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Yi

Yi 社群與數位行銷人,在不同產業中走跳,最近是在傳業醫藥業中做數位轉型,也曾經是歷史普及網站"故事 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的共同創辦人,最近關注的議題是生活,還有永續的環境發展。

茶壺裡的風暴,真的只會在茶壺裡滾嗎?

(如果你也是做品牌的人,那就別浪費時間讀這篇,對你來說這些東西太基本,可能會廢到哭。)

讓我來說個故事:有個做文史研究的朋友,有一天他發現了一本英翻中的參考書籍有許多錯誤,於是他就在臉書上發表了一篇批評。

這可能不算是一件大事,這本書也是一本年代久遠且相對小眾的書,但問題是:這位朋友他是個以文史內容網站的創業家、擁有為數眾多的粉絲,公司業務得與不少出版社打交道,這篇文章不只引起了文史界關注,也讓出版社和譯者有些難下台。

對他來說,這可能是一件很單純追求真相的事,但他忘記了他的所作所為可能造成的後果,可能難以收拾。事實上要達到追求真相或者撥亂反正的目的可能有一百種做法,但他選擇了發表在社群媒體上,有可能會帶給他所代表的公司許多麻煩。

作為一個社群媒體經營者,我還是經常感到驚訝許多新創CEO會忘記兩件很基本的事情:

  1. 公司形象不是只有你創造的產品
  2. 別想控制社群媒體(或帶風向)

這是一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用社群媒體宣傳自己的裡念和公司都是很常見且很有用的做法,但這也代表眾人在社群上所看到的你和公司其實是一體的。換言之,你的所做所為所po,最終也會回到眾人對你公司的印象。

就如同徐旭東的作為無法跟遠傳切割、全聯也無法因為徐重仁的言論而不受影響,對規模更小型的新創公司而言,代表公司形象的不僅是產品品質或評價,也包括創辦人或執行長的形象,而且在Z世代陸續進入職場後,這群媒體原生的族群的所做所為也會代表公司的一部分。

一個很簡單的建議:發文之前,先想想目的和後果。

這大概也是我不太常在臉書上發表的原因之一。絕大多數我認識在經營社群媒體的人通常在臉書或各種平台都非常活躍,但我可能是個反例,3年的社群媒體經營經驗反而讓我在自己的社群媒體上覺得發文困難,認真回溯原因,我想是因為過去三年所學到的社群規劃與內容發展(想策略、寫發文),都需要經過嚴格的思考過程,從發文的目的到可能引起的後果(或者公關危機),都需要再三確認與思考。

一但發出去了,每一個人如何解讀就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幹嘛用一個不顧後果的發文讓自己四面樹敵呢?

社群媒體是好東西,但重點是你得謹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