ㅂㅇㅂ
ㅂㅇㅂ

大龄社畜的读博日记

我,正在走向”反贼“之路?

好久没有打开matters,理由嘛肯定很多:工作很忙,学习很累,感情甜蜜,生活丰富……但总归还是懒惰。最近半被迫地放弃了一个项目,仿佛瞬间轻了很多负担,然后打开邮件就看到matters的邮件订阅,不自觉就又打开了下。

用时下常用的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当下的状态的话就是,不知不觉已经”润“了两年。起初只是为了在一片死寂中寻找自我的突破口而选择了出来读书,到了现在却开始各种考虑如何留下来或者再走远点。对于国内的情况的关注,从一开始的单纯关注新增,到目前对于所有政策的反复咀嚼。这跟自己的专业有关,也跟自己的利益相关。然后,今天看到自己的推特更新和小红书上的分享,突然在想我究竟是“粉红”还是“反贼呢?

我本身是极讨厌各种标签的,还因为这个事上星期跟一个助理教授大吵一架,到现在他都蒙圈一个平时彬彬有礼的学生一下子如此暴跳如雷。但现在似乎好像到了没有标签就一步都不能往前的地步。我是学国际学的,也就是国内说的区域国别学研究,研究的重要方向就是大中华区。当初选择这个专业,说好听点是为了可以更好地让世界理解中国,觉得国外对于中国这个G2国家的研究还是过于片面,说私信一点,是觉得中国这么大可研究的这么多,那我找工作肯定好找。然而这半只脚还未完全踏入学界,发现这里完全就是#的天下,甚至你没有一个半个hashtag,你连进入门槛的敲门砖都没有。于是你就需要发表更多的文章,出席更多的会议等等。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文章和发表都会受到相同的机会,你的一言一句都受到分外的关注,对于中国的各种称赞,根据你的身份容易先获得”粉红”的偏见。若回看国内,那更是意识形态行先,想发表,先立态度,一不小心就给你先扣个“反贼”的帽子。于是,每次动笔先在意识形态方面,跟自己进行和解。

要说“粉红“,回看15年前的我可能还是名副其实的。但在看到自己过去在校内网中留言感到脸红得想要钻进地缝的刹那,可能就已经不够资格了。在我后面形成的观念里,一个个体和国家的关系,和一个个体和公司的关系,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一个人可以从内心里爱自己的国家也可以不爱,但要是做了实质的危害事情,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什么叫实质的危害事情呢?各种犯罪不用说,我是认为对于老百姓本身利益带来危害的,也应该包括在内。那么现在以”防疫“为名,行”统治”之实,更以百姓的小利益为代价的,那就是不可估量的危害了。但对于此的批评,别说在国内,甚至在国外的一些华人学者圈子里也是提都不能提的。于是,有时候再想,不如索性先带个”反贼“的帽子,是不是能说的更痛快一些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