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ence
Terence

Let's geek and art.

谁在增长

考察商业主体,所涉及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资源归属的问题。即:开办一个公司,公司的桌椅、办公耗材、对外投资的股票、账上的流动资金,都应该归谁。从大的方向讲,一部分归属于债权人,一部分归属于公司的所有者。这一部分的详尽描述,就是balance sheet(资产负债表)的职责。

但商业主体的资源,其实仅仅是一个引子,我们更感兴趣的是通过这些资源拼凑出来的一个黑盒(money machine),产生钱的效率如何。就像是,几个人合伙打了一口「井」,「井筒」归A、「井绳」归B、「井沿」归C固然重要,但大家更感兴趣的是挖的这口井,能够打出多少水来。那么,这其实就是income statement(利润表)的职责。

但是,income这件事情并没有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这是因为大家的常识中,对资本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敏感,甚至不能做到很好的区别。例如,今天获得工资收入和延迟半个月获得工资收入,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似乎区别不大,否则就该向公司收取占用自己半个月工资收入的利息了。

同样的,当你考察一个商业主体时,仅仅知道有多少利润其实是不够的。试想,同样是每年赚取1200万的公司,一家公司是每月赚取100万,另一家公司是每年的12月31日才赚取1200万、其余时间均为0收入。显然,此时你所面对的两家公司的质量、健康程度、投资风险,都将是非常不同的。为了反映income的、关于时间的不同,所以还需要一张cashflow statement(现金流量表)来做做详尽说明。

这些即是财务三张表存在的必要性,是考察一台money machine黑盒的研究框架、外部视角。在这样的抽象框架之下,一切情感因素都可以被筛除,只留下对一个黑盒的客观审视:它是否能够被投喂一枚硬币而吐出两枚硬币。

但由财务数据构成的外部审视,也仅仅只能作为深入研究的一个引子或契机。你需要对这个黑盒,从黑盒测试转变为白盒测试,去深入分析、理解其中的依存关系和增长动因。

一些有趣的例子足以说明其中的必要性。

当iPhone/iPad开始在世界各地疯狂扫荡时,其相关的诸如屏幕、螺丝钉等配件厂商,也会开始疯狂地增长。当奢侈品包包开始在市场中高速航行时,相关的面料、拉链厂商也会水涨船高地拉高自己盈利曲线。如果仅仅是从外部对这台黑盒做考察,或许会个个都是顶呱呱的money machine。但如果从增长的依存关系去考察哦,对增长动因不断地做剖析,所得出来的结论或许会是两样。

更具迷惑性的例子,或许是互联网的从业者。一夜暴富的创业神话,居高不下的行业领先薪水,似乎让每位从业者都会感觉自己是iPhone、iPad。可自己到底是iPhone还是iPhone的配件,到底是LV还是LV的拉链,就需要自己好好地分析自己在所处行业的作用和位置,想清楚这个产业的各方势力的依赖关系。是万里挑一的赌博神户,吹起了资本的泡沫,泛滥除了红利的涟漪,还是因为自己钻研的技术足够剑神,能够让市场中的人群无条件为自己买单?

或许一些历史事件能够帮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其中的本质。历史上出现过疯狂的人群为郁金香、为一幅画、为一片瓦、为一张PPT而疯狂买单的场景,但似乎从未出现过大众为一份数学证明、一本技术教科书而疯狂叫价的场景。

又或是考察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如邱国鹭所提到的银行互联网化。如果单看互联网生意的黑盒,似乎是可以成为骨灰级如虎添翼的辅助,但凡有它的地方似乎都让money machine变得更为高效。但从内部去看,互联网的加成,在于扩大人群的影响力,得群众者得天下。而银行行业有着显著的二八效应,可谓是得精英者得天下。将一个扩大「八」分的加成,放在一个只对「二 」分有效应的行业,无疑是对牛弹琴。

你的投入,到底在往哪里投入?你所期盼的增长和回报,其「期望」到底来自于哪一部分?你的「期望」本身,是iPhone还是IPhone的螺丝钉?你的风光,是来自于自身的影响力,还是来自于狐假虎威的寄生性?这都需要去不断地从宏观看、从微观察,从大处去着眼,从小处去着手,反复比对、持续拷问。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近期回顾

嘀嗒、嘀嗒、嘀嗒

Stone Soup

激进的下注,无意义的收益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或分享,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谢谢!

  

更多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可加入知识星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