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ence
Terence

Let's geek and art.

一个视频,一场饭局

信息时代的节奏太快、涌现的信息太多,其实大家都在以异步的频调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朋友间的线下聚会实在是有些奢侈。且不说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段,即便是找到了这个时间段,也可能大家没办法展开聊天。因为大家最近可能正在关注不同的东西,思绪也在不同的位置。A准备说topic x,而B准备说topic y,结果是,大家相看两茫然。

如果是两方能够为对方带来不同的知识、视野的涉猎,互为弥补,那也不错。可现实的残酷在于,进入一个topic本身,是有成本的。它可能需要大量的铺垫与引导。而在此时,内心的motivation就无比重要。为什么同学之间、同事之间能够更容易展开话题并深入地聊下去?因为时空强制性地把大家放在了同一个context下,你不必重新为对方去引导、构建这样一个context以及context之下的约束。

无论是topic的展开还是某个知识的教学,首先要做的都是要解决motivation的问题,也即是:我为什么需要关心你要讲的东西?但这个问题回答,其实是蕴藏在你所经历的context之下。对齐context、还要能够让对方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个context之下的约束和困扰,才能把这份motivation相对准确地传达给对方。

“共同经历”是对齐context的最天然的解决方案。但在这个时代之下,其实是一种奢望。相对于上个世纪来讲,大家不再是在同一个主旋律下唱着同样的山歌。虽然democracy还在不断地被提及、还觉得不够,但大家异步的生活本身,其实已经说明了democracy所造就的heterogeneous的世界。不再有那么一个精细的“强力”来把大家的context对齐。各人做着各自的事情,各人被corporation这样一个小的context限制在了不同的世界。于是,对齐context本身变成了奢望。

在这样的情景之下,面对面的讨论和聚会,其实不再随性。因为它将直接导致沟通效率的低下,以及大家谈论各自世界行为的尴尬。自说自话,没有一个共同点来引发共鸣,从而实现情感上的宣泄与认知上的提升。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互联网早就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即采用异步的方式来完成大家的沟通。即时聊天这件事,如果单从技术上去分辨“QQ”和“微信”其实给你的感觉很模糊。但如果从理念上去考察,则要清楚很多。在QQ时代,要完成“共同聊天”需要有一个前提叫做“在线”。交流双方必须同时在线才能完成沟通这件事情。但在微信时代,“在线”这个概念已经不不在。讯息的交流可以是异步的,可以是在不同的时间点来做回复。

顺着这个思路,那么对于更为宏大的叙事,对于某个topic或者最近的认知心得的更加精细而长篇的讨论,其实可以通过录制视频来完成。大家想说的话,想要分享的心得,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记录下来,异步地扔到网上。这种方式,不仅扩大了你的分享受众,更是省去了对齐context这样一个低效的环节。因为当对方愿意点击开你的视频,这个点击行为本身就将对方的状态调节为“吸收模式”。并且,“点击”行为本身还有更大的概率意味着对方对这个topic是感兴趣的,也即表面他当前的context驱使他想要去了解这个东西。

如此以来,大家其实可以以更高效的方式来交流,而不必拘泥于线下对于时空的限制。甚至,我会认为录制视频,不妨在自己吃饭、喝茶的状态下进行。这样彼此的状态可能更加接近线下聊天的状态。吃饭的时候观看吃饭的视频,似乎更能找到一起吃饭聚会、喝茶聚会的感觉,还不会浪费彼此的时间,还能扩大你talk的收益群体。

同步的线下交流,实在是会惹人寂寞。最近的两三年,这种感触会越发明显。很多要好的朋友,长久不见、聚在一起,很想好好地深入沟通一番。可是,对方的时空和context并不在你的point上。于是,期待已久的促膝长谈,变成了匆忙、粗糙、尴尬不已的僵持。如此往复几遍,你可能会感到更加寂寞。你可能会感叹好友不再,可事实上,只是因为大家活在了不同的context之下。但偶尔不经意之间会收到对方发来的一条微信,而恰好那是一个你最近做过长久思考的问题,大家又得以愉快而深入地沟通一番。仿佛,这位朋友并未消失,大家还是能够按照彼此认同的三观,以不同的视角去剖析一番,借此来实现彼此认知与情感上的双赢。

所以,可能本质的问题,并不是世态炎凉、朋友不在,而是,在这样一个信息飞速涌现、各自唱着各自山歌的时代之下,大家需要一种不同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为什么《锵锵三人行》《圆桌派》《十三邀》这类谈话类的节目会如此受欢迎,又或者是各类游戏、吃饭的直播会大行其道?我想,其本质还是在解决彼此交流的孤独。因为当你点开那档节目时,你就做好了对齐context的准备,于是能够获得像是从前同朋友下线聚会的共鸣和欣喜。甚至,按照「一罐」纯银的说法,或许陌生人之间更能吐纳心中一些敏感的、不方便诉说的块垒。因为彼此不认识,所以不会牵连自己真实世界的生活。一档谈话节目的出现,其实就是在对齐观看者的所有语境。大家围炉夜话,就某个话题天南海北、策马奔腾。既如此,为什么不让自己成为这个谈话节目的构建者?

扔出去的一个视频,就是一场饭局。能够彼此交换和参与不同人群的饭局,实在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讲,「弹幕」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以极低的成本,成功构建了大家饭桌上你一言我一语的情景。曾经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会有“弹幕”这种东西,因为它直接导致了我对影片的观看。但有“弹幕”的节目看得多了之后,一下子再去观看没有弹幕的节目,往往会感觉比较寂寞。我想,这就像有一桌的好菜,但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吃,未免有些冷清。

不必浪费彼此的时间,不必尴尬地僵持,一个视频,一场饭局。




近期回顾

如何说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放权

为什么SICP要讨论那么多的初等数学

绝命律师S05E06:托付终身的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或分享,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谢谢!



  

更多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可加入知识星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