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 Ming
Wu Ming

You don’t know until you try (I write when I have occasion, and sometimes I have no occasion. ) Wuming@liker.social

我最喜愛的十本書

(编辑过)
要數我最喜愛的十本書,以為很容易,原來真的有些難,就如被問你最喜愛哪十首歌,當然聽歌無數,但觸動心砍的只有幾首。第一至第四本書都是縈繞於心,越寫越起勁。第五至第十本則要很細心想。「呀! 這本書也很好」

書名: 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

中譯: 《天地一沙鷗》

作者: Richard Bach, (李查·巴哈)

作者國籍: 美國

出版年份:1970

ISBN: 978-000649034


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 是當年15歳唸英國文學初階班的必修書,文筆簡單,書不厚,但意義深遠。 故事講述一隻海鷗名Jonathan, 牠與衆不同,一般海鷗活着是為了覓食,而Jonathan 活着就為了飛翔,那熱愛飛翔的精神,令牠常常自我探索怎樣飛得高,飛得快,怎樣滑翔,怎樣俯衝。Jonathan 花大量時間練習飛翔。飛-成為牠的人生意義,就算因為練飛而令牠失去獵食的機會,瘦到皮包骨,他也不願放棄。 Jonathan 以為牠的卓越飛翔本領會令族群歡迎牠,可是其他海鷗覺得Jonathan 很怪,非我族類,排斥牠。


Jonathan 學習了孤獨,在獨自飛翔的機遇下,幸運地牠認識了兩隻同樣熱愛飛翔的老海鷗,老海鷗把一切傾囊盡授,Jonathan 的技巧一日千里,並日益精進。 老海鷗在離世前,教誨Jonathan 要把追求飛翔的精神推至更高境界, 從愛的境界去實踐。 就是因為愛,牠回到原來的出生地,拋開從前舊事,不懷仇恨,以包容和忍耐的心去等待族羣的海鷗回心轉意,活着不止是為了生存,當生命注入飛翔的意義,就會明白海鷗也可衝破自身的限制。在故鄉,Jonathan 終於有牠的徒弟和追隨者,牠們同樣有追求精進的心,繼續Jonathan 的足跡。故事說 「這只是一個開始。」 

 

這真的只是一個開始,十五歲時爸爸告訴我,唸書起碼要一個科目出色才行,比如數學,化學,物理等,他的舉例令我汗顏,我沒有特別出色的科目,我只是喜歡讀故事,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 是一直銘記於心的故事,每凡做一件事,正想放棄或停滯懶惰時,我都記起Jonathan 的精進,會不會有更好的「飛翔」方法?很多時Jonathan 也在身邊,前陣子東京奧運,我看到各國健兒是堅定付出的海鷗,當主流社會都是向賺錢而奮鬥,他們的人生意義在於抱緊自己所愛的「飛翔」。 每人的人生意義也不同。個性,喜好,傾向,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有離羣,會被排斥,歧視。不要緊的,Jonathan 經歷過並再回來,只是「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有回在網絡看見一副街頭塗鴉 “You all laugh because I am different, I laugh because you are all the same.” 此金句源自美國樂隊Korn的一名成員- JDevil, 同樣地發人心省,追夢的音樂人甚至載夢的你和我,又何尚不是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 天地一沙鷗。



書名: 心經與生活智慧 

作者: 潘宗光

作者國籍: 香港 (HKSAR / 中國香港)

出版年份:1998

ISBN: 978-9628820948


很記得有年閒晃太子洗衣街,有間書店名為「佛哲書舍」。小小的店舖,一推門,門身的風鈴隨之搖蕩,鈴聲響徹全店,一店員在收銀機旁發呆。 店內全是佛教書籍,有英文,有中文。我隨意翻開一本來打書釘,每個中文字也懂,不知為何串連起來就不懂。又翻開另一本書,這次常試看英文書,對不起有些深。當時16歲,我連“dharma” 這字也不懂,更莫說發音。 打敗仗地朝門口方向逃去,一踏出門口又心有不甘,放膽問發呆的店員,「請問有什麼書是供初學者,即是佛學認知是零的讀者?」 店員像媽媽級的師奶,不是太熱情,又不是不理采,快捷利落地問 「即是你呀?你是由零開始呀?」 我點點頭 「是的」  她在書架掏出潘宗光著的《心經與生活智慧》, 並說「此書最簡單,你看看,看不明就放低。」年紀尚輕的我心想此店員真的非常不執着,不執着生意,什麼也很放下。 她放下此書,我就拿起並買了回家。 回程路上已急不及待看着,我明明地咼! (廣東話:意即略明)整本書不厚,比雜誌週刊還要薄, 但就被我翻來覆去地讀。自以為的略明到明白,然後真是明嗎? 好像又不明。想着想着,自發地把《心經》 背熟了,每天持唸,不明之處又看注解,久而久之,理論上是明了,實踐上則有待精進,實在羞愧。 


而「無明」 的blog 名字也是從 《心經》引出,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 不是有無的無,無- 是指沒有獨立的存在, 凡事都由兩邊才可成立, 因此往往不能執着事物的本身,所以不能執着我們的[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和 [六塵] – 色, 聲, 香, 味, 觸, 法。簡單來說, 由於每一件事物都是互相緊扣,依賴才存在,所以如果執着於任何一邊,都不能對事物/事情的本身有一個透徹了解。


無明, 就是我們經常在欠缺覺醒下去做一件事, 說一句話, 和起一意念。任何事也起了一個因及業, 而我們日常就是要面對我們昨天的無明。今天的果就是昨天的因,故此無明是我。 無明也是指一種妄見,一種無始以來,存在自身的見解,未必是正確又未必不正確,但就會因為無明而引起煩惱。每人皆有,所以我就以「無明」作自己名字,希望由無明 (煩惱) 寫到無無明 (無煩惱) 。 



書名: Heart Of Darkness 

中譯: 黑暗之心

作者: Joseph Conrad (約瑟夫·康拉德)

作者國籍: 波蘭裔英國人

出版年份:1899

ISBN: 978-0140180909


“Heart Of Darkness” 是一本開啟我對文學興趣的一扇門, 大學時代主修Communications, 稱為傳理學,也可以稱為傳播學。不過我除了確定自己傳播過傷風菌和咳嗽菌外,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傳播什麼。傳理學院屬門檻高學科,但課程不難,功課壓力小。學系鼓勵大家多學其他學院的課程,我就選了人文學,第一堂就是教這本書。 船長Charles Marlow受僱於一家比利時公司,到剛果擔任一艘輪船船長。他的任務就是把象牙由公司的剛果收集站運出。初到剛果,他已經道聽途說另一同事Kurtz 在剛果的事。 Kurtz 是一個深信西方文明能解放非洲的人, 但在剛果的世界,他卻屠殺土著,掠奪象牙的白人殖民者,成了土皇帝。


Marlow 一直深信歐洲文明是人類的希望和福音,他着陸非洲土地,拿着照明燈,為黑暗帶來光明,為愚昧落後帶來進步和新生。就連他在英國的伯母,也對Marlow的工作感到光榮。 初時他認為同事Kurtz 的墜落只屬一個例外。 當Marlow 越深入剛果,潛進彎彎的黑暗之河,他發覺所有事也只是以「文明」 之名,糖衣下是一場資源掠奪的商業交易,是人性墮落之旅。對殖民的暴力,剝奪,貪婪,真是拯救他們嗎? 白人佔據了黑人土著的土地,威逼他們成為慘無人道的奴工,欺壓、虐待、誘騙、屠殺他們,把女性變作情婦,性奴,瘋狂地獵殺珍奇野獸、啃骨吸血般地謀取暴利。


Marlow 越深入剛果,就重踏Kurtz 行過的路,開始明白公司,甚至整個西方世界,聲稱去傳播文明,但實際上他們只是尋找利益, 對其他民族的宗教習俗發動排斥和戰爭。Kurtz 臨死前託付Marlow 帶回他個人在叢林生活的日記,最後病死在Marlow 身旁,臨死前Kurtz 的遺言是 “The Horror, The Horror” 總結Kurtz 在非洲工作的所見所聞,是懺悔,也是對Marlow的告誡。


Heart Of Darkness ,可以說是對我極具影響力的一本書。 很多時冠冕堂皇,理直氣壯的背後,執行者只是掌權者棋盤上的棋子,文明包裝下,人性有難以理解的瘋狂,荒謬,迷惑,甚至戰慄。Heart of Darkness 其實帶出一種moral ambiguity 和 moral corruption 的處境。 權力會腐敗,絕對的權力會是絕對的腐敗,不過文明教化了誰,我們又憑什麼審判他人,因為可能假若置身其中,也會腐敗。



書名: Siddhartha 

中譯: 流浪者之歌

作者: Hermann Hesse (赫曼赫塞)

作者國籍: 德國

出版年份:1922

ISBN: 978-0976072645


有年和朋友在香港欣賞雲門舞集的《流浪者之歌》, 首先就被舞者的功力深深吸引,然後我才從網絡得知劇目《流浪者之歌》源自一本書,也是Hermann Hesse 的名作。Siddhartha 的中文譯名是悉達多, 也是釋迦牟尼修道前的俗名,然而這本書並非敘述釋迦牟尼的故事。 作者是用悉達多的名字來説一個修道人的故事。 悉達多出生於婆羅門世家,自小聰慧過人,本應隨著世襲繼承家業, 但他一心追求梵我,真理,內心往往有一種想成為苦行僧的决心。 作為一個苦行僧就是學習離棄自我,克服痛楚、習慣飢餓、忍受疲勞,去除我執,屏棄心中所有意象,從而希望領會真理,脫離輪迴的苦難。 在多年的修行之下,他認同佛陀的道,但卻覺得那只是表面上的,而非真正讓自己體會真理,所以他又踏上旅程,去尋找真理。來到一條河擺渡人看見他身無分文,但也很樂意送他進城,擺渡人説「不要緊,任何事也會回來。」 悉達多來到城市,在機緣和自身的聰慧下,他擁有了財富和女人。有日,他覺得這一切也很膚淺無味,放下所有,再來到河,遇上從前的擺渡人。 真的任何事也會回來,擺渡人驚覺從前身無分文的修道人是眼前衣着光鮮的人。 悉達多沒有再去任何地方,他和擺渡人一起擺渡,並覺擺渡人是真正的智者。悉達多學習傾聽河流的聲音,從河水的奔流體悟到時間的意義,載着不同的人渡河,也令他獲得平靜。 有日,悉達多在擺渡時遇上他從前的情人,身旁的小男孩正是他兒子,情人不幸逝世,遺下兒子給他。 他帶著兒子渡河,帶着兒子一同窩居在擺渡人的簡陋房子。悉達塔發掘了自己的父愛,愛兒子的能力,但他卻沒有得到回報。 兒子的叛逆和挑釁,更離家出走,令他恍然明白自己父親的心情,當年他也是如此一去不回,原來在父親的心,是那麼的心如刀割。


在經歷各種滄桑,沉淪,置之死地而後生之後,他發現,在命運循環的圈子上,許多事情互相連結,在沒有終結以前,會不斷地重演。 他終於領會,「所有的懷念、悲傷、善良、邪惡,其實彼此互屬,匯流在一起後,就是一條生命之河」。 悉達多 從「擺渡人」和「生命之河」,看見自己流浪後各種生命的面貌。 他們互相聯繫 ,互相幫助,互相毀滅,卻又全部重新誕生,最後終於看見自己「統一」 後的生命實相。 他學到了簡樸、勤勞、良善,回來平凡,安分做人,不再對抗他的命運。 


記得雲門舞集的《流浪者之歌》, 最後一幕扣人心靈的舞蹈, 舞者在舞台畫出一圈一圈的圓心, 配合舞者的Om 聲。 書中也出現那個 Om,是造物主的呼喚, 也是那不生不滅的因緣和合。 我想起六字大明咒 om mani padme hum, (合十) 這不是一本傳教的書,是一本帶來內心平靜,道出宇宙哲理。什麼也會回來,”I have learnt from river, everything comes back.” Hermann Hesse



書名: The Trial

中譯: 審判

作者: Franz Kafka (弗朗茨·卡夫卡)

作者國籍: 布拉格出生的猶太人

出版年份:1925 

ISBN: 978-0199238293


前些年搬家,把大部份書籍漂走送出,只留好幾本實體書,留下的幾本書之中,卡夫卡的《審判》 就一直在書架。 此故事的前部份,我也有點模糊,但記得主角名字叫 Joseph K, 有日不知什麼原因被逮捕,他常試尋找為自己辯護的方法,可惜都是一大堆莫名其妙。 此故事很多章節我也忘了,但書中的倒數第二章,《法的門前》是故事的精髓,神父對Joseph K講一個寓言故事,一個守門人在法門前站崗,一個來自鄉下的人走到守門人身前,求見法。然而守門人說現在不能讓他進去。鄉下人稍微思忖後問,「待會兒是不是能夠進去?」

「這倒是有可能的」 守門人回答,「但是現在不行。」

由於通向法的大門如同平常一樣敞開,守門人走到另一邊去了。鄉下人探出身子向門內張望,守門人發現了,笑說:「既然你這麼感興趣,不妨試試在沒有得到我允許的情形下進去。但是,你要注意,我是有點權,而我僅是一個最低級的守門人而已。裡面的大廳一個接一個,每個大廳門口都站著守門人,一個比一個有權。那第三個守門人擺出的那副架勢,連我也不敢瞅他一眼。」


於是鄉下人就在法的門前等了一年又一年,祈求得到守門人許可。最後鄉下人老了, 精力衰竭,臨將死時,不甘地問守門人, 為什麼這麼多年,除了他再也沒有人來求見法?」守門人說:「因為這道門是專門為你這名鄉下人而設的,除了你沒有人有權進去。」 現在,鄉下人將死,守門人要把法門關上。


聽完這個寓言故事之後,Joseph K將自己的處境與鄉下人的處境對照,他覺得是守門人騙了鄉下人。最後在絕望中抱怨說:「謊言構成了世界的秩序。」而神父呢,他卻覺得如果要有人受騙,那必定是守門人而非鄉下人。他說過這樣一句話:「你不必予以過分重視。白紙黑字寫著的東西是無法篡改的,評論則往往不過是反映了評論家的困惑而已。」神父則認為既然欺騙是一種必然,是此世界存在的基礎,如果一切都以欺騙為前提或設定(premise ) ,那就談不上欺騙了。謊言不是出自任何人的意志,只不過是世界的一種先天的「缺陷」。


此寓言警世嗎? 1925年的作品,套用在今天也不難發現社會上很多事情也有很多道門,而每道門的守門人一個比一個強大。甚至看日劇,故事的幕後黑手也是藏在最後那道門後。卡夫卡的奧妙就是故事能穿越真實的界限,以荒唐的方式呈現一種隱喻,既超現實又可以說很貼近現實,世界本身就是由謊言構造,你又能怪誰,是系統本來的缺陷,我們每人也置身於門外,還要是為自己而設的門,就算敞開着,也不許進入。 記得清白的主角Joseph K 最後被割破喉嚨殺死了,臨死前他説 「like a dog 」



書名: 盛世

作者: 陳冠中

作者國籍: 上海出生,香港長大

出版年份:2009

ISBN: 978-0193958463


我是陳冠中迷,他大部分的書我也看過並記得,其實也只是略為記得,因為看過很多書,如果不太富意義的,看過後就會瞬間遺忘。 不能錯過的書,一定會在blog 寫個書評,標本式存放。 可惜《盛世》 就是一本好書而沒有寫書評。失敗!


那《盛世》說什麼? 我把一段截下


「長期定居北京的台灣作家老陳,買了樓房,生活安穩無憂,心情極好,感覺到「有一種幸福感」,中國不折騰了。每天過著好日子,他覺得「眼前的中國很棒」。老陳說:「不要以為我是在盲目吹捧中國,我知道中國問題還很多,但你想想,以美國為禍首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自我摧殘,2008年金融海嘯後,稍有起色才沒幾年,又再度陷入滯脹期,禍延全球,無一倖免,至今未能爬出谷底,唯中國能獨善其身……不僅改寫了國際經濟的遊戲規則,簡直是改寫了西方經濟學,更重要的是社會沒有動亂,反而更和諧。真不由你不服氣,太了不起了。」


陳冠中說過「今天中國的現實其實比小說更魔幻」 ,書中內容虛實交錯,以故事帶出一種現象的狀況。 由老陳和不同角色的互動,觸及記憶與遺忘的問題。歷史是真實的,但現實存在承認歷史的矛盾。例如頁113至114,「通過老陳的朋友小董之口說:「中國人的心態幾年就蛻變一次,九二年南巡是一變,九四年宏觀調控是一變,九七年香港回歸是一變,千禧年加入WTO是一變,零三年非典後是一變,零八年搶奧運火炬和奧運舉辦又是一變,這兩年又是一大變。……十幾億人都說自己很快樂,你說中國人是不是有毛病?有這麼快樂嗎?」跟著,小董慨嘆道:「現在不記得才是正常人,像我們記得的反而是不正常了。」


歷史於當代中國公共知識分子,似乎更像一種「原罪」。老陳說,這幾年對2008年以前的中國事情失去興趣,只想寫一個中國當前盛世的故事,「我不想談舊事,連看都不想看,甚麼國共鬥爭,甚麼土改、鎮反、三反五反、反右、解放軍入藏、大躍進餓死三千萬人、四清、文革、八三嚴打⋯⋯等等,連材料我都不想看。很多東西,我願意忘記,我認為忘記後,我想寫的新題材和新靈感才會出現。……我不認為新一代的小說讀者還想看過去六十多年的傷痕瘡疤。我真的只想寫當前的新人新事,寫新的中國人盛世。」(頁83)


很喜歡陳冠中風格,虛虛實實,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書中也有引述魯迅的「偽天堂不如好地獄」論,「有人會懷念失掉的好地獄,因為還有比好地獄更壞的壞地獄,這不用說,但是在一個好地獄與一個偽天堂之間,人會如何選擇?有很多人會認為,不管怎麼說,偽天堂還是比好地獄更好,他們開始的時候還知道那是偽天堂,只是不敢或不想去拆穿它,久而久之他們甚至忘了那是偽天堂,反而替偽天堂辯護,說那是唯一的天堂。但是,世界上總會有一小部分人,哪怕是非常少的一群人,再痛苦也寧願選擇好地獄,因為在好地獄裡,至少大家都是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是在地獄。」


書名: 北京零公里

作者: 陳冠中

作者國籍: 上海出生,香港長大

出版年份:2020

ISBN: 978-9863447825


書的第一段是這樣:


「在一個沒有聽者的世界、說還是不說、就不是問題了、不是嗎、還有什麼好說的呢、為什麼還要說、說了又能怎樣、不是說、說了也觸碰不到聽眾、不會有傳播、更甭提被理解、說了也是白說、這種時候說還是不說又有什麼分別、非得要說、不過是自言自語、唯一聽者、就是自己、自己說、自己聽⋯」《北京零公里》 


此書帶點科幻,分成三部分,三十萬字,要說盡內容很難三言兩語爬清,簡略的說第一部分是人間對歷史往生者的思念,原來人間的思念可帶來陰間能量。 第二部分則是,一個老北京,弟弟去世後,他一直自責,三十年內,活得行屍走肉,肥肉橫生,沉溺在口腹之慾。他在北京又可以說什麼,說飮談食最安全。他在際遇下當上了一個網紅食評家,「在舌頭的開放,吃喝的自由上,北京總算還行,也很容易接觸到全國美食。」政治上失語,就用吃來遮醜,如果在食評中尋找到某些密碼,也是一種浪漫。「饕餮之為獸,貪在吞噬,不分盈厭,食人未嚥,不知紀極。大胖曾深陷此畜生道,幾不能自拔。」作為一枚老北京,他是本土保衛者,面對外來人的美食文化入侵,他像冤魂般活出霧氣,縣浮着,存在着,對抗着,是老北京戰浪。第三部分則非常科幻,主要是毛主席的腦袋一直被保存在實驗室。 


內容和實例之豐富,實在是一部大作,前陣子陳冠中在一Asia Society 舉辨的視象訪問被讀者問「陳冠中先生,你身處北京,還在寫小說,你怕嗎?」 陳冠中説 「怕! 說不怕就騙人的,但寫小說如今也不是賺很多錢,甚至我也不能賺錢,不過一直想寫北京,但如果要把一些事刪掉,不如不寫。」


書名: 思想香港

作者: 羅永生

作者國籍: 香港 (HKSAR / 中國香港)

出版年份:2020

ISBN: 978-9888702428


喜愛此書因為它以一套曾在牛棚藝術館上演過的劇《漁港夢百年》作開首,《漁》劇其實是一套香港歷史劇,全套劇就是香港銀河系的大脈絡,由古老歷史,冷戰,六七十年代,九七,如今,未來,作骨幹。貫穿此劇的角色,就是漁村的原居民,半人半魚的盧亭族人。劇中半人半魚的盧亭捲入一場又一場歷史事件,但其實一切人事物都是應盧亭呼召而生。 可能生於海洋,自成一閣,往往開放機變,漁港的位置四通八逹,往來的人有洋人,中原王朝,日本皇軍。 可能正在此中央,盧亭魚頭人身,旣非洋人,亦非中國人,有點兩面不是人。後殖民時代,二十年間迅速進化,盧亭脫去鱗片,用肺呼吸,長出人手,過程痛苦,自我意識日增。 他慢慢開始變成人,明白什麼是政治語言,有些一鳴驚人,一言既出,萬民景仰。有些比較多言,不過多言背後,還是暗渡陳倉。有些獨裁比較仁慈,有些比較殘忍。在千絲萬縷的過程中,政治十分複雜,不乏種種勾结。


書中的後大半部份,就是以歷史新聞篇幅來填補,(puzzle up)一些已被遺忘的本土歷史小碎片。如冷戰年代,中美關係惡化,敵對格局延伸至香港。美國當時說要把香港視作民主堡壘,東方柏林,抵抗共産主義的地盤。可是香港直至1996年,回歸前夕,香港的民主制度也未完善。假如真的是美國所指是東方柏林,豈不可笑。


英國當時處於左右兩難的尷尬位置,一方面是美國盟友,另一方面,港英政府不想與中國共產黨關係惡化。因為英國在二戰後元氣大傷,所以為了喘息,得維持遠東地區的穏定。港英政府表面從美,實在不願香港成為反共戰線,於是採取政治中立的態度。左派就在此時有着獨特的發展空間,也間接形成後來百花齊放的「火紅年代」。因此港英的每一步都充滿自身英國的盤算,而冷戰時代的美國雖然強大,但當時反共政策實是搖擺不定。搖擺,因為要摘樹上的果子,搖擺樹幹也是取得果實的方法。 冷戰帳幕的背後。各國實在只是各懷鬼胎,而香港就是在各方張力下,身不由己地活着。


世界歷史如大太極,本土歷史如小太極。 太極命數一直在變,但不變的彷彿是各國都只為其利益的本性。書中有其他本土歷史,如珠海書院把學生鎭壓,開除。縱使因為介紹殷海光的自由主義文章,以被革令退學,是多麼的不公,不義。各大專校的學生會也撐珠海學生。而珠海書院並無動搖之心,因為倚賴國民黨蔣介石的珠海書院就是傀儡皇帝,以蔣介石清除手法來處理異己,是學院生存的方法。 原來傀儡代代有,成為傀儡就要切斷靈魂的觸覺。


任時間巨輪再輾過,世事再變,太極輪盤如何放,會發覺世界大局如斯複雜,每一地方也有沒有靈魂觸覺的蓋世太保,切掉同情和慈愛,才能各懷鬼胎。 世界大局很複雜,今天伸出援手助之的人,也有其利益的盤算,没有任何terms是unconditional, 今天助你,他朝才發覺是騙你。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司馬遷


書名: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作者: 村上春樹

作者國籍: 日本

出版年份:2013

ISBN: 978-3899038958


村上春樹不是我最喜愛的作家,但不知為何他的作品我大部分也看過,而最喜歡的是《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村上自己在一篇專訪中透露此書表面看來寫實,內裡其實不寫實。多崎作一書的靈感來自多年前採訪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遇上一個痛失丈夫的女人。訪問之後,絞痛的故事令他哭了差不多一小時,那種悲傷啟發了這個創作。而此書以友情做愰實際上觸碰到的深度有超現實的二元世界和多元元時空。挖出人心和深層靈魂的陰翳,比寫實沉重。


「從大學二年級的七月,到第二年的一月,多崎作活着幾乎只想到死。」  故事的開端是這麼的從時空中斬一截下來,奉上面前。然後人物都被顏色分類,差不多所有角色都有顏色,只有主人翁多崎作和令他尋找痛苦源頭的女友木元沙羅是沒有顏色。由於多崎作的名字是沒有顏色,在高中的玩伴中,四個摰友的名字都帶有色彩和個人特質。多崎作總覺得自己是空空的容器,乏味無趣,多餘出來,在羣隊中可有可無的狀態。而大學二年級時被四位摰友突然遺棄令他一度處於死亡的邊緣。李斯特的龬琴音樂巡禮之年,其中第八曲Le Mal Du Pays 鄉愁,貫穿整個故事。


郷愁在余光中眼中是一場觸不到的思念「小時候,鄉愁是一枚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同樣地對不知不覺逝去的時光產生痛苦。多崎作跟惠理坦開十六年的迷鬱時,領會到遺下來的四個朋友都沒有可去的地方。我想村上春樹想表逹,有時我們沒有可回去的地方,最好的時光已過去,那就是多崎作和四個朋友的痛苦之源- 鄉愁。


沒有可回去的地方,唯一的場所就是現在。惠理說 「我們是這樣活下來⋯⋯活下來的人,有活下來的責任和任務,盡可能就這樣繼續活下去。儘管各種事情都只能不完美。」我被這番說話而感動,也明白村上小說的核心象徵,人生其實就是一段從草原走向雜木林的旅程,在木林的分界缐上,大地忽然打開一個黑喑洞穴,被草巧妙地覆蓋隱藏着。周遭沒有木柵,也沒有井邊砌石,只有那張開的洞口。人生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隨時可能掉進看不見底的井。那摔進了,怎辨?多崎作的車站有無數人進出,車站不會被一小點錯而全然不行或消失,就算不完美,車站總要建下來,修改一下就是特別的車站,把車站賦予色彩形狀,把生命吹進去⋯⋯因為已經一個人游過喑夜的大海。(p.307)


書名: 賣桔者言

作者: 張五常

作者國籍: 華裔美籍

出版年份:1989

ISBN: 978-9573205623


我的年代,經濟學課堂都把張五常經濟學奉為神明,所以他的《賣桔者言》, 都是書本以外理解經濟學入門版的恩物。 「賣桔者」 其實就是張五常自己,他自己參加新年年宵市場賣桔的經驗去剖晰什麼是price discrimination (價格分歧),即是同樣的貨品,同樣的成本,以不同價格出售。張五常認為重點是要使顧客相信自己所付的是「特價」, 此點關乎一個information cost (訊息費),即是其他供應商賣多少錢? 如果我沒有記錯,訊息費的成本也是相當高,而賣者要比買者知得多。固中巧妙是要買者相信自己議訂的價夠便宜,那就不會再費時去查詢。怎樣决定價格也視乎顧客的需求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顅客越彈性就越容易受價格影響,越不彈性就越不受價格調整而影響。書中的前部份都是以實際案例,來分晰經濟學理論以及解決的方法。


不過這些都是理論,長大後我發現街市賣菜的哥哥未有讀過經濟學也懂此道理,宛如人不畏水,一躍進水𥚃就懂游,是生存技能吧! 書中張五常把理論不斷重覆,從前我都不太着意,但長大後在商業世界工作,我又明白此書的重要性,他不是只灌輸一個理論,而是構建一種邏輯思維的基礎。


《賣桔者言》的第二部份是讀書篇,張五常提出四點讀書的方法:一、以理解代替記憶,二、興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燒起來的,三、問比答重要

四、書分三讀、大意、細節、重點。 他的方法。我想人大了,自己會掌握某些讀書技巧,而且書讀不好,分數不高也沒什麼大不了,但我很記得張五常提出發問的重要性時,他說在芝加哥大學,同學的發問,在他未解答時,他已看到那些問題的根,已知他們對事情了解的程度。他喜歡辯思,因為過程中會更理解對方的想法。 他說上課也是重要的,重點是可以領會老師的思維方法。 我一直緊記此點,我想看書亦如是,在閲讀的過程,除了被内容感動,更可以了解作者的思维路徑。


從前我覺得學習是要不斷讀書進修,碩士畢業那年我反覺得自己完全沒有學了什麼,精進了什麼,反而真正令我感到實在地吸收知識是看書,看YouTube,和拜讀不同文友的文章。由興趣推動,如張五常所言,是思維方式的學習和分享。時代變遷,要多謝網絡平台的發達,令學習的information cost 减少了,接觸更多良師文友令自己也不斷地學習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