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ence
Terence

Let's geek and art.

分析与预测

当分析足够充分时,预测和结论将会自动显现。某种意义上来讲,fundamental analysis 并不能做出什么神奇的预测、更无法影响分析对象的未来轨迹,它只能如实地将「确定性」的部分同「不确定性」的部分分离,然后以一些“相对可确定的”「假设条件」作为基石,去看一看确定性的部分到底能够从这个基石上衍生出什么结论。

例如,如果你能从一门生意的增长原因中分离出确定性的部分、且这个确定性的部分恰好又是增长的核心,而这个核心依赖于国家/城市的某个人口结构,那么,以“这个人口结构可以继续保持 10 年”为假设条件去推衍增长核心的保持,或许就是相对恰当的。

很多人对分析与预测的误区在于:以为某种技术能够实现超自然、超认知、超脱于物理世界和物理规律的未卜先知。进而在潜意识中产生出一种跳脱的逻辑:似乎预测是基于未来的,而不是基于现实/历史的。

但事实是,没有未卜先知、没有超现实的魔法,有的只是基于现实/历史而不是未来的把“现实”拆分得更清晰、拆分得更准确的分析。

那是否存在不可拆分或者难以拆分的「分析标的」呢?当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你唯一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不知道”,然后放弃对该标的物的无知预测,放弃基于无知预测的一切愚蠢投资/投入。你应该转而去寻找下一个你有能力去拆解、看懂的东西。

这才是分析的内核:求真求实。当你把事实和猜测、确定和不确定区分得足够清楚时,你便能做出外人看上去神奇而实则完全基于事实和逻辑的预测。

或许“分析”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就已经说明了其内涵:分辨、明晰,第一步要可拆分,第二步要能将拆出来的碎片做出有效的分类。然后,预测和结论便会自动浮现。整个分析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拆解与重组的过程,如同搭积木一般。如果将已有事实比喻为积木,那么,你只能基于「积木」来构建脑中的创造物,而无法凭空变出一栋「钢筋混泥土」的建筑,因为你有的只是「积木」。而大部分人想要刻意忽略手中拿的是「积木」这个事实,而直接去得到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并将这个过程称之为神奇的预测。

大部分的预测之所以是愚蠢和滑稽的,不在于这套分析框架有问题,而在于他们分析的基石是「未拆解之物」。例如很多人喜欢用利润增长来做预测,但问题在于,「会计上的利润」和你所期望的「预测未来投资收益」是一回事吗?「会计利润」在其规范中是哪些复合概念的产出物?能够影响你「投资收益」的「价值」又是否全部体现在了「会计利润」上?甚至,是否全部体现在了财务报表上呢?

当你对已有之物拆解得不够细致、甚至没有拆解时,那么,随后自动浮现出来的预测/结论自然也就是错的。

很多人不理解 Buffett 明明说自己不买科技股,而最近十年的辉煌战绩又依靠购买苹果而获得,这不是自相矛盾的讽刺吗?!但从真正的分析与预测视角来看,这个行为很容易解释:Buffett 并不是在一开始就购买的苹果,因为它依旧是科技股的新星以至于 Buffett 根本不知道如何拆解。等到苹果成长得足够庞大、等到移动互联网变得不再新颖而是像普通交通工具(如铁路)那般稀松平常时,苹果就已经变成了 Buffett 能力圈的「可分析之物」。在他那套经受住了几十年时间检验的分析框架的拆解之下,购买苹果只不过是一个自然浮现的普通决策。

分析/预测并不是将「不可懂之物」看懂,而是将「貌似不可懂而实则可懂」的东西看懂。于是,整个过程的核心就变成了辨识「可懂」与「不可懂」、辨别「确定」与「不确定」,而不是依靠什么不可名状的魔法将「不确定」的变成「确定」的、将「不可懂」的变成「可懂」的。




近期回顾

谁在主宰市场

读书笔记:The Undoing Project

流水落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