehclinic.com/blog

🔥你知道嗎?有一半的糖尿病,都沒有被診斷出來…❗

https://www.yehclinic.com/the-diagnosis-of-diabetes-mellitus/


前言

全世界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的統計,2017年,全球約有四億二千五百萬人( 年齡介於20歲~79歲)罹患糖尿病,其中,每11個成人中,就有1個是糖尿病患者。


2045年,全球糖尿病人口,將會達到六億二千九百萬,換句話說,在未來20幾年內,全球糖尿病人口將會增加48%!


因為第2型糖尿病,普遍不容易出現明顯症狀,當被診斷時,通常都已經高血糖持續好幾年了!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白皮書指出,2017年全世界的糖尿病人(四億二千五百萬人),每2個糖尿病人,就有1個尚未被診斷(二億一千兩百萬人),換句話說,很多人有糖尿病,自己卻不知道


什麼樣的人,建議要接受糖尿病篩檢呢?

一、40 歲以上民眾,建議每 3 年篩檢 1 次 ; 65 歲以上民眾,建議每年篩檢 1 次。此項為此為國民健康署提供之服務,請善用!

二、台灣糖尿病風險評估公式顯示為極高風險者,建議每年篩檢 ; 中或高風險者,建議至少每3年一次。連結: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風險檢測

三、符合下列 A 或 B 情況者,也建議篩檢。

A. 曾檢查為葡萄糖失耐、空腹血糖偏高、或糖化血色素 ≥ 5.7%者,建議每年篩檢。

B. 符合下列兩個或以上危險因子者,建議篩檢。篩檢結果未達糖尿病診斷標準者,建議至少每3年再檢測一次。

1. 身體質量指數 ≥ 24 kg/m2 或腰圍男性 ≥ 90公分,女 ≥ 80公分。

2. 一等親人罹患糖尿病。

3. 曾罹患心血管疾病。

4. 高血壓 (≥ 140/90 mmHg) 或正接受高血壓治療。

5.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35 mg/dl 或三酸甘油酯 > 250 mg/dl。   

6. 多發性囊泡卵巢症候群的婦女。

7. 曾診斷為妊娠性糖尿病的婦女。

8. 缺乏運動。

9. 臨床上有胰島素阻抗的症狀 (例如:重度肥胖,黑色棘皮症)。   


*目前用來診斷糖尿病的標準,有糖化血色素,空腹血漿血糖,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等三項


抽血檢驗的糖化血色素大於6.5% ; 空腹血漿葡萄糖 ≥ 126 mg/dL (空腹的定義:至少 8 小時未攝取熱量) ;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口服溶於 300 ml 水的 75g 無水葡萄糖),第 2 小時血漿葡萄糖 ≥ 200 mg/dL等,以此三項標準,搭配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流程圖,來診斷糖尿病。

 



另外,若有明顯高血糖症狀,如:多吃、多尿、頻渴、體重減輕等,且隨機血糖大於等於 200 mg/dL 時,亦可診斷為糖尿病。



糖化血色素介於5.7~6.4%,空腹血糖值為100-125 mg/dL,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 2 小時血糖為 140-199 mg/dL 等情況,歸類為糖尿病高風險群 (糖尿病前期),也就是判定為糖尿病的候選人,若能夠積極改善飲食跟生活習慣,則之後不一定進展成糖尿病。


根據2018台灣糖尿病指引建議,一開始建議同時驗空腹血糖跟糖化血色素,然後,根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色素的數值,進行下一階段評估跟診斷。



新診斷的第二型糖尿病人,可以參考糖化血色素的數值,來開始進行治療。若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8.5%,可以先使用一種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者使用胰島素治療(如果合併高血糖症狀)。

若糖化血色素(HbA1C) ≥ 8.5%,建議同時使用兩種以上血糖藥,或直接使用胰島素治療 ; 接著,根據後續血糖跟糖化血色素的數據,再調整用藥。由於每個人的糖尿病情況不一樣,建議尋求專業醫療人員評估,同時篩檢是否有糖尿病併發症,千萬不要隨意聽信偏方!


參考資料

1. 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出版)

2. 國際糖尿病聯盟 IDF Diabetes Atlas Edition 2017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