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r8
petr8

petr8 制片人,浸会大学传媒毕业,目前在香港生活。

电影《逃离德黑兰》感想--现实与电影的背离

ARGO(中文译名:逃离德黑兰)是由本·阿弗莱克自导自演的电影,2012年上映。故事讲了1970年代霍梅尼时期的伊朗与美国敌对,放任愤怒的群众冲击美国大使馆,大使馆六名人员逃难到加拿大使馆躲藏,身为CIA营救专家的主人公以拍摄电影为幌子前往伊朗,最终成功营救逃难者。这个故事集齐了好莱坞电影的几个关键元素:个人英雄、战争、欠发达地区暴政、美国文化拯救一切。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冲着得奖去的电影。


电影结构上使用好莱坞经典三段论,属于四平八稳的编剧,其中也不乏亮点的剪辑(比如那段伊朗假枪毙人质和比弗利希尔顿内剧本朗读会的平行剪辑)。我简单地拉了片,剧本结构如下:


——第一幕——


1. 背景介绍 2分30 (迅速交代背景)

2. 伊朗美国大使馆 ——8分35(翻墙前 翻墙后)

3. 美国白宫——1分30 (争执如何处置逃生者,加拿大大使官邸交替)

4. 主人公出场——3分20 (巧妙介绍事件进展,主人公收到召唤)

5. 中情局会议——3分40 (营救方案进入僵局)

6. 加拿大大使官邸——1分25 (民间态度,事件进展,逃难人员生活)

7. 主人公办公室——1分55 (主人公给孩子打电话,偶然想到解决方案)

8. 主人公呈递营救方案——55秒

9. 伊朗方面发现了有人出逃——1分(危机升级)

10. 主人公办公室——20秒(25分35,主人公踏上征途)

11. LA——1分


——第二幕——


12. 箱车+晚餐——2分(27’01-27’58)(主角见到化妆师,化妆师答应主人公,说明策略,说明组队要求)

13. 莱斯特家——1分28(29’00-30’28)(莱斯特同意行动)

14. 加拿大大使官邸——1分10(30’28-31’39)(大使馆佣人开始发觉)

15. 三人在家聚会——(31“39-33’05)(主人公收到限期72小时,同时发现FARGO剧本,下一步,拿到制作权)

16. 制片厂办公室——(33’05-35’16)(拿到制作权,细节展现莱斯特困境)

17. 台阶上——(35’16-36’29)(两人聊到自己的家庭,两人家庭都有问题)

18. 家中——(36’29-37’56)(危机加码,时间不够,联络媒体)

19. 希尔顿酒店——(37’56-42’48)(危机加码,伊朗假处决,ARGO举行剧本朗诵会,精彩的平行剪辑,三人碰杯进入行动)

20. 政府办公室——(42‘48-44’25)(政府批准行动)

21. 机场——(44’25-46’43)(主人公踏上征程,有了必死觉悟,给儿子寄卡片)

22. 加拿大大使馆,街巷——(46’43-48’31)(逃难人员生活,佣人目睹遭枪击)

23. 土耳其,伊朗使馆,政府办公室——(48’43-51’37)(主人公在土耳其收获情报,申请签证,有情报显示逃难人员暴露,危机加码)

24. 伊朗机场,文化部,加拿大大使车内——(51’37-56’10)(进入伊朗,文化部审核剧本,加拿大大使给假护照)

25. 加拿大大使馆——(56’10-59’59)(主人公和逃难者碰面,给到假身份)

26. 电影公司电视,文化部,酒店——(59’59-1’02’30)(电视播放形式危险,文化部审查通过,酒店接到指令)

27. 加拿大大使官邸,童工复原现场——(1’02’30-1’06’37)童工开始复原6人照片,大使馆收到恐吓来电,主人公坦白自己身份,6人同意行动

28. 道路,车内,市场——(1’06’37-1’14’19)6人开车通过游行队伍,虚惊一场,市场内与摊主发生争执,6人回到大使馆。军方来大使馆调查,女佣包庇,大使与主人公决定明日启程。

29. 加拿大大使馆,宾馆——(1’14’19-1’21’10)主人公被告知行动取消,思虑一整晚。

30. 政府办公室,加拿大大使馆——(1’21’10-1’24‘23)主人公决定负责到底,上司向上级据理力争,6人出发,加拿大大使出发


——第三幕——


31. 车内,机场,政府办公室——(1’24’23-1’26’25)6人到达机场,主人公介绍关卡

32. 机场,政府办公室,童工复原现场——(1’26’25-1’28‘01)行动得到批准,6人通过第一关机票,童工基本复原完毕

33. 机场,政府办公室,伊朗政府(1’28’01-1’30‘28)伊朗政府比对得知骗局,三人通过第二关

34. 机场,飞机上,第六影视办公室,中情局办公室,电视报道——(1’30’28-1’46‘39)6人成功逃生,各方反应

35. 泳池,中情局资料室,中情局门外,第六影视办公室——(1’46’39-1’48’58)主人公等人事迹必须保密,没人知道他们

36. 主人公家——(1’48’58-1’51’30)主人公回到家中,与妻儿团聚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剧情上并没有过多可以改动的余地。但此剧胜在气氛渲染特别突出,在外在压力层层加码的情况下,主人公的秘密行动随时处在暴露边缘,是剧情张力十足。不同于以往的营救类影片,主人公CIA的身份使其必须秘密行事,甚至连行动成功后,个人也没有任何荣誉和财富加身。


但此剧的缺憾也正在过于伟光正的人物形象和四平八稳的叙事结构。因为改编自真实事件,观众不可避免的会深究事情的背景,并将之置于大环境下审视。诚然这次行动本身十分成功,但导致这次危机的并非仅仅是伊朗方面的暴政和排外,恰恰是美国自身在中东问题上的前后矛盾和来回平衡的策略,导致了伊朗和伊拉克都不信任美国,国王代表的西化势力被推翻,巴列维王朝倒台,伊朗成为伊斯兰共和国,都是伊朗民众对于美国反复摆弄伊朗国家政权的一次总清算。在这样的背景下,主人公本身的行动就建筑在了摇摇欲坠的正义感之上了。加上营救过程中对于伊朗民众暴民形象的刻画,伊朗反抗军的幼稚和暴虐的描写,使这部影片难以登上经典的层级,其精巧的布景和美术也无法挽救题材上的先天不足。


如果要拍CIA,深入其内部行动部门和行事方式,反思其对于地区与世界局势的干预,那么最近我听到的一集podcast(EPISODE 2 The Road To Damascus)给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在1987年,一位伊斯兰恐怖分子出于良心的不安,主动找到CIA法国分部,他不要钱不要名,只是不断地提供恐怖组织内部的信息,帮助CIA掌握了大量情报。但当美国议会国会知道此事时,他们因为雇佣前恐怖分子不符合法律,要求CIA解雇该名线人。媒体很快嗅到踪迹,CIA雇佣恐怖分子,而其人手上曾沾着美国公民的血,这样的爆炸性消息必然能产生极大的社会效应。因为言论自由,媒体作为第四权利一直在美国政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CIA也不得不考量媒体对其抨击的后果,何况此时正值苏联解体不久,CIA作为冷战时期重要的谍报部门也势必面临着很大的舆论和政治压力,其存续尚不得而知,于是CIA的官僚们审时度势,做出了一个决定,解雇该名线人,且未过多阻止媒体曝光此线人(C.I.A. Re-examines Hiring Of Ex-Terrorist as Agent)。该线人最后被其他恐怖分子杀死。


这样的题材具有更大的挖掘价值。一个手上沾血的伊斯兰恐怖分子,因为良心发现决定和美国情报部门合作,内心何其挣扎,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矛盾的人物形象。其中涉及的中情局内部矛盾,国会争论,媒体压力,最终迫使人物走向悲剧的结局。


这个故事是该播客作者Malcolm Gladwell从前中情局法律人员Tim Weiner自传(https://www.amazon.com/Legacy-Ashes-History-Tim-Weiner/dp/0307389006)中发现的。意料之外是,Malcolm发现并未有任何其他媒体试图追问这个故事,这样的结局恐怕就是现实不同于电影的地方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