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ence
Terence

Let's geek and art.

简评:「货币」概念的不同引入方式

通常,当我们谈论「货币」为什么而存在时,总是会引入如下故事:在原始的「以物易物」的社会,「交易」是一件难以标准化、极其混乱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逐渐意识到可以通过一种物品,如:贝壳、白银、黄金,来作为一切交易的媒介。于是,「货币」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即:其存在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让大家能够更高效地做交易。

这样的主流叙事,如果不做仔细推敲,其实很难发现「货币」还可能存在另一面的故事。因为「货币用于降低交易成本」这样的叙事,在逻辑上是如此的自然、简洁和流行,你很难在这样基石性的叙事下提出其它的见解。

但是,让我们稍微细致地考察一下这种货币叙事背后的逻辑。如果「货币」的存在仅仅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那么,从作用上来讲它更加靠近于「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角色。再来是,「货币」是整个经济大厦的基石,其规则的制定能够影响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就必然会引发各种不同利益诉求的冲突。既如此,从利益角度讲,每个小团体都更加会倾向于发行自己的「圈内货币」。即便是有所在国的「法币」存在,如果仅仅从「减少交易成本」的角度讲,那么使用特定组织内部发行的货币岂不是更加便捷?

从这些考察可以看到,如果「货币」仅仅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存在,其存在的「必然性」并不显然,也即是:这样的叙事仅能给出「货币存在」的「弱逻辑」,我们看不到支撑其「存在性」的刚性「强逻辑」。

那么,我们不妨换一个视角。如果我们不仅仅是在考察「货币」,还附带考察「税收」和「大宗商品 / 服务的结算」带来的惩罚机制,那么「货币」是否会变得不一样呢?

直接论述相关理论或许不大容易理解,我们不妨考察这样一个例子:父亲想让上小学的两个儿子打扫房间、洗碗、洗衣服,并许诺每做完一件家务,就可以获得 3 张有父亲签名的明信片。可以想见,两个儿子必然是无动于衷,该干嘛干嘛。

于是,父亲稍稍调整了一下规则,从现在起,每看 1 小时的电视需要收取 1 张有父亲签名的明信片,每次买玩具需要收取 5 张有父亲签名的明信片。同样可以想见,一下子,两个儿子就开始拼命地投入到了赚取「明信片」的家庭劳动中。

为何「调整前」和「调整后」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不夸张地说,「调整前」父亲发放的「明信片」就是一张废纸。而「调整后」这张被当作废纸的明信片突然就变成了「货币」。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转变呢?是因为这张明信片大大降低了父亲与儿子之间的交易成本吗?不,显然不是的。真正造成了这样的「瞬间改变」的,其实是由「调整」引入的「强约束」:强制「大宗商品 / 服务」(对应到小朋友的看电视、买玩具的刚性需求)的获取以「明信片」来结算。而这个「强约束」又间接地引入了「惩罚机制」,凡是无法获得「明信片」(货币)的人,将无法获得他赖以生存的物品 / 服务(大宗商品 / 服务)。

同样地,我们可以按照如此思路进一步去梳理通用性更强、更具抽象性的「货币」的存在基石。「货币」无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而获得存在的必然性,但是,如果发行货币的政府施加了「税收必须以货币的形式缴纳」「大宗商品 / 服务必须以货币作媒介来获取」这两条规则,那么,「货币」就变成了这个国家所有人的刚性需求!而「货币」的存在性,也就不再是可以被任意废弃的「弱逻辑」,而是每个人都不得不依赖于它的「强逻辑」。更进一步,「税收」的周期性收取,会直接导致每个人手中的「货币」量按照时间成自然衰减(类似于清朝的「爵位降等世袭」)。这就意味着,你不得不持续不断地去获取「货币」,也就意味着你被强制性灌输了「持续需要」货币的需求。

稍微抽象地,我们可进一步从「产品」的角度来考虑上述规则。任何一款牛气的「产品」,无外乎追求「需求质量」的两个方面:「刚性需求」和「高频需求」。产品经理的无数呕心沥血其实就是耗费在发掘「刚性需求」或「高频需求」,得其一者便能平步青云。但上述规则的制定则同时构建出了这两个特性:

  • 「货币」与「强制结算 / 税收」的组合,构建了人们对「货币」的刚性需求。
  • 「税收」导致「货币」衰减的组合,构建了人们对「货币」的高频持续需求。

你几乎只能感叹一句,多 tm 厉害的、强逻辑依赖的产品设计!

再来,让我们从「组织治理」的角度再去考察「货币 + 货币结算 + 税收」规则的精妙。对于组织管理来讲,其绕不过去的痛点是「管理成本」。特别是,当你所治理的组织足够庞大、需要管理的资源的品类足够多时,其管理成本就会以指数级的方式上升。试想,对于一个国家的管理者来讲,如果对每样资源、每项服务都构建一个部门、监察机构,其人员成本和信息交换成本该有多大?!这里的「痛点」即是所有「平台治理」的根本性问题:无法将「交易对象」标准化。从经济规律上讲,任何「非标」的商品 / 服务都是无法被平台化的。要想平台化,其第一步就是要构建「交易对象」的标准化。

而这里,「货币 + 货币结算 + 税收」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示例。对于国家的管理者来讲,他根本不需要关心各种繁复的商品 / 服务品类,他只需要牢牢把握住关键资源的「获取 / 结算」方式、固定「税收」的惩罚机制,那么所有的商品 / 服务便能够被这项交易媒介(货币)给标准化。而管理者又是这项资源的唯一垄断发行者,也就牢牢控制住了「每项资源」的治理方式。

也即是,「货币」几乎是任何人类组织「治理」的必然工具,只不过以不同的形式在存在而已(如游戏币、平台积分)。它提供的「管理」杠杆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凡是放弃了将其作为「管理工具」的组织,要么无法发展壮大,要么就是在壮大的过程中因为管理复杂度的急剧上升而分崩离析。

「货币」即「权力」,而它之所以能彰显「权力」其实并非是因为「货币」本身多么有价值,它并非驱赶驴子拉磨的「萝卜」。而是恰恰相反,它其实是贯彻「税收」、贯彻「大宗商贸 / 服务的获取与结算」的、用于驱赶驴子的「棒子」。真正有价值的不是「货币」本身,而是亿万生民的「劳动」与「智慧」。而「货币」其实仅仅是一项管理工具,用于压榨出「劳动」与「智慧」的、包裹着糖衣的「棒子」。所以对于 5000 年历史中的真正的管理者和权力阶层来讲,拥有巨额财富的商人上不得台面,因为「金钱」所代表的财富仅仅是他们所制定的管理规则,不是真正的财富。真正的财富是人力、劳动力、智慧与创造。所以权力阶层不会下场参与「货币」的争夺,因为作为「货币」规则的制定者和发行者去参与争夺,是滑稽也是毫无意义的。

所谓的金钱如浮云,在这个意义上讲,可能就算是落地了,因为「金钱」仅仅是高效管理的统治工具,而并非「价值」所在。对于管理者来讲,真正的「价值」来自于由金钱而引发的让大众更加激进参与竞争、参与劳动付出、参与智慧创造的「动力」,如「一线城市」与「学区房」带来的惨烈竞争。对于参与者来讲,这当然是残酷的现实,而对于管理者来讲,这或许是最高效的「出工、出活」的方式。

让我们再考察一下本文开头的「家庭明信片」的例子。对于很多西方国家来讲,小孩做家务、付出劳动,可以直接从家长那里获取「货币」的激励,以此来提前经历真实的社会生活。而对于中国的家庭来讲,有时候会将这样的「激励」发挥到变形,不仅是做家务,而是直接将考试成绩和「货币」挂钩。无疑,这会让学习的驱动力发生扭曲。很多人也因此去指责「货币」激励的方式是何等错误。

如果我们以上述讨论的视角来考察,就会发现,其实错误的并非是「货币」激励本身,而是家长没有发挥出「货币」更加灵活和强大的效用。直接将「货币」发放给小孩,就像是直接将「外汇」发放给了本国居民。居民获得的,将不仅仅是简单的外国货币,而是对其它渠道资源的「选择权」。当你将「货币」发放给小孩时,原本「只能通过家长」才能「获取」到外界社会资源的「垄断」就被打破了。此时,家长制定的「奖惩机制」对于孩子来讲就不是那么重要,因为手握「货币」的小孩,完全可以直接从外界社会获取自己想要的商品 / 服务,而不必依赖于「家长」这个媒介。

更好的方式,其实应该是发放类似于「明信片」的「家庭货币」给自己的小孩,让每一项「外接资源」的获取依旧需要通过「家长」这个媒介,让「家长」维持对「外界」资源的垄断权(同理,对「外汇」资源的垄断,会意味着什么呢?)。有了这个垄断权,小孩就缺乏对「家长资源」和「外界资源」的选择权。此时,「家长」的「奖惩机制」将会发挥至高无上的作用,因为对于小孩来讲,此时他别无选择,只能服从。如此,家长将自动获得更高效、也更权威的「管理权」,从而大大提升管理效率(again,对「外汇」的垄断又会大大提升什么的管理权呢?)。

综上所述,「货币」的「存在性」并不依赖于它锦上添花的「减少交易成本」,而是来自于同「大宗商品 / 服务结算 + 税收」的组织治理的约束逻辑。「货币」并无价值,它只是组织的高效管理工具。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激发真正的「价值」产生:亿万生民的劳动与智慧。在普通人眼中,「货币」具有至高无上的「交换价值」。而这个「交换价值」其实源自于组织「规则 / 法律」的赋予。而组织「规则」的约束力,又来自于政权 / 兵权的支持。很多人将「货币」当做「萝卜」在拼命追赶,可事实或许是,大家费尽心力所追赶的,只是用于驱赶自己拼命输出的「棒子」。




近期回顾

简评:「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不同到底是哪里不同

简评:「商业模型」与「财务报表」的辩证统一

续:「抖音」的偶然与必然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或分享,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谢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