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孟
谢孟

数学本科、统计硕士、历史博士。怀疑论患者。公众号&豆瓣:窃书者。

影评《活着》:活着的人与死去的我


《活着》的故事里,主角富贵身边的人大都死了,死法千奇百怪,瞠目结舌,仿佛富贵的一生,便是见证这么多死亡。可其中死得最多的人,正是富贵自己。

不知生,焉知死。死亡对于死者是无所谓意义的,即便有,生者也难以触及。换言之,死亡的全部意义只是对还活着的人的指导,诠释着生命的价值。每一个他者的死亡,都是对生者的一次审判,每一次审判,都是对自己旧生命的一次剥离。富贵正是这样剥离最深、死亡最多的人。

家产被骗光、老父亲被气死的时候,那个骄奢纨绔的富贵死了;龙二被枪毙的时候,那个计较得失的富贵死了;有庆被轧死的时候,那个憧憬未来的富贵也死了。富贵身边死了多少人,富贵也就与以前的自己剥离了多少次,剥离到赤条条什么都不剩,才知道越来活着,便已如此艰难,原来活着,便是富贵本身。

我们每个人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喜欢泛黄的相册,喜欢折旧的笔记,喜欢一切触及回忆的故人,其实不过是喜欢每一个故人身后的“故我”。富贵的故人死了,故我也死了,死得很惨;我们的故人走了,故我也走了,走当然没有死让人震撼,但是倘若走不回来的话,和死又有什么分别呢。

叔本华说,人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不到便痛苦,得到了便无聊;而人生,不过就介于痛苦与无聊之间。

我们震撼于富贵所处的年代,我们同情他们甚至因为吃馒头噎得晕过去,同情他们忍受那么多有违人性的苦难,不过是因为在我们的时代,不再有这样的压迫与黑暗。但是我们没有自己的痛苦吗,同样有,只不过自己也麻木了,就好像富贵对死亡的麻木一样。当我们为了找工作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为了GPA挑选水课,我们也把当初的自己一个个杀死,不断妥协的活着。当然,你可以说和富贵真正的生离死别相比,如今的人们太幸福,其苦恼不过是矫揉造作,然而站在更高的视野,同样是否定自己,怎能说哪一种自我否定更可悲,更值得同情呢?

我不认为我们有多余的同情给予富贵,事实上,我们自己,为了追逐所谓的富贵,已经变成了这个时代的“富贵”。如果只是感慨那个时代的黑暗而庆幸如今的幸福,那只是以一种自欺欺人的虚拟视角俯视前人,其实我们和富贵不过是同一类人,每一个人都是如此。

每个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每个时代都由无数的富贵背负着前行。活着的故事充斥着死去,富贵的一生羁绊着流离,正如生活本来是一场葬礼。我们身边,重要不重要的渐次远去;我们自己,自觉不自觉地重获新生。

在影片的中段,富贵曾背着有庆说“咱们家现在就像一只小鸡,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以后就是共产主义了”……以后还没到共产主义,有庆便被轧死了。影片的结尾,外孙又问起“小鸡长大了会怎样”,那一瞬间不知道富贵是否想起了有庆和当年的自己,不知道他是否想过当过纨绔子弟,充过壮丁,唱过皮影,和那无数个死去的自己;不知道这一切回忆将如怎样的蒙太奇般在他脑中连绵浮现。

他想了想,甚至并没有想很久,只是重复当年的对话:“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以后就越来越好了。”

虽然以前死了好多人,自己死了好多遍,虽然以前口中的以后终究是梦幻泡影,虽然如今口中的以后注定也充满坎坷;虽然有这么多的虽然,但是总有一个但是。

但是还是要死下去、活下去。




这是五年前的一篇影评。在知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中,《活着》是为数不多让我觉得比原著犹有胜之的作品。相较于原著的阴郁和疏离,电影版多了一份超越意识形态的人的温度。

这些年越来越体会到,很多看似“同义反复”的废话,念在嘴上“倒像有千斤重的一个橄榄”,有着意内言外的味道——“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这句中国千百年来贫苦百姓的朴素信念,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