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瑜
陳子瑜

快樂聯播網「子瑜生活二三事」節目主持人

【書評】《烈日帝國》:台灣能從非洲殖民經驗學到什麼?

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非洲,對台灣的讀者而言,這幾個名詞似乎是出現在歷史課本裡,和遙遠與古老畫上同一個等號。實則不然,在當前的非洲大陸上,早前的歐美殖民母國雖已退去,但打著新旗號、新包裝的新殖民主義仍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如果直接從此刻的時間點望向非洲,想了解各國為何總是政變不斷、甚至各地區的爭議及恩怨情仇,絕對是霧裡看花、不得其解。所幸馬可孛羅為台灣讀者引進《烈日帝國》一書,讀完不僅可以看熱鬧,更能夠懂門道。

千萬別被本書的厚度嚇到,畢竟以非洲的「坎站」來說,用五百多頁的篇幅,深入淺出地講述百餘年來的非洲視角、歐洲各帝國觀點,已經是難能可貴。

本書絕對值得讀兩次以上。對首次接觸非洲議題的讀者而言,第一次先粗讀,不用特別去記憶人名,掌握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狀態即可;第二次之後,再慢慢探究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內部的差異性,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本書從十九世紀將近中葉,法國軍艦停泊在阿爾及利亞那一刻起,直到二十世紀末,南非白人政府同意和平轉移政權,完成全非洲最後一塊由黑人實質統治的拼圖作終。

作者文筆的最大特色,莫過於不管是壓迫者或領導被壓迫者的一方,都採取批判的視角,凸顯出非洲從殖民到後殖民的過程中,這些精英階層的互動,仍舊難以落實讓基層人民獲得幸福的最終目的。歐洲帝國也好、法西斯與自由陣營也罷,又或是共產世界與資本世界的對立,看在非洲老百姓的眼裡,似乎都沒什麼差別。

然而,本書對於歐洲各帝國的偏好有明顯的落差,對英國帝國主義的褒多於貶,並且遠勝於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其他國家。作者提出的理由是英國有比較深厚的人道主義傳統,率先倡議廢奴,讓英國的帝國主義可被歸類為「良性」帝國主義;至於法國,則強調拿破崙時代的榮光,使得儘管高舉共和主義,對殖民地人民卻實施著雙重的平等標準。

這樣的區別固然有其合理處,卻也不免有選擇性對比的嫌疑,畢竟法國國內的輿論同樣也對政府的殖民行為多所批判。再者,英國當時是世界頂點,承擔起霸主的道德義務,一如二戰之後的美國;而法國是競爭霸權的落後者,國家定位陷入爭霸為先或推動文明進程的交雜中。

由於本書結尾設定在1990年,距離現在也將近30年,非洲大陸上的競爭者,此時此刻又多了一個中國,其所標舉的「北京共識」及「一帶一路」,相較於過往的殖民帝國,是新瓶舊酒,亦或另一種出路,讀者可作為閱讀完本書後,給自己的練習題。

另一方面,以台灣為主體來參照非洲經驗,我們將赫然發現其實竟然有如斯的熟悉程度。

1880年起,非洲各地陸續正式被納入西歐國家的殖民地,而1895年的東亞,台灣則是成為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邁向大東亞共榮圈的前線基地。

英、法等國對非洲殖民地的同化政策,或軟或硬,台灣也歷經日本與中華民國的兩種殖民模式。相較於非洲殖民地一直有個作為他者的祖國,台灣在中華民國時期,由於國民黨在中國大陸上的內戰輸給了共產黨,使得台灣的「他者祖國」成為一種幽靈,寄生在台灣島上,但政權剝削的本質不變,只是把資源輸送給統治精英的集團罷了,當前歹戲拖棚的婦聯會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台灣的民主轉型,其實就是一種掙脫殖民統治的過程,對照迦納、烏干達等發展,我們幸運得多;只是相較於南非,我們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最後談一下本書的翻譯問題。由於譯者對於台灣的時事脈動有相當深度的理解,本書中時不時就會出現讓台灣讀者會心一笑的譯文。加上作者的文筆也是走吐槽路線,因此綜合起來,讓本書雖然相當厚重,然而閱讀起來卻有點像在逛批踢踢的八卦版一般,但是否會因過於台灣味而造成閱讀上的錯亂,則因人而異。

另一方面,有些瑕不掩瑜的小失誤,如皇家部隊譯為忠誠部隊,或是德・戴高樂的贅字,可望於再版時一併修正,讓本書臻於完美。

本文亦發佈於六都春秋:https://ladopost.com/newsDetail3.php?ntId=23&nId=1091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