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
问渠

真理并不普世

桓帝朝“面怼”事件


东汉的桓灵二帝,名声不好。

 

刘备与诸葛亮坐而论道时装X,“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而打开《三国演义》,开篇更是一个组织结论——“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

 

桓灵也便渐渐成了又一种话术。

 

跟尧舜、桀纣什么的一个路子。

 

仿佛他们行,天下就行,他们坏,天下就坏。

 

这种误会,耽误这边一些事好多年。

 

桓灵的水平,当然是差点意思,但这不妨碍他们主持工作时,有人对古书真学真信。

 

比如桓帝时,下面一些人想投机,就用各种姿势往上报祥瑞。

 

这边说出嘉禾了,那边就说出芝草了。

 

出完植物,还有白鹿、黄龙等等。

 

意思都是说朝廷这天下治得好啊,要是治得不好,怎么会这么多瑞征呢?

 

桓帝当然知道这都是下面在拍马屁。

 

但这事的关键不在马屁拍得扯不扯,而在其影响好不好。

 

影响很好的马屁,干嘛要拒绝呢?

 

何况又都在煌煌传统之中。

 

于是桓帝大悦。

 

连发好几个文,表示代天牧民这事不好干,担子很重,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受之有愧,还要继续努力之类。

 

这是不是很符合一个王朝末路时,上下一起敷衍、糊弄一天是一天的的气氛?

 

也有认真的。

 

城门校尉窦武就给中央写信了,说这里面可能有点问题。

 

窦武说,我可不是不信祥瑞之说啊,我信,非常信,和同志们一样信。

 

但“瑞生必于嘉士,福至实由善人,在德为瑞,无德为灾。”

 

咱们是不是还要再讲个实事求是啊?

 

窦武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这时候突然冒出来,即使是真的,那到底应该算“瑞”呢?还是算“灾”呢?

 

群臣大哗。

 

因为这无异于直接艾特桓帝,说诚实点儿,自己想一想,自己这些年干得什么样,自己真没数吗?

 

窦武的认真劲上来了,怕桓帝装糊涂,怕有人出来打哈哈,又直接加了一句——

 

“陛下所行不合天意,不宜称庆。”

 

窦武是外戚,算圈里人,放了一炮后,也做了心理准备。

 

写完信,就把官印一起上交了。

 

你猜桓帝会怎么接?

 

桓帝时,信宦官,办党人。

 

那年,“诏书下举钩党”,要各地都抓莠言乱政的。

 

“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百数。”

 

有关部门一统计,桓帝也暗暗心惊,说我X,这么多?情况复杂啊。

 

唯独平原郡这个地方,一个也没报。

 

桓帝说,什么情况?是一个也没有?还是不重视啊?

 

于是有关部门就查。

 

“诏书前后迫切州郡,髡笞掾史。”

 

意思是,你们是不是工作不尽责、不担当啊?

 

又有调查组直接空降平原,当面问责当地负责人史弼。

 

说你也是老人了,难道竟认不清形势?现在是什么时候?

 

“诏书嫉恶党人,旨意恳恻,青州六郡,其五有党,平原何治而得独无?”

 

他妈这地儿六个郡,五个都积极响应,抓了坏人,就你这里治理水平高,一个坏人也没有?

 

这是大事,你不要这样公然对抗。

 

不料史弼直接回了一句,各地风俗不同,他们当然可以有他们的,但我这里,确实没有。要不你自己来抓?

 

你看我像不像党人?

 

“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

 

这也是迎面放了一炮。

 

调查组大怒,立刻在平原郡抓了一批人,罪名是消极,说都是史弼带的坏头。

 

桓帝一看,觉得还是悠着点儿,别闹大,闹大了难看,也不好收场。


于是端着来几句,这事也便过去了。

 

史弼被罚了点俸禄而已。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