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ence
Terence

Let's geek and art.

悟道:素描

《局部》中Van Gogh画作赏析

时隔多年,在这个魔幻的 2022 的上海,似乎终于领悟了作为自由创造的基本训练「绘画临摹」到底在干嘛了。也因此得以明白,当年素描老师单闭眼拿铅笔到处晃来晃去到底是在干嘛了。更是明白,曾经学习绘画,真的是思考得太少。或者更直接点,那还是不知道「思考」为何物的年纪,作为没有任何绘画天分的普通人,仅仅依靠直觉去到处乱撞,只能是遍体鳞伤。即便遍体鳞伤后兴趣还未磨灭,但如果恰逢学业压力,这点毫无起色的小技能,必将会被葬送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以为它早已离去,却如当初对「概率论」的领悟一般,在一个冷漠无人打扰的夜晚,缪斯之神突然降临。

我曾下意识地以为,所谓「绘画」不就是要有出色的手活技能,再配合上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任意发挥吗?或许当你有了较为出色的基本功后确实如此,但它却不是作为基本功训练的「素描」的要求。先抛出一个结论是:对于「素描/临摹」来讲,最重要的是对「比例」的掌握。通过反复不断地重复训练,能够让你对「比例」(当然包括「透视」造成的比例伸缩)构建出直觉,能够无意识地知晓眼前一番景象的各个「部件」占据整体多少比例,在「透视」的作用下,又会产生何种畸变。

更极端地讲,就「素描」而言,你甚至可以放弃每一个「局部」的精心构建、放弃每一条「曲线」的精准刻画。但是,只要各个“部件”在整个画面中所占据的「比例」到位了,那么,这张「画」就可以立起来!请让我大言不惭地用自己的画作为示例,这是我在昨晚领悟到上述道理后、已经将近 20+yr 没有认真动笔作画的前提下,构建出的作品。显然,这张画的任何一个局部,都是粗糙的、毫无专业性可言的东西,但作为整体来讲,你能够知晓,「它」是什么。

「素描」作为绘画的基础,不是关于精细局部绘画技法的学科,它是构建「比例」直觉的学科。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射影几何学」。只不过,它不要求你把相关的数字计算出来,它要求你把这些计算过程刻在大脑里,形成你的 system1 的一部分,让你的大脑和手,可以自然地演绎出「比例」的缩放。不必关心绘画的技法、不必关心局部细节的精准刻画,而是全神贯注于每个拆分出来的 component 的「比例」应该如何被放置。

有了上述思想打底,我们或许可以稍微再深入谈论一点临摹的细节。任何一个凭直观作画的人,按照直觉,大概率都会从一个细小的局部开始往外作画,然后常常以“画纸不够了”来终结一次绘画的尝试。显然,这样的直觉是错的,它从一开始就没有意识到「比例」的存在,或者说,宏观的存在。但这样的错误「直觉」又并非是「绘画」领域的个例,几乎在任何一个领域的错误直觉都是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来开始:写代码不顾业务的理解、不顾接口的设计,上手就是对一个 feature 的精细 coding;研究商业投资,不顾该生意的业务背景、业务特征,上手就是财务报表,拿着几个财务指标开始指点江山、口吐芬芳;做产品设计,不考虑业务背景、场景约束,上来就是对 UI/UX 进行精细设计,美其名曰:打磨用户体验。

那么,素描临摹的宏观是什么呢?既然你说局限在细节是错的,那我就先勾画轮廓好了。稍微有点绘画习作经验的人会发现,即便是勾勒了轮廓,似乎最后的画作也依旧是奇形怪状。为什么?因为你「轮廓」的勾勒其实也是太过细节,是无根之木,试问,你怎么知道它的「长」「宽」比例恰好就是你随手画出来的样子呢?!

哦,那既然这样,我就先画「矩形」呗,这总是高屋建瓴了吧?!不,其实还不够。表面来看,「矩形」已经是简单到不行的东西了(甚至已经有点“达芬奇画鸡蛋”的学究和装x气息了),但还是那个问题,虽然你画的是矩形,你如何知道你的「长宽比」恰好是你随手画出来的这么大?你怎么知道这个长宽比恰好能被容纳进你的画布?!

行文至此,或许你已经有点思路了。没错,其实「矩形」都不能作为绘画的开始,真正的开始是「一根线」:你应该以「纵向」或者「横向」较长的那根线,作为你的开始!确定了这根「最长的线」在你的画布中的位置,那么,其它一切就都可以用它作为标尺进行等比例缩放。此时,你也一定可以确定,你的整张画是可以被容纳进你的画布的。

有了这个想法,最装x的「单闭眼铅笔估测」就可以出场了。假设「纵向」的线是最长的,那么,是不是我可以立刻绘制「横向」的线,以构建出「矩形」呢?可以,但却相当微妙。「横向」的线该画多长,取决于你面前的整体「景象」中,「横向」和「纵向」的比例是多少。作为成熟的画家,这当然是瞟一眼就知道的东西。但如果是初学者呢?我 tmd 估测不出来怎么办呢?很简单,先单闭眼用铅笔比划出整个「纵向」的线条有多长,并用大拇指标记好那个位置。然后将铅笔横过来,此时再去看看整个「横向」的「景象」占据了铅笔头到大拇指多少比例的位置,然后以此确定出「横向」的线条长度。于是,此时你便可以绘制出那个你原本以为很简单的「矩形」。此时,这个「矩形」不再是无根之木,它的比例,依托于你用「单闭眼铅笔估测」的结果。

有了矩形,你便可以按照上述「单闭眼铅笔估测」的过程,如法炮制地去逐渐精细化地确定:每个「转折点」在比例上应该在哪个位置,在转折点基础上,形成某个 component 的线框应该在哪个位置。也即是,你竟然会惊讶地发现,素描临摹不是一个「由内往外」的生长过程,而是「由外往内」的压缩过程。并且常常,当你按照「比例」确定好一个「关键点」后,你很可能会困惑:怎么感觉不像呢?但这恰恰是被「乱象」迷惑住了背后的精准「数学规则」。等到你继续一步步地去确定更精细的 component 后,你又会欣喜地发现,你所绘制的画面似乎又越来越像眼前的景象了。再往后,一些一开始你以为非常重要和迷人的「细节」,在等比例的缩放下竟然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你被迫只能用一个模糊的圆圈来替代你以为终于的细节。但神奇的是,这样的模糊处理,竟丝毫不会破坏整幅画的观感和吸引力。

这就同「从细节往外展开」是完全相反的绘画体验了:你从景象中特别吸引你的一个「局部」开始画起,然后逐步向外展开,一开始你可能还会感觉良好,觉得画得挺不错的啊。可是越往后走,越是会发现,整个画面你有点控制不住了,要么是画布不够用了,要么就是几个吸引你的「局部」之间无法很好地配合,总是有一种错位和畸形的感觉。越往后你越是会发现,你几乎无法挽救整个画面,只好以失败告终。但往往,你都不知道你错在了哪里,因为毕竟一开始你的感觉是如此良好,一切的预兆似乎都在显示这将是一次成功的绘画之旅,但怎么莫名其妙地就失败了?其实,失败的种子,从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你忽略了最重要的「比例」。失去「比例」,任何的局部细节将不再重要。

素描临摹,是先有线、再有框,不断地按比例确定各个 component 位置的过程。它像是雕刻,是在逐步地去掉「多余」的部分,而不是像粘土,在不断地补充「重要」的部分。并且,整个过程,几乎只关注「比例」、关注在正确比例下「位置点」的勾勒。你可以放弃一切细节,然后依旧可以得到一幅较为成功的画作。它是关于「比例」的直觉构建的学科。无怪乎「何多苓」在《十三邀》的 S06E03 中会说:就这几根线条,就可以决定这幅画了。

当你完全掌握了素描这个扎实的基础,当你已经将「比例」的缩放变为第二天性、刻进你的 system1 时,你便可以开始天马行空地自由创作、开始破坏那些规则、开始破坏那些比例。但请注意,大师的画作(例如 Picasso)可能在每个局部都是不合比例的,但它似乎总有一种整体的律动和正确的比例在那里。对,这就是深入骨髓的「比例」直觉。只有依托于这个基石的创作,才能妙笔生花。而没有这个基石的“创作”,只不过看似惊奇的无关拼凑而已,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仅仅依靠「比例」放弃「细节」就能够熠熠生辉的魔法,源自于背后的数学/自然规律的精简体现,是雕塑中所追求的那种冷峻的美。

青山常在,细水长流,缪斯之神的光顾,随性、随心、随缘。



近期回顾

关于 community 的一些观察

考察 web3 的一个视角

并发问题的牛鼻子 II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