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哥
鋼哥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行為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媒介如何影響表達?

媒介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的表達?讓「口語文字書面化」以及「書面文字口語化」。
來源:PIXTA

自印刷術拓展書面文字的旅程至今,口語文字與書面文字一直有使用上的不同;到了21世紀,這兩種不同媒介所承載的文字內似乎成了另類的表達拉鋸戰,彷彿書面文字就能透露著高雅的氣質,而口語文字就是某種街頭文化的象徵。從20世紀下半以來,一直有科學家在調查究竟手寫筆記與電腦打字哪個比較好?

不過,不論是口語文字還是書面文字,隨著承載的媒介不同也會會默默地影響我們的表達方式;那麼問題來了,媒介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的表達?「口語文字書面化」以及「書面文字口語化」



來源:cognitive media

口語及書面文字

加拿大傳播理論家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在60年代說過:

媒介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這句話的意思是,內容本身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這些內容放在甚麼媒介上,而媒介則會決定了內容。這聽起來十分抽象,本質上,我們是透過媒介的隱喻來了解世界;舉個例來說,我的高中班導長得很像唐鳳,當我想跟別人說這件事的時候,下意識地上網找了唐鳳的照片(或者也許不用找,聽者的腦中也能夠想到唐鳳的容貌)。在這裡,如果你沒見過我的高中班導,那麼你便是透過唐鳳的形象來想像我的高中班導;這裡的媒介便是圖片(或是你腦中的記憶)來試圖理解我的高中班導(訊息)。

左邊照片(上)裡的是我的高中班導 右邊(下)才是政務委員唐鳳

那麼口語以及書面文字又會有甚麼差異呢?

口語文字在整體結構上較為鬆散、輕鬆甚至是非線性的,因此在平日的聊天、話家常經常是天南地北的聊,一個個話題接著聊下去;然而,書面文字反而講究嚴謹、結構性甚至線性的思考,在報導、論文或是書本都會有一個想要討論的主題,隨著字句間的鋪陳,段落間的閱讀,正反例的交錯說明都是圍繞在文本探討的主題。

然而,在過往的印刷時代甚至一直在數位時代之前,這兩種型態的文字都是共存於人們的表達系統;但彼此會相互影響,就如波茲曼(Neil Postman)在《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描述在印刷浪朝的洗禮之下,書面文字帶來了深度論述,並且公共事務被導入印刷物並循此途徑對外傳播,成為所有論述的典型、隱喻和形式。

.

時任總統候選人林肯和道格拉斯的七場著名辯論在1858年8月21日拉開序幕,那時候道格拉斯在辯論是這麼開場: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今天我來到各位面前,是為了討論幾項令民心激盪的重大政治課題。依林肯先生和我的安排,今天我們代表美國兩大政黨來到這裡,就兩黨基本理念的分歧做一次共同討論,現場來了這麼多群眾,顯示民心對於造成我們不合的問題普遍有很深的感觸。

這種語言完全屬於書面文字,即使在這樣的場合必須朗聲講述,也不能掩蓋這項事實。林肯和道格拉斯不只是事先寫下自己所有的發言內容,就連答辯的措辭也預先計畫寫好。甚至當兩人彼此即席交鋒,他們的語句結構、句子長度和修辭句法也都遵循書面形式。

當人們習慣長時間閱讀書面文字,接收的訊息也是來自文本時,口語文字就容易「書面化」;不僅用字遣詞較精準,嚴謹的前後脈絡,字句甚至也會符合文法結構。

口語文字的鬆散到了網路反而更加碎片化

進入電子化的時代(或是數位時代),麥克魯漢說所有的資訊經過電化媒介,都被拆散、打碎成零散的資訊,資訊之間的關聯性也跟著被切斷。60年代時期麥克魯漢如是說,從數位時代過渡到網路時代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更是加劇了資訊的碎片化,口語文字到了平台上反而更加零碎。

「簡訊」便是口語文字訊息的最佳代表,彷彿就是電子化的傳令兵,你不會希望傳令兵跟你長篇大論,因為傳令兵的工作就是告知;同樣地,你也不會希望在一則簡訊看到完整的來龍去脈,簡訊只需要傳達重點就好。

在網路盛行的21世紀,口語文字的鬆散在各個平台都能看見。「微」部落格推特(Twitter)雖然是主打文字的社群平台,但是推特卻設有140字的上限、Instagram 則主打照片圖片的分享、傳播,平台甚至希望你不要打字(使用者可以只發照片不打字,但是若沒有圖片只有文字反而無法發文)、到了近年的抖音(TikTok)風潮,更是要求15秒的短影片(這樣的秒數用來拍迷因特別適合,也更容易傳播,所以迷因的病毒傳播還真的要拜抖音之賜)。

這是我的家教學生跟我某次的對話

這些平台的特性都跟口語文字有很大的重疊,口語文字作為即時交流的媒介,通常以輕薄短小的型態呈現,如果有人一次講了半個小時的故事估計我們也聽不下去(順帶一提,林肯與道格拉斯的辯論,每個人都是發表了3小時,但是台下的聽眾依然全程聽完);Twitter, Instagram, TikTok 這幾個平台都完美的複製了口語文字的特性,加上網路的即時性,這些資訊更容易在各個平台間流竄。

長時間浸泡在這些碎片化的資訊洪流中會有甚麼影響?

最顯而易見的便是語助詞開始融入訊息,好比「哈哈哈哈哈」這個典型的口語文字用詞,在訊息中已經幾乎變成是打招呼的用語,有事沒事都可以輸進對話框;連接詞也可以省略,上下則訊息的連接靠換行就行(或是你也能看看我的家教學生是怎麼使用連接詞的,當時他的年紀是國一);到了近期,標點符號在訊息之間也消失了,甚至可以在網路文章看到通篇只有一句又一句的文字,用數不盡的空白鍵連接,彷彿文章是口語文字的逐字稿,空白鍵就如同是在模擬口語表達的停頓。

書面的文字反而被口語化,即使脫離了短篇記事、社群發文,在長篇文章上依舊能看見口語用字的特徵。

行文至此,我並非是批判書面/口語之間的優劣,實際上這兩種型態的表達是可以共存的;唯獨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我們比較常使用哪種媒介來吸收、表達。在書面/口語之間流淌可以讓我們對兩種型態的表達有所掌握;但是,如果我們對任一種攝取方式產生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那麼彼岸另一類型的內容,將變得遙不可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