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哥
鋼哥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行為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 社會的脫節,加速了憂鬱製造機

如果你感到憂鬱,你並不孤單(來源:網路)
I realized your depression is a signal, it's telling you something.
「我了解到一件事,你的憂鬱症是個信號,它想告訴你些事。」

—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



Johann Hari ( picture taken from Internet )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Lost Connection是英國記者約翰 海利(Johann Hari)的最新著作,透過他的行走各國的足跡探討、研究憂鬱症的成因,並且找尋治癒的方法。約翰透過它的文字紀錄以及他的演講(This could be why you’re depressed or anxious真正導致我們憂鬱症的,在於我們過度忽略人類的心理需求…

我們需要感到被愛、愛人、歸屬於一個健康的群體、對生活有掌握並且活在一個有意義的未來。

這不也是我們一直在尋覓的嗎?

曾有人說:「有些人很幸運,他們能用童年治癒一生;然而有些人很不幸地,得用一生來治癒童年」我便是後者的其中一員。這感覺很像發展心理學裡借喻了成長途中的各個難關,然而我在每一關幾乎都是 Game Over。在大一的時候掉進憂鬱黑洞的深淵裡,難過的並不是憂鬱症本身;真正令人難過的是,不論我怎麼費盡心思跟上課教授解釋我的缺席狀況是因為憂鬱症,他們似乎都能把我導向零和賽局的結果 — 要不吃藥,要不退選

這樣的當頭棒喝幾乎就像是利刃刮在心上,反覆來回不斷地。

雲端情人劇照(來源:華納)

當然了,這是教授的回應,可能有些傳統忽略痛苦那樣的古板;我身邊朋友的回應才真的毒辣…

  • 「你現在最該做的就是去參加聯誼」
  • 「別想那麼多~時間會替你沖淡的」
  • 「吃藥了嗎?既然有病為甚麼不吃藥?」
  • 「自殺!?你怎麼能有這麼自私的想法?」
  • 「如果你自己要這樣沉淪,那我也沒辦法」

每一段對話都是我嚶著期盼而去開啟,然而往往我的人生文本都是被這樣斷章取義,簡單粗暴。我們身處的環境就好像有人按下了總開關,這開關後面鑲嵌著一個正向卻又扭曲的功能

「請忽略痛苦,往好的方面想」

我看著自己墜落,從一個零件鬆散幾近崩壞需汰換的機器,看著身邊也有不少跟我一樣倍受折翼的同儕們;我們期待社會安全網的承接,可卻又歪打正著地掉落在繩與繩之間的缺口,我以為自己是最不幸的。然而在繼續下墜的途中,我才發現這安全網破陋乍現;真正地,到了憂鬱黑洞。

我們在寂寞荒原上漫無目的遊走
對自己的寂寞孤獨感到失落及不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