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右
吾右

電影常常,再來旅遊、有時貓咪、園藝偶爾、不要痛風

《普立茲記者》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活了多久,而在於活的精彩

我一直都把生死看的平淡,因為人終將一死,也唯有死亡能讓人平等,但是在活著的時候,如何活的精采,活的燦爛,活的如煙火般絢麗,永留於世,不管在未來的哪個時代,都會一直不斷地被人所記得,活著才有價值。在人世間不被任何人記住,才是真正地死亡與消逝。

《普立茲記者》海報@Yahoo!電影

記者仲斯先生(詹姆士諾頓 飾)曾在二戰期間,28歲即訪問過前納粹黨領袖希特勒而聲名大噪,而這次的任務是訪問蘇聯前最高領導人史達林,在世界動盪不安,各國經濟拮据的情況下,蘇聯卻依然揮沙如金,仲斯覺得是事有蹊蹺,決定隻身前往蘇聯一探究竟,然而前往烏克蘭地區時,卻發現了不可告人的秘密,也影響小說家喬治歐威爾(喬瑟夫馬維 飾)以烏克蘭大饑荒為背景的經典小說「動物農莊」。

此事件背景後來改編為知名小說「動物農莊」@Yahoo!電影

根據維基百科對於記者的定義:「記者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廣大的民眾前往事情發生的現場,或是接觸新聞事件的當事人,並將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義,透過報導呈現於大眾媒體之上。」仲斯能在那個年代藉由希特勒舟車勞頓的路途中,抓緊時間採訪實屬不易,但想要訪問史達林,比登天還難,所面對是當年最大的共產體系國家蘇聯,在蘇聯的期間,不時地被監控、竊聽、與人聊天時,話與話之間的內容,都要非常地謹言慎行,畢竟不是在自己的國家,而可以受到保護。

在蘇聯的期間仲斯的一舉一動都被監控著@Yahoo!電影

仲斯在蘇聯的期間,另一位榮獲普立茲獎的「紐約時報」駐點記者杜蘭提(彼得塞斯嘉 飾),當時也在報導關於蘇聯農業改革的五年計劃,但是杜蘭提沉浸在蘇聯體系下,為刻意美化蘇聯政府,對於事件的報導並不客觀,也形成了仲斯不僅要揭發蘇聯政府的惡習,也並要對抗杜蘭提在世界上的名氣與威權。

仲斯要如何挑戰杜蘭提的普立茲獎光環呢?@Yahoo!電影

即使,仲斯深入其境地抵達烏克蘭,看見了一車一車的屍體,居民在嚴寒中受凍受餓,蘇聯改革計畫的失敗映入眼簾,仲斯也經歷感受到,沒有食物啃樹皮的狀態,以及民眾分享不知名的「肉」源。當時的烏克蘭大饑荒造成400萬人死亡,可謂那個時代烏克蘭的黑歷史,仲斯在回國後揭發此事件,惹來殺身之禍,在30歲生日的前一日,前往內蒙古報導慘遭暗殺。

為了生存,造成人吃人的現象@Yahoo!電影
追根究底 追查真相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活的多久,而在於活的精彩,仲斯一生對於報導的熱情,對於實事求是的態度,對於揭發真相不懈的精神,都是現今的我們可以效仿與學習的。想要報導做就對了,仲斯隻身險地身歷其境,比起現代記者資源豐富、科技發達的狀況,差距甚大,但是揭發真相的精神相同,記者必須不斷地保持中立,在報導時無偏頗與個人情感融入的狀態下,我想依然可以如同仲斯先生一樣,被世人所流傳。

★更多電影請訂閱:無關影評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