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r桐
Mour桐

年轻外表下的老灵魂,无聊易怒,瞎写一些没人看的东西

忘不了的牵挂—读《革命人》有感

共产党的确改变了部分的中国,部分的中国人,但这种改变,却难言论断,未来,它终会成为历史,是非曲折,却不是如今下得了结论的。

这是一部有许多小错误的著作,但瑕不掩瑜,仍是一部对共产党史思考深刻且全面的优秀之作。作者并非要再现历史或是叙述历史,所以全书也去并非以历史考证写法,更多的以一种个人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是作者思考的产物。其中可肯定之处颇多,对待争议问题,他保持了正义的观念,没有遵循官方口吻,但同时也并没有过度苛责,背离历史条件而高谈阔论。但在尊重历史条件的同时,他同时有许多站在结局角度的反思。对于革命者们,他的理解关怀远多于批判,尤其是方志敏和瞿秋白两章,对于两种革命者内心思考的剖析已入木三分。

其实,这本书阅读的过程是有许多情感变化的,我记得我第一章读他写毛,只觉得眼前一亮,他对毛提出了一些概括性的看法,但并未细致分析,在后面的章节里,毛的形象日益丰满,甚至可以说,毛是这本书的“男主角”。但看着看着,我常有荒唐之感,总觉得人性黑暗,在可称为“魔鬼”的年代, 每个人都变得面目全非。血淋淋的事例不胜枚举,但同样的错误却总是再犯。但同时,我又同情他们,同情“多情”的瞿秋白,同情“大义凛然又激进不堪”的方志敏,同情李立三和陈昌浩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与失势后的万念俱灰。中国在世界的巨变下走上了左翼革命的道路,无数的偶然造就了今天的结局。革命者投身革命即为家,人生的最高要义在革命,这里有伟大的理想主义,可人性与道德似也消失,大多数人看不到国家民族的高度,俄化符号包裹下的农民革命已成既定事实。

我对革命者虽有遗憾,但不觉他们“可恨”。革命的过程左祸绵绵,党性的改造已使他们放弃了更深的思考,只会亦步亦趋。更让我失望的是那些不明就里的进步青年。青春期特有的破坏性与共产党极富号召力与吸引力的口号相结合,再望一望自己的政府,他们就已经沉醉于对自己道德和牺牲的感动了。仿佛是为了茶余饭后的刺激,他们热情的呼唤着革命,可最终满目疮痍,一批又一批的人死了,死了的多半是那些没有选择能力的贫民罢了。老了又后悔,可有什么用呢?二十世纪的党派之争是中国最大的悲剧之一,我很高兴作者能跳出这个思维,从对国家民族的整体角度来反思历史。我是多么希望今天的人也能跳出党派的囚笼,不要再犯当年那些热血青年的错误,被人当枪使而不自知。不要为反而反,更不要失去正义的本心,失去对国家的责任感。

“犹记当年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这是作者序言里引用的毛泽东的诗,除此之外,应还加一句:千年古国贫愚弱,一代新邦假大空。(杨宪益)革命并不如诗如画,而是充满着人性污秽与鲜血。仇恨和无望的力量推动着“美好”的革命向前。踏入此间的人,往往都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他们多半抛弃了情感道德与自由,真真正正的成为了党和领袖的螺丝钉,成功的代价是如此的巨大。共产党的确改变了部分的中国,部分的中国人,但这种改变,却难言论断,未来,它终会成为历史,是非曲折,却不是如今下得了结论的。

如何评价这一场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左翼共产革命?站于革命本身的立场,我们自有无穷无尽的赞美;可是站于民族历史和国家利益的立场呢?我们谁都没有这个能力去做这样一件伟大的事情,这需要完全一场不亚于共产革命的思想革命方能完成。革命的美好词汇与其说是一场骗局,倒不如说是利用了中国内外交加的变局与困局,传统土崩瓦解但又存在力量,新思维方式未曾建立但又激荡风云。这本书看党史的态度很符合黄仁宇说过的一句话:激昂怨尤的情节不可以用善恶两个字来形容。虽然党一再训话它的子民,将一切的事情是非分明,但历史终究是人性的产物。正如高华也曾说过:读历史最大的好处是使我们懂得人性。如果党史没能成为如今的理论而是真正可供自由研究的历史,它将是复杂人性的最好体现。

1980年代,伍修权说“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始了”,在“思想启蒙“的80年代,人们热情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但往后的现实却实在的告诉人们,那个时代并未结束。在书的最后一节,作者呼吁开放档案,以作信使,“像共产党这样一个掌握伟大民族命运、又十分重视自己历史的党,应当留下一部真实可信的历史”,但至少在如今,不过是奢望罢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