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
问渠

真理并不普世

一句毁一万句


再说几句“口号问题”吧。


口号重要不重要?


重要。


而且很重要。


太远的,就不说了,只商汤发动民众搞夏桀那会儿,一句“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效果多好?


那种不惜一切代价的斗争劲儿,立刻就出来了。


那口号“雅”一些,还是“白”一些,重要不重要?


这个,也很重要。


事实上,自古以来,“雅”的赢过,“白”的,也赢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雅”不“雅”?


“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白”不“白”?


都能让人跟着走。


这就是说啊,“雅”有“雅”的套路,“白”有“白”的高招儿,“雅”一些,还是“白”一些,不是“口号问题”的要害。


“口号问题”的要害,是别瞎喊。


比如,碰上刘彻,别喊“低调”,碰上杨广,别喊“谦虚”,百姓们都饿坏了的时候,也不宜喊“何不食肉糜”。


很多“聪明人”都在这个操作上失过手。


大家都正“抗战到底”呢,你呼喇喇来一句“曲线救国”,是不是给自己找事?


你后面就有多少文章,也没人搭理你了。


从历史上看,手艺稳的口号,一句顶一万句。


手艺潮的口号,则一句毁一万句。


张良一句“沛公殆天授”,省了刘邦多少宣传经费?


搭配着篝火狐鸣的“大楚兴,陈胜王”,也别有一番地气之美。


其实,在“别瞎喊”这个事上,很多肝部都要向裙众虚心学习。


裙众可能做文章不行,但做戏一点不差。


裙众是真正的高手。


比如还是元朝末年那会儿,裙众就知道,“官军”过来了,门口就要挂一句“保境安民”,“义军”过来了,就要换成“驱除鞑虏”。


意思一点儿不差。


要是“官军”和“义军”拉锯战,来来往往,像吃宴席一样,轮番过境,怎么办?


裙众早就笑了。


意思是,好办。


找块木板,做成标语牌,一面写“保境安民”,一面写“驱除鞑虏”,翻就是了。


爷爷们走好。


喊什么,都只是费句话。


关键是别瞎喊。


不能把人喊恶心了,喊腻味了,甚至喊毛了,喊恼了。


“雅”一些,还是“白”一些,真不是喊的要害。


比如,一开始商汤队伍上的那句,就很“雅”。


这种“雅”,倘“白”着说,大体就是“操你大爷,就是干!”


都不影响革命。


以上是泛泛而谈。


教员著作说了,有些事,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不是做文章。


本来不必争什么雅俗的。


光输赢还不够你争的?


“赢”才是雅俗共赏的东西。


有些人就是不听。


连教员的话,都不听。


教员也是爱读《水浒传》的。


而《水浒传》告诉我们,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口号才必须讲雅俗,不讲还不行,不讲不利于夺取胜利。


不讲不正确,不策略。


那是什么情况呢?


这个,这里就不多说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脑补”下这种画风——


水泊上空,耷拉着一面杏黄大旗,有一天,风一吹,上面绣着的四个大字,不是“替天行道”,而是“抢他娘的”了。


那会是什么剧情?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