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孟
谢孟

数学本科、统计硕士、历史博士。怀疑论患者。公众号&豆瓣:窃书者。

谁的童趣?

从被批评缺乏正能量的小学生作文,谈谈何为童趣,人们所谓的童趣又以谁为主体。

近日一位小学生因作文被指责缺乏“正能量”,愤而跳楼,一时间引来舆论对于“正能量”的反思与批评。我读了那篇作文,确实写得很生动,老师的点评显得非常不近人情。后来爆出此人因收不到辅导费用有意拿孩子出气,这倒是说的通了。

上图左侧是这位女孩的作文,右侧为经要求重写的正能量版本,重写部分仍然遭到老师大肆删除。

不过如只把此事归因为这位老师的私德,未免忽略背后深层的原因,甚至仅批判不应该用“正能量”束缚孩子的写作,在我看来也是不够的。“正能量”这样的大词天然地与孩童的身份不一致,基于这种不一致感的批判很容易引起共鸣,但更危险的则是一些我们认为与孩童的身份天然地一致却似是而非的东西,它们不易察觉,流毒也就更深。

今天朋友发我了下图中那位老师指导的一则高分作文,他觉得写得非常做作,问我作何感想。我说,“这哪是细腻的观察,就是把平时背的词汇一顿乱炖。要说多好肯定谈不上,但是从小孩的角度,毕竟态度也算比较认真了,还是要鼓励积极性。”

涉事老师袁老师指导的作文

这个范文的文字并无才气而言,但从应试的角度倒也不必苛责,只是换做我,不会给他不虞之誉,免得他以为写作就是裱糊匠一样拼拼凑凑。在我看来,整段话最值得注意与批评的,其实是老师评语中的“童趣”二字。这样一段全然剥离童趣的小学生八股,居然被她认为“充满童趣”,这就不是前述的私德问题,而涉及深层的认知观念了。由于该教师私德与补习班收红包等现象已有不少讨论,本文只谈抽象的认知层面,聊一聊什么是童趣,谁的童趣,以及从“童趣论”延伸开来,谈一谈西欧自殖民时代以来的殖民性心理(Psychology of Colonization)。

显然,上图中的孩子在模仿与堆砌一些教辅范文中的辞藻。这些辞藻与其说“高级”,不如说是成人眼中孩子所能掌握的“高级词汇”。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算高级的小学教育?有个老段子说国内教育幼儿园学小学内容、小学学中学内容、中学学大学内容、大学学幼儿园的做人礼仪。为什么这样“越级打怪”的现象屡见不鲜?首先当然是因为对于应试而言确实有用。我们初高中至少各有一年用于准备中考、高考,在这种内卷化中,提前填鸭自然能获得竞争优势。

但越级打怪还有一个直观的原因,就是师资水平跟不上。要让中学老师教一些微积分入门课程应该问题不大(因为师范类大学肯定学过),但要让他教“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比如我在《那些被遗忘的笨小孩》当中提到的负负得正的伪证问题),那就不是人人能办到了。高级的初等教育正是“高观点下的初等教学(用更深刻的视角重新诠释低年级的学习内容)”,而非“低观点下的高等教学(提前填鸭高年级内容)”。

多年前我与北大外院的解村博士一同参加研讨会,他在北京某明星高中兼任古诗词老师。他给我看学生们填的词,确实有些颇具功底。我问他怎么教的,他说很简单,他给学生留一些怪题目,比如《七律·空调》。解兄自拟的参考答案如下:

咏空调(新韵)

人间何处觅清凉,鸟在花阴蝶已藏。

簌簌孤鸣如密语,滔滔冷气似飞霜。

高士常存七尺志,精钢亦有九回肠。

清风漫道本无价,浮世归来且闭窗。

我俩相视一笑,这种题目无疑很内行。中学生学诗词最忌讳的是,诗词格律一窍不通,陈腔滥调记了一堆。几年前有人用MATLAB写了个程序筛选高频词汇自动填词,可以算是这种堆砌辞藻的集大成者了。早期流行的所谓古风,大部分也是日本曲子套上一些文意不通的词汇。为什么这些似是而非的诗词大行其道,因为受众的功底有限,看到什么江山美人、亭台楼榭就觉得有那味了,却忽略了这些意象是极其狭隘的。诗词本质上是一种描摹世界的语言,浮夸的辞藻并不能堆砌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要检验学生是否具有用古诗词说话的能力,就需要《七律·空调》这类的题目。古人没见过空调,自然没有相关词汇传世。学生必须充分内化诗词格律、赋比兴这些传统文法后,才可能用律诗歌咏空调。其重点不在于空调,而在于透过空调充分考察学生是否内化了古典诗词这门“外语”的表达能力。

换言之,小学生并不是不能学习更高阶的内容,只要确保他们学习的言之有物,而非是一个空洞的形式。回到前面那个小学生“优秀”作文来,不仅他取法乎下,模仿的本来就是成人世界的二三流文章,还因此失去了童趣;更重要的是,即便他学习的是所谓“高级词汇”,也是南辕北辙(至多成为一个伪古风写手)。因为作文的要旨不在于辞藻的堆砌,在于言之有物。文以载道或许在21世纪听起来有点虚,但文章的结构,起承转合则是必须掌握的概念。从这个角度,小学生完全可以读三曹诗赋、三苏文章,只要老师能从“高观点”的角度,真正传授其文法内涵。

可悲的是,许多成年人就和这位逼死女童的老师一样,认为孩子要有“童趣”,所谓童趣就是让孩子鹦鹉学舌,模仿一些拙劣的成人文章。殊不知一个从小学习成人三流文字的小孩,长大后并不会写出一流文章——不等而下之就不错了,因其审美已然定型了。此外,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如此而来的童趣,究竟是孩子的童趣,还是成人的趣味?

我想答案应该是后者。因为自杀的那个女孩的作文,才是真正有童趣的。她在文中批判的表里不一的社会现象,其实每个成年人都懂,但是我们不说,因为我们不是孩子——跳出来说皇帝没穿衣服这件事所面临的社会风险,唯有尚未步入社会的孩童才能免疫。童言无忌难道不是童趣?然而它确实不是许多成人眼中孩童所应该具有的趣味。

这种畸形的童趣观,其实与Octave Mannoni所谓的“殖民者心理”不谋而合。自西欧开启殖民时代之后,“孩童”往往被殖民者们用来描绘与理解野蛮落后的东方世界。比如他们觉得清朝的法律残忍野蛮,是因为中国人的心理状态类似于西方的孩子,尚不知秩序、教化为何物。由此衍生出的殖民者心理则默认殖民者的母国才是在道德、智识层面的“成年人”,作为被殖民象征的“东方”则以纯粹待启蒙、未开化的“孩童”形象出现。借陈光兴在《亚洲作为方法》Asia as Method中的话来说,“殖民性心理的认识论基础在于一种模仿父母与孩童之家庭关系的政治潜意识。”

政经层面关于这一心理结构的研究浩如烟海,我就不赘述了。笑话是我的研究方向,就举一个幽默研究的例子。20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James Sully在《论笑》An Essay on Laughter中断言,“野蛮人的笑表现了某种特定的心理状况以及态度,近似于我们孩童所表达的较为粗鲁的笑。”这里的野蛮人自然指代整体被殖民的对象,而将西方置于慈父般行使权力的位置。连幽默研究这门小众的学科尚且如此,其余领域“孩童”的异化也可想而知了。

当然,我不是说中国家长对于童趣的误解受到了“殖民主义”的塑造,只是点出其中相通之处。这种观念虽然遭到学界的批判,但在公众心理中依然根深蒂固。还记得曾听复旦一位教授分享他在西藏考察数年的经历。他发现,西藏的青少年与内陆的没什么不同,也喜欢智能手机、沉迷上网,断了WiFi同样六神无主。他进而反问道,凭什么许多西方人不假思索地认为西藏人拒绝现代化,乐于固守传统的生活方式?凭什么西方人希望西藏成为一个静态、不发展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这或许是因为西藏在西方人眼中还是一个孩子,并且永远希望它是一个孩子。孩子怎么可以早恋?那是大人的事情。从“家长”的视角,保留西藏这么一个不受现代工业文明铜臭气沾染的净土大有必要,最好回归农奴制度,好留下一片青山绿水洗涤灵魂。

问题在于,这样洗涤的是成人的灵魂,不是孩子的灵魂。所谓的童趣,是成人从孩童身上感到的趣味,而不是孩童本身的趣味。只不过作为语法主语与凝视主体的成人,被巧妙地掩藏了起来。

最后以一个不好笑的笑话做结吧。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理论家,经常用帽子作为笑点,比如社会达尔文学派创始人Spencer就撰文分析,“为什么我们看见一个小孩戴大人的帽子会笑呢?”这或许与帽子在当时属于社会身份的象征,进而带来的不一致感有关。当然了,世殊时异,现在不论是英国人还是中国人都不会觉得这个场景好笑;但在当时却引发了William McDougall,Theodor Lipps,James Sully等众多心理学家的广泛讨论。

但不管他们的观点如何分歧,这些作者都假设小孩子戴帽子的场景具有不证自明的喜剧性:任何人看到都会觉得好笑。但即便在他们的时代,这一点也未必成立。例如一个手指黏糊糊的孩子,顶着一顶昂贵的丝质礼帽,帽子的主人第一反应是会笑出来吗?又或者,宴会时一个孩童忽然顶着贵宾的帽子出现,仆人的反应应该也是害怕(被责骂)而非愉悦。可见这种趣味的对象其实忽略了许多“他者”,然而最重要的他者,其实正是孩童本身。试想一个孩子如果莫名引发众人大笑,他的反应或许是茫然、不自在、甚至感到伤害。

而这,正是许多人眼中的童趣。

本文之所以大费周章从童趣谈到初等教育、殖民心理、幽默理论再绕回童趣,其实想说的正是相比于“正能量”这种肉眼可见的与孩童不符的抨击对象,“童趣”则掩藏着更深的偏见与误解。童趣的主体应该是童,而不是凝视着童的成年人。小女孩不是死于负能量,而是死于缺乏“童趣”、亦或者她太有童趣。这是这件事最为可悲的地方。 




本文无意于讨论老师的私德,但后面还是写的有些沉重,可能是我在缪可馨小朋友的文字上,看到了同样曾经叛经离道的自己。我六年级的时候迷恋柏杨、聂绀弩这些狂狷文人,在作文里怒喷诸葛亮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也害得我爸被叫到办公室挨训。但我很感谢父亲不以为意,继续鼓励我大胆写作。靠着家里这位教授的理论自信,我才不至于一蹶不振。

父亲收集了我从小到大的许多作文,我以前不理解,现在不时也会翻一翻。其中最喜欢的反而是小学三年级的一篇周记。当时我刚从西安搬到上海不久,爷爷去世,父亲回去奔丧。所以文字中还能看出一点对于上海的抵触情绪。这篇稚嫩的文字可能是我迄今最满意的文章。原因无他,童趣而已: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