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oo
Uoo

只要跟人權有關都好, 走上這條路, 希望尋得同路人。

線上開店–咖哩燉肉

跟我的想像完全不一樣。

記得朋友那時候知道我要在傳統市場裡開店的時候,告訴我台中有個同樣也是在市場開店的例子,他們租下了兩個市場攤位改造成店面。她轉給我看一段縮時影片,影片中大家不停歇的進進出出,敲敲打打,抬東抬西,打造各種事物,轉瞬間鞭炮開始放了,所有工作人員笑成一團,站在充滿質感的店面前;我那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異樣感,我覺得就是這樣,努力地、開心的、充滿行動力,最終我們所要的是一個完滿的結果–我的店舖開張;那時候我以為,在馬特市線上同步開店的文會長這樣—咖哩燉肉終於跟大家見面了,要跟大家一起分享心血的成果與驕傲。

沒想到,跟我腦子裡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我開店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當我看到這將近四個月以來所呈現的樣貌時,並不是它有多美(不過並不是有多美啦,我所能做到的整體呈現其實也很有限),我想到的是,看起來如此簡單樸素,我卻花了巨大的精神跟力量在上面,跌跌撞撞,各種事情,別人對我的壓力、期待,還有屬於我自己的,各種過程集結而成,我覺得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貼近我的靈魂知道,所謂一個成果裡頭包含了多少事情跟情緒,多少個振奮、感動的時刻,多少次想要放棄的念頭出現,直到現在也一樣。

我想,我也一樣,我看到別人時,也只知道看所謂的美好結論,我不知道過程其實有可能枯燥無味,要完成一個部分可能想三次辦法都失敗,多麼挫折人心;關於完成一個自己想做的事,我想我學習到的是(好像學生時代在寫讀書心得),不要只看到表面,表面以下的東西才是真實的,必須經歷的,也許,表面只是一個附隨物;成功的感覺是夢幻的,困難卻扎扎實實地落在你眼前,回想起來,這可能是@Sunline 阿線跟我提到的,你是在選擇一個自己比較可以接受的。

這段時間以來,能思考的時間太少,能分享的時間也太少,簡直連開心與難過的時間都很迅速,我太困惑了,每每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件事,過幾天就變調了(結果就完全不知道怎麼寫),其實我也可以寫得很隨性,遇到開心的事就寫開心的事,感動的就感動,難過的也寫出來,只是總覺得這樣不夠完整,篇幅不夠漂亮,我錯失了許多跟大家共同成長的時刻,此刻是後悔的。記得那天跟朋友聊天,朋友提到了說最近看了一個留學美國的台灣女性說,整體來說,美國的女性較起台灣的,更為獨立,遇到事情的時候會覺得是自己要去面對、去做的,我覺得我可以想像那個畫面,例如水管漏水了,挽起袖子就做起來,朋友說了一句,他覺得有時候沒有做得很好也沒關係,有嘗試去做就好;我發覺我應該從來沒有放棄過成功論這種想法,我以為我就是應該要成功,一定要做得很好,這股力量一直還是帶領我方向的之一,恐怕佔比也不小,我想起在設計外觀時,我坐在攤子前面的公共區長椅,望著我的攤子,很害怕,不知道要怎麼做才能讓它夠令人為之一亮,我害怕去做,因為我可能做不到。

那個,

以上是我在4月底寫的草稿,我還是沒能完成完稿、上稿這件事(拖拖第一名)。因為現在有疑似症狀做了篩檢(心情好煩躁啊!!!既擔心如果自己確診,那是傳染給多少人了啊;另一方面也都不能跟人家說,怕別人會擔心;如此一來,市場裡的大家根本也不知道我怎麼了啊,這疾病在台灣還未到高峰,我就感受到這種社會交際欠缺的孤寂),市場端也先停業了,才終於能書寫(抒發)一些東西。

記得幾個月前參與clubhouse,@津轻海峡 曾經提到說如果他早知道自己要寫什麼,他就不會寫了,因為已經知道了呀,通常就是寫著寫著、思考著,那個想要得到的才會出來(抱歉,我已經忘了原文是如何),當下我認同感很深,我自己也是相同,雖然不同於作家的創作,而是一種抒發,一種想要澄清困惑的抒發,尤其是最近越是如此,這樣才有辦法思考;但我想創作也是吧,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有天能無憂無慮的創作的話。

我一直以為我是可以改變市場的人。我們市場除了賣生鮮為主以外,因為是新北市非常大的原住民區域,有很多熱情,叫個小菜喝上兩杯的大家(裡面絕對也是很多非原住民的人),我選的攤位可稱是酒景第一排,今天誰心情不好敲破酒瓶我都聽得到,也沒什麼不好,我只是希望不同生活環境的人們,生活在同一個區域的我們啊,可以對彼此有更多的認識,可以為這市場帶來更多元的聲音,因為這是一個在現有環境中的共同生活空間,如果這是個長者與孩童最多的區域,那也很棒,那也值得很多年紀不同的人來這邊,互相影響彼此,我希望這樣,所以我選擇在這裡;但是在心態上,我覺得最初我的心帶著優越感,我不知道做餐飲業、做一名勞動者的心情,還有相互之間的感情;真的做下去以後,我覺得先被改變的那個人是我自己。(差點就要跟大家一起喝上兩杯XD)

「妹妹,你趕快開業,你看我這裡1碗,旁邊仔仔他們2碗,會長那裡加一加就10碗囉!」花媽說

我其實沒有仔細想過賣吃食靠感情這件事,這是快開業時(被逼著開業時?)賣水餃的花媽跟我說的,她也是市場中一直給我鼓勵的一位前輩,常常想破頭不知道怎麼處理的事,可能聊一聊就突然被解開了,都跟我說是小事,但我莫大感激。在我認為自己遲遲未準備好時,她問我一句,妹妹你怎麼了?你是不是不敢開?。在我沒生意,看著前面的公共區域發呆的時候(花媽因為腳不好,沒客人現場點的麵或水餃時會坐在公共區跟朋友聊天),就會跟我點一碗咖哩飯把我的生意魂魄喚回來。(我領悟到沒生意真的會讓老闆意興闌珊的,看起來沒有精神,我回想起以前還苛責人家,覺得作為老闆不可以沒精神)

撇除我做的食物夠不夠好吃這個非常重要的要素以外(謎之音),我想我沒有真正思考過食物跟人的情感連結;生在都市的我,以往的飲食習慣就是尋求精緻、美味、新鮮感,臺北的店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總而言之就是很喜歡嚐鮮,還有各種廣告的噱頭,在臺北,吃不只是一種你吃到什麼東西,享受到什麼味道;還有一種炫耀,一種類似時尚界的時髦感。

後來我習慣在市場的某菜攤拿根莖類的貨源,菜攤阿北就很阿莎力的說:啊給你批發價啦!我們自己在做生意的就是這樣」。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是阿北他太太(在阿北對面賣魚)先來跟我買飯的(買給阿北當早餐),後來我才想到要利用市場裡的資源,這樣一來自己也可以就近補貨,跑去跟阿北問拿菜的事,我跟阿北他們一樣是7點半就開始營業,13點結束營業(而且通常生鮮會比較早收)。而我每天一早的準備,從清潔打掃、處裡食物、準備內用外帶餐具,至少要花到2小時,根本沒辦法在開業前去拿貨,也趕不及在他們結束前去取,中間營業時只有我一個人顧攤,且與果菜攤離有一段距離,好難分身過去,阿北的太太知道以後,每天早上就幫我抱過來,說:妹妹你一個人跑不開沒關係,我幫你送過來」,從—我是你的客戶,你幫我送過來也是蠻正常的,這觀點來看好像也沒錯,但是你聽了心裡就是會很感動,因為你也不是買得特別多,人家還願意這樣為你著想,真的是除了謝謝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我因為後來漸漸理解市場不是一個很好擺放私人物品的空間(實在是有太多的小強了,如何對付也對付不完,而且明明不是吃的東西,小強們也硬是要在上頭蹓躂),所以進市場我只攜帶工作要用的東西,其他都丟機車廂內,導致剛開始收到菜的一兩天,老是沒辦法直接付錢,變成還是要自己跑一趟去給阿北錢,阿北每次收錢的時候就會跟我說:一碗,要加辣喔」,完全感覺得出來阿北是因為我的出現才跟我叫飯(要不然他就叫太太跟我先點了),而且他還連吃了五天,我都不好意思了。(沒錯,由於我技藝不精,實在沒辦法一天準備辣跟不辣的兩種咖哩,只好聽從市場人與煲仔飯老闆,簡稱煲老闆(咖哩燉肉系列第一集就出現的人物)建議,使用非常台式的做法,一包辣椒醬給你自己加啦!而且辣椒醬還是煲仔飯老闆做好給我的,說以後再教我做),其實這一路走來,很多事情都偏離了我原本的想法,想想,應該是自己能力不夠,原本的我不會很喜歡這樣的加法,因為這樣外帶就一定要再多一個包材了,沒那麼環保)

現在的我(在疫情之前)其實非常少上臺北了,因為做吃的關係,根本就無法正常時間吃飯(除了晚餐),這我當初也是沒特別想到,但一有時間,可以吃飯的時候,會去找花媽吃飯,會去找煲老闆吃飯,除了他們原本就做得合我胃口以外,腦子裡就會想,與其讓別人賺錢,還不如讓我的朋友賺;這也不是說從此不嚐鮮或是找好吃的,只是說做了生意,讓我有機會接觸另一種感情。

「那不是打擊,是建議。」「拜託你別想那麼多,就直球對決吧!」煲老闆

除了跌跌撞撞,一波加三折以外,我不知道怎麼說我這段從2月底開始的路程,一開始我是害怕去做,去做了以後我又困在別人對我的負評裡,對方非惡意,有時我想就是每個人對於做生意要的是什麼不一樣,走的過程也不一樣。有的人想確認一定會成功,所以會說,既然你只賣一樣產品,那你就要做到最好,跟家裡的一樣的話,每個媽媽的咖哩都做得比你好吃,我吃一次就不想吃了;但是身為一個營業者,如果你沒有足夠多的資源,即使你知道要用那樣東西才會好吃,你也很難找到可以接受的成本,不然就是你要夠厲害,找出成本可以接受的替代品。我完全可以理解這樣的朋友給我的建議,但是我總覺得我心理受了傷,我總覺得自己的東西不夠好,我連廣告都不敢打,因為我覺得我沒有做好來。

從二月開始一直陪在我身邊幫我的是煲老闆夫婦,從去他們店練刀工,把當天要做的醋溜兒土豆切成開始(差點把老闆氣昏:不是跟你說要這樣的形狀嗎?!),一起做實驗,一起試吃(要學的時候如果剛好碰到生意好還得找空擋,我在外面先充當服務生,暫時沒單時跟老闆衝到廚房,「換你了!換你!快!」,然後老闆一邊講解一邊炒給我看);「不懂就要問!」老闆說(但我總覺得我問的很蠢);實在話,我剛開始根本常常聽不懂老闆講的是什麼意思,心理O.S.到底在講殺小;也不懂得仔細觀察,利用感官,視覺、嗅覺、味覺;要有耐心,實驗某種味道不可以一整碗都丟進去,要慢慢,一點一點加、一點一點試。記得有一天自己上工,把前天一起研究的東西做失敗了,因為煮的時候手忙腳亂,事後心情很灰,老闆回:「拿過來教你煮,每天,教到你熟為止」。

「我們都覺得你可以了,為什麼你沒辦法對自己有信心」。「朋友跟你說的話不是打擊,是建議。」「拜託你別想那麼多,就直球對決吧!」,四月底開始營運以後,做了約十天,我就因為一個做吃的朋友認為我的東西不夠獨特而停了下來,像鬼打牆一樣,拿前頭是試營運的名義(其實市場才沒人在理你這個)又硬是在家裡嘗試兩天,加上提前備料要兩天的時間重新在市場開業,市場所有的前輩都不以為然,「你有太多的原則了,這樣會讓你浪費太多太多的時間,口味不行,我們就慢慢調,不要管客人跟你說什麼,你覺得行就是行,沒有人一開始就是完美的」賣熟禽阿北蘊含智慧的話語;煲老闆自然也是很不高興:「你停業我可以不在乎,我在意你這兩天有什麼收穫!」,顯然我這兩天的收穫就是我沒有辦法在短期內達成什麼驚人的口味(這包含食材以可被接收的成本取得等等),雖然我又鬼打牆了一次,但也許對我來說也是種學習吧。

回頭看看我想自己開業當老闆的初心,我想就靠自己就好,外面的社會,即使我們是一個團體,他都可以棄你不顧,我為什麼需要團體;可是回來到這裡,我明明跟大家都沒有任何的關係,大家卻都盡力幫著我,我發現沒有煲老闆夫妻跟大家的協助,我根本不可能有辦法開這一個攤舖,我覺得合作,有人可以互相倚靠好可貴,生命的道理是否這樣,你以為你領悟了什麼,再走一段,又發現不是完全這樣,又有可以學習之處。

我希望我可以趕快回歸市場,即使市場現在的狀況也不太好。曾經我想給一個空間,現在我還是想盡力守住這個空間,我喜歡社工朋友帶我們原住民小朋友來找我的時候,有些小朋友對做飯超有熱情,馬上衝進來廚房說他要做,我店前的黑板對他們來講超好玩的,幫我塗鴉一堆;還有我娘做保姆時帶的社區孩子也是,平常很少上菜市場的他,會因為這樣跑來,給我一些糖果,說要幫忙做二廚。它還是個空間,只是不是我原本想的那麼稀花的空間(可能還不是時候),那也沒關係。

最後要謝謝@Sunline 阿線幫我設計的咖哩燉肉跟私底下的鼓勵與傾聽,一掛上去市場的人都說好漂亮呢!還有馬特市大家的念著,所以我才可以完成這些,做一件你想做的事,沒有很容易,我們都一樣(在新冠肺炎的時代,願我們更可以扶持彼此,互相包容)。

大家都在想curry是誰啊?XD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