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ence
Terence

Let's geek and art.

构建自己的压力网


自己才是那个最软的柿子

能燃烧而有所成的人有两类:一种人是自燃类型的,另一种人是需要别人的帮助将其点燃,属于助燃类型的人。大部分人,可能都属于后者。或者说,如果同样贫乏,将自己扔到充满燃料的环境中,或许是最优选择。

古有孟母三迁,想来实在是绝顶聪明的一招。因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将自己的潜能全部激发出来,所以就仔细地筛选环境,把自己放到能够疯狂成长的环境,从而成就自己。

这样的思考,才是落地、落实的思考方式。当你自己需要其他人的助燃、需要得到锻炼和落实时,那么,仔细地选择你将要相处的环境,把自己投入到一个战况激烈的环境,让自己被环境带动着成长,而不是在一个不温不火的地方消磨殆尽。

当你加班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有无尽的创造力、有无尽的想法、有无数待实现的方案。你会感慨,需要时间、需要空闲的精力。可当你真的闲下来时,你发现你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行动迟缓、精神松弛,每一件事情做得都是如此的力不从心。

这里其实就对应了压力与时间的矛盾。当你不存在压力时,不存在受伤的伤口时,你发现你的潜力其实得不到激发,你发现自己真的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按照生物的特性不断地懒下去的人。而当你受制于外界压力时,你发现你思如泉涌、目标清晰、肾上腺激素分泌猛烈,于是可以以一当百快速推进。但这个时候的尴尬点在于,很可能,你承受的这些压力,同你最后的收益毫无关系。

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你需要仔细地设计你的外界压力网,设计你受伤的制度与体系。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

首先,你彻底放弃凭借自己主观意识而形成的自驱力,放弃以一时的兴趣为动机的自驱力。如同公司的老板,会完全按照员工的兴趣/天性/自驱力去设计制度吗?不会的。公司的一切制度都是以能够稳定出活儿为根本。同样的,你应该像管理一家公司一样去管理自己。不要天真地寄希望于自己的“良心”,而是应该设计出一个让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偷懒、不断承受外界压力的体制,把自己投入其中。而这个制度的核心理念是:不是让自己“不想”偷懒,而是让自己“不能”偷懒。(如同政治家界定“敌人”的方式,不在于你“想不想”成为我的敌人,而是你“是否有能力”成为我的敌人。)你的制度,必须直接摘除掉你“可以偷懒”的能力,否则这个制度就是一纸空文,对你来说毫无促进。

再来是这个制度的产物是否与你的利益挂钩。试想,拼尽你的所有,把自己放置于一个根本不能偷懒、持续不断地输出的环境,而最后发现这个输出所带来的利益,与你却毫无关系,那该是多么悲凉的一个处境!而这个处境,是大部分人的处境,是大部分上班族的常态。上班族的处境,其实就是一套被企业、被社会设计规划好的制度。在这个体制里,你的精力、潜力被无尽地榨取,而最后你却无法参与最核心的利益分享。

而大部分人跳不出来的问题就在于,寄希望于不温不火的“副业”来开拓出新的世界。从理性的角度讲,保住现有的收入流,而进行新世界的开发,这是没有问题的,也是极其理性的风险控制。但关键在于,你没有为自己的这个“拓展计划”设计出如同公司一般强有力的制度。你是在用自己的小心思,同一个系统绵密的体制做对抗,哪有不输的道理。真要做副业、要开拓自己的新世界,就必须要仔细认真地去设计自己side project的压力网。没有如同你所在公司一般巨大、细密的压力网和规章制度,你如何能够激发自己的潜力、保证自己能够像日常工作一般持续、稳定地产出?

所以,你必须用公司对付自己的手段来对付自己,只不过让自己产出所带来的收益同自己挂钩。

梁宁老师曾说过一段话:“人身上哪里最敏感?我告诉你答案:伤口。伤口最敏感。伤口是后天的器官,让你以前无感的地方,因为伤口变得敏感。”

这段话很好地诠释了最为普通人,应该如何追求追求卓越的路径。很多大佬具备天生的直觉和敏锐,在特定的领域游刃有余。而如果你恰好是普通人,又在现实的限制下必须在一个你不大擅长的领域做出成果。那么,你能走的路,便是让自己在这个领域里变得敏锐、变得专业。你可以通过活生生地为自己创造一个疼得不轻的伤口来实现后天器官的创建,从而让自己在这个地方因为伤口而变得敏锐。你在这个领域的伤口,会逼迫你的身体调动出全部精力与资源,来激发出未曾看见的敏锐度。

建立体制,就是建立系统的受伤规则,让自己在这张网里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普通人成为达人的道路,不是通过向上攀登而形成的,而是在无尽痛苦的催逼之下,堕落而成的。





近期回顾

如何实现无法企及的巨大目标

不要用“技术的难度”来掩盖“产品思路的拙劣”

难分辨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或分享,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谢谢!



更多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可加入知识星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