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峻嶸
李峻嶸

球迷。責任是教研、興趣在競技運動。不想講政治,但偶然還是要說幾句。近作有《Labor and Class Identities in Hong Kong: Class Processes in a Neoliberal Global City》和《足球王國:戰後初期的香港足球》。在臉書和油管管理"運動公社"。

是但幾句:冷眼看蘋果停刊

比起蘋果停刊更加悲哀的應該是,香港就只有蘋果一份開宗名義支持盡快實現(真)普選的日報。「黃營」在香港有兩、三百萬支持者,卻只得一份他們可以追隨的日報


香港《蘋果》之停刊,對我來說極不易談。我放棄寫完整的文章,用列點式留個紀錄。


一、 九十年代中蘋果創刊,即引來了香港的一場報業大戰。多份報刊減價促銷。有報章在這場大戰中無法翻身。當年這一幕叫「以本傷人」,後來我才明白,資本是出版自由的前題。

二、 九十年代讀中學時的「啟蒙」,來自黃毓民、蘋果和李怡等。很來對他們都不認同,是後話。當年蘋果的邏輯很簡單,中共是壞的,人民是對的。後來香港因為東亞金融危機出現經濟衰退,經濟、民生問題不得不成為議題,蘋果在經濟問題上的市場原教指主義/右傾意識就十分明顯。我記得那時是可以在蘋果讀到美國(經濟)右翼智庫所寫的文章,再加上肯定美國的外交政策(當年侵略阿富汗、伊拉克),大學時代左傾的我就漸漸揚棄了蘋果日報。不過,作為反英的足球迷,令我覺得最過份的還是2002年世界盃前將David Beckham受傷的消息放在頭版。

三、 承上一點,對我而言,蘋果與美帝的密切關係早已存在。不過當年美國要與北京保持友好,不像近年那樣以「圍堵中國」為共和、民主兩黨共識。而蘋果與美國右翼的具體關係是怎麼樣,我當然不知道(或者將來的國安法審判會揭露更多東西),但關係密切應該是真的。愛護蘋果的人當然可以譴責當局打壓蘋果是在打壓新聞自由;但對政權來說,蘋果的主要罪名真的是它跟美國右翼的關係。

四、 香港警方以國安法拘捕幾位蘋果高層很不久,美國封了多個伊朗相關的網站。不是讓美國境內的人上不到那些網,而是直接奪去了那些網站原有的網址。今年年初,民選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亦下令終止了幾個親俄電視台在烏克蘭廣播的業務。這些行動比起香港警察更直接、更迅雷不及掩耳。我不是在主張:「你看,美國和它的盟友都是這樣,中國/香港為何不可以?」我想說的是,現實上就是,在「國安」為自由劃上界線,根本不分你是民主還是專制政體。香港的自由當然比前少了,距離民主(它應有的內容是甚麼,也是後話)更遠了,但這不代表香港就要死了、就是所謂的「大陸化」了(港英時期的言論審查,也不是了)。更不代表香港是全世界被壓迫得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國安」為自由劃上界線,是世界各地的日常,不是中共治下的大陸獨有。(台灣的中天案,我傾向還是疑點利益歸予NCC,反而那些為中天關台喝采的人,或者是在陷NCC的委員於不義?)兩年前黎智英赴美對那邊的政客公開說,他和香港人是在前線美國而戰。有多少個政權可以見到在自己國家經營業務的媒體亨作跑到敵對國家這樣說而不行動?我不是要為蘋果結業而鼓掌叫好,但對遊戲規則(縱使我們沒有授權予制訂遊戲規則的人)有錯誤的了解,對想改變遊戲規則的人只會更加不利。

五、 其實很不想將「美國」帶進香港情況的討論/分析當中。但客觀事實不會隨我的主觀意願而改變。兩年前的6月26日,民陣搞了個叫「G20,Free Hong Kong」集會。這個集會是超重要的,因為它象徵了尋求美帝支持這一條線在香港反對/普選運動中的主流化。我在理念上情感上還是判斷上都是反對這方向的。情感是私人的,不應該讓它影響我的政治判斷。我那反帝/左翼的理念在港當然不是主流。但判斷上呢?公開呼籲美帝介入,是會令北京讓步還是更強硬的機會提升。我的立場是後者。我原以為我這判斷是常識。但後來發現似乎不是,反而我這樣的判斷才是非主流了。一句「不靠美國還可靠甚麼」,討論就隨即告終。這種令我訝異的常識是怎樣塑造出來,誠心誠意將香港的民主化放在中美所大國角力的棋盤之間,是誰的傑作?蘋果/黎智英在之中起了作用嗎?有的話,又是甚麼作用?當尋求美國干預甚至是為美國而戰成為了「常識」,再加上「別脫離群眾」的氣氛,我也無力氣和精神再與他人在這議上辯論了。

六、 近年右翼本土崛起後,蘋果也要「食呢條水」。事實上,蘋果長年供地盤予陶傑之流散播各種歧視式言論,已令我無法稱它是一份民主大報。如果民主等如普選,那麼蘋果當然是民主大報。但如果民主不只有普選,還是對人的尊重,對不同背景的人一視同仁,那麼蘋果肯定不算是民主媒體。

七、 比起蘋果停刊更加悲哀的應該是,香港就只有蘋果一份開宗名義支持盡快實現(真)普選的日報。「黃營」在香港有兩、三百萬支持者,卻只得一份他們可以追隨的日報,不是有問題嗎?是中共對資本家/報界的統戰/收編太厲害?是資本家的階級利益使然?是民主陣營本身的不濟?我沒有清晰的答案。但蘋果作為「唯一」,令香港廣大支持普選的民眾要每天被蘋果那些(我覺得是)非常錯誤的訊息影響著,本身就是香港民主運動的一大問題。

八、 網上的「黃媒」可以取代蘋果的煽情功能(甚至在鼓吹那些右翼思想做得更大膽、更無底線),但無法取代蘋果的部分角色。新聞還是要有人跑的。大陸異議人士的狀況,還是要人主動去探究的。少了蘋果,就少了一份有不少資源的日報去用批判政府的角度去跑新聞,就少了記者去主動挖掘內地異議人士的情況和維權運動的消息。雖然我心底裏可能覺得蘋果壞的東西比好的東西多,但不幸的是,它壞的東西不會因停刊而消失,但好的東西就更少人有條件和空間去做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