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郭義
吳郭義

前主席。傳統菁英政客。高蹈齋主人。 高蹈齋網址https://matters.news/~gaodaojhai

同運的三個謊言(二)

2 同性戀不可改變

“同性戀不可改變”這一論點經常被用來向其他人做悲情宣傳,言論反駁和反對修復療法。比如,在面對父母的質疑時告訴父母自己是變不了的。在面對反對同性戀群體訴求人群時聲稱自己是不可改變的,傾訴自己的無奈以博取支持。在面對修復療法的相關消息時,同性戀群體也往往以此進行反駁並攻擊反對者缺乏科學素養。這一論點給了同性戀群體不管是在日常生活或是網絡輿論爭論以極大的幫助,讓他們有了足夠有力的語言武器來面對懷疑和困境。但事實和同性戀群體堅信的卻並不一樣。

關於同性戀改變的最早紀錄(就我手上的資料來看)可以追溯到1898年Albert von Schrenck-Notzing的報告。Albert von Schrenck-Notzing對他的病人描述是爱欲同性,对异性完全没感觉,或感觉减弱。在這用暗示与催眠治療法治療的32宗「性爱颠倒」案例裡,有12位治癒成功。這些人在治療後被認為“克服既有的[同性恋]念头,责任感、自制力皆增,想法更正确”。

在這之後的治癒報告也是層出不窮,這裏僅試舉幾例。

精神分析

如Albert Ellis在1956年報告稱接受精神分析为本心理治疗的病人,若是主动谋求改变,可以「达至理想的性倾向」。Ellis指出,在一组40个案的样本里,当中18男12女在治疗后“有明显或可见改进”。这是指,他们开始消除对异性的恐惧,享受异性恋关系,摆脱强迫性的同性恋念头或活动。(1)

行為與認知治療

Pradhan、Ayyar与Bagadia(1982)对13名男同性恋者处方行为调整治疗法(behavioral modification techniques),其中八人显示转向异性恋,并在半年及一年跟进评估时,仍维持异性恋生活。(2)

Canton-Dutari(1974, 1976)借助减敏疗法、厌恶疗法、收缩式呼吸技巧(contraction-breathing techniques)帮助男同性恋者控制看见同性爱影像后的性兴奋感觉。Canton-Dutari指,54名病人中有48人(89%)属成功治愈,在看见同性爱影像后能控制性兴奋感觉。49人(90%)在与异性性交时表现满意。研究员在平均三个月至半年后跟进其中22人,11人保持排他性异性恋,其中4人结婚;另11人看见同性爱影像后需要自渎,却没有参与其他同性恋行为。(3)

小組治療

Truax与Tourney(1971)称,30名病人接受小组治疗,与没接受小组治疗的控制组相比较,前者的异性恋倾向增强。改变同性恋行为方面,包括更多与异性约会,同性恋经验减少,与异性交欢次数增加。(4)

除這些報告外,飽受同運團體攻擊的nicolosi在美国同性恋研究与治疗联会(NARTH)协助下,以一份共70题的病人问卷,「探讨相关人士经验,调查对象为曾为同性恋倾向挣扎、并对此倾向感不满,曾谋求、及经历一定程度改变者」。调查共访问882人,包括689名男人,193名女人,曾接受心理治疗、教牧辅导,及/或自行努力,包括参加宗教介入事工,及后称某程度上从同性恋转向异性恋倾向者。其中216人(24%)称曾参加由专业治疗师提供的修复治疗;229人(26%)既接受专业治疗、也由牧者辅导;223人(25%)只曾接受教牧辅导;156人(18%)自行谋求方法改变,包括参加宗教介入的小组事工。在接受治療後,有34.3%参加者称从同性倾向变成排他性、或近乎排他性异性恋倾向。尽管逾67%参加者称自己从前、或平生有某个时段属排他性、或近乎排他性同性恋者,而其中仅12.8%人士在接受访问时仍自称同性恋者。(5)

另外,Clippinger(1974)以整合分析法(meta-analysis)评估助人摆脱同性恋倾向之成功率,结果显示,在785名病人中,307人(40%)朝理想方向进发且明显改进,或最少转向异性恋。(6)

除此之外,APA的前主席Cummings曾在Kaiser-Permanente 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擔任總監20多年。他和他同事接觸了與同性戀問題有關的18000病人。他們主要解決同性戀生活和心理上的問題,只有在病人強烈要求時才會提供重整性向的治療。接受治療的病人有67%都取得了滿意的結果。要求重整性向的病人中有2400人成功改變為異性戀傾向。


基於上一長串的報告,我們可以說同性戀能否改變並不是一個值得爭論的議題,因為它的答案是確定的。值得爭論的問題是,改變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少?以及重整性向的療法的成功率。但可惜的是,在社會輿論巨大的壓力下,相關研究的進展非常的緩慢。


1https://psycnet.apa.org/record/1957-06312-001


2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012889/


3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BF01636442


4https://psycnet.apa.org/record/1972-31702-001


5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03329410008600302.2


6https://psycnet.apa.org/record/1974-30538-001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