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rybb_hk
hungrybb_hk

牟尼精舍 不接受供養、不收錢、不推銷、也不強迫修行,單純義務只求能結善緣解決您的因果問題;牟尼精舍專解因果事件、因果問題、治因果病...,無論婚姻、家庭、事業、家族、痼疾、學業...等問題均能請示! 歡迎有醫生看到沒醫生,有神求到無神者。不妨一試。 牟尼精舍官方部落格: 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

惡因苦果,自作自受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受;沒有冤仇,就不會相互糾纏;一家人即是一合相,也是因果,彼此間不是討債就是還債,不是報恩就是報仇,故了結因果,解冤釋結,因果債功德還。」

 

一對小有家產的父母,生有兩兒一女。長子從學校畢業到投資事業,從買車代步到結婚娶妻,事事都在父母的協助下完成。因為經濟能力有限,婚後和老婆、孩子、甚至於孫子出世,都與父母同住,為四代同堂。

 

女兒嫁作軍人婦,出嫁時父母給了兩間房做嫁妝,一透天、一公寓,讓她風光出閣。軍人收入穩定,嫁妝也有租金收入,女兒的日子過得順心如意。小兒子因學業及工作的關係,一早就離鄉獨立,買車、買房到結婚,皆自給自足,生活無虞,從不讓父母操心。

 

女兒和長子的老婆也就是嫂子,合開了一家生意不錯的早餐店,相處十分融洽。後來因故退股,嫂子以當初投資金額的六折返還,引發女兒的不滿,她認為生產器具雖有折舊,但尚有未賣出的原物料,價值遠不止於此。然父親出面安撫勸說,女兒礙於情面接受,隱住了內心的不滿。

 

有一句話說的很對:「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何曾饒過誰?」人人皆道命中註定躲不過,卻不知躲不過的,是自己種下的因所結的果。長子因誤信損友,以為賭博可以致富,結果十賭九輸,欠了一大筆債務,窮途末路下甚至挪用公款。事情爆發後,跪求老父母救命,如再還不出錢,只能去自殺;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長子老婆也在不久後被醫生宣佈,往後要靠洗腎度日,全家頓時愁雲慘霧。

 

女兒認為大哥之前屢次投資失利,已敗掉二老很多錢了,再這樣下去,家裡的財產遲早會揮霍殆盡,於是向父親開口,將來她也要一份農地。女兒要回來分財產的消息,為這正值多事之秋的家庭投下一枚震撼彈,傳統社會成長的父母本就重男輕女,從沒打算將土地分給已是外姓氏的女兒;而長子夫妻認為,娘家早就給了豐厚的嫁妝,也收了這麼多年的租金,居然還想回來分兄弟的財產,於是,二老在面對長子的求救,以及女兒要回來分土地的壓力下,遂興起了提早將財產處置的念頭。

 

小兒子在得知後表示,財產是父母的,怎麼分配沒有意見,自己有能力賺錢,不一定非要家裡的財產,只建議無論要過戶給誰,現有的租金還是應由父母收取,就當是子女給的孝親費,長子夫妻倆當下也表贊同。於是二老在不告知女兒的情況下,將財產以贈與的方式轉到兩兄弟名下。由於考量到與長子同住,將來養老勢必需要他的照顧,故將價值較高的房產分給長子,更在長媳積極爭取下,又多給了一筆名為給長孫的土地。

 

後續的情況發展可想而知,一場恩怨情仇上演,女兒在得知後,氣到欲斷絕與娘家關係,更將一腔怒火燒向本就有舊怨的大嫂,認定都是她搞的鬼。雖後來看在老父母面子上,不再老死不相往來,但積怨難解,只要談及大嫂仍忿忿不平。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如果得到不屬於自己的錢財,會損福報。自身承受不住的時候,可能會用其他的東西去換,可能是事業、家庭、學業、甚至於自己的生命,所以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千萬不要拿。」

 

長子夫妻得到了父母金援,又將所得的房產,拿去貸款還債,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不過就在長子名下多了數筆不動產後,長媳隨即被取消每年數萬元洗腎補助的資格,收入本就不多的他們,一方面要繳名下不動產的稅金,另一方面每個月還要償還貸款利息,早餐店的營收,在拆股後早已不復當年,夫妻倆揹貸度日,經濟仍未見改善。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就是這樣,沒有修行,沒有學佛,起貪嗔癡,便結下來世怨,因果就是這麼產生的;人的命運,都是上天和佛菩薩依照你的善惡因果所安排,實際上是自己的造作。」

 

俗話說:「人皆有私心。」又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世人誤解以為有私心是正常的,卻不知「有我罪即生」的道理,私心才是造罪的根源。遇到與自己利益衝突之事,總想著不能吃虧,可問題就在於你多拿,別人就少拿,別人少拿的公道遲早要還。種下惡因,必得惡果,一定會損及命中原本該有的,沒有建立正確的因果觀念,難免又會再造新業而罪上加罪,苦不得出。

 

過數年後,這一家的父親離世,長子老婆在經過這些事情後,早已不耐當個像樣的媳婦,對婆婆言語多有不敬,婆婆也識趣的,自己種菜、自己煮,三餐幾乎自理。當初說好給老人家收取的租金,也被她以「租金父母收,稅金子女付,沒有這種道理」的理由,自行拿取一部分使用,婆婆人在屋簷下,也只能無奈接受。

 

就在這家父親往生辦喪事時,我有幸能與這位長媳聊天,當時我建議可以辦素齋,為往生的親人積德,卻被其婉拒,理由是這邊的人吃不慣素食;我也曾建議她可以唸經改善身體疾病及命運,但再度被她婉拒,理由是實在唸不下去。現在的她日益消瘦,身體因洗腎的關係,不斷感染發炎,進出醫院是家常便飯。誦經消業能改變命運,但她機緣未到,無福接受。拖著病體,仍想著要吃什麼來補身體;拖著病體,仍想著怎麼跟婆婆過招,我很同情她的處境,為了她的不自知感到很悲哀。

 

《六祖壇經》云:「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我們佛家子弟,無一不想荷擔如來家業,聽聞眾生的苦難,總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明明從中看出因果業力的軌跡,明明深知有解苦良方,卻苦於自身的智慧不足、修行不夠,無法成為善知識引導他人,讓他們以正知正解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惡因苦果,這真是令人惋惜!

佛法沒有善惡,佛菩薩眼裡沒有好人壞人,只有還在火宅中受苦的眾生。牟尼精舍所推廣的「因果債,功德還」,就是這些恩怨情仇的救苦良方。上述真實的故事並不特別,同樣的情節在各處不斷上演,雖然相信因果的人不少,但因唸經太累、修行太苦,能做到的人卻不多。菩薩們以百千方便,不辭勞苦的,在六道中救度罪苦眾生,欲成菩薩,必先行菩薩道,這條路難走,但必須走!與大家共勉之!

 

(分享完畢)

 

小編印象很深刻,當現場還在辦事時,某次有位請示者來請示佛菩薩:「胞妹欲和我爭奪房產,我該如何做才能圓滿?」阿伯問:「如果你讓出這房產,你另外還有房子住嗎?」請示者說:「我另外還有一間房子,但屋況沒有這間好,若要住人,還須再重新整理。」阿伯問:「如果佛菩薩開示,胞妹要,就給她,你的心裡會有怨恨嗎?」請示者一時無語,後來想了想,說:「我心裡不會有怨恨,妹妹和我一起長大,我不想兄妹感情因此破裂,如果這間房子能讓她高興,我願意讓給她!」

 

人的一念,能決定一個人後來的行為;而做出行為後產生的結果,會決定人往後的命運。「他若想要,就給他」,看似委屈、看似不值得,但委不委屈、值不值得,從來不是我們凡眼能看得清、說得明。如果上述文中的嫂子和小姑,能有如請示者一般的豁達和智慧,親人間的情感不會因此破裂。

 

當小姑想退股早餐店時,嫂子不是以當初投資金額的六折返還,而是感念小姑前些年一起打拼、胼手胝足的辛勞,願意以投資金額的全部,甚至比原先的金額再多一些返還;或者小姑心中有感恩之心,感念娘家父母給予自己的已經夠多,讓自己的生活無虞,嫂子以當初投資金額的六折返還,自己願意欣然接受,不跟嫂子計較分毫。兩個人不是以自己的最大利益為優先考量,願意為對方著想,願意將親情擺在金錢之上,相信後面發展出的結局會完全不一樣!

 

「他若想要,就給他」,世間能夠這麼豁達的人很少,因為人性中的自私作祟,會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每個人因為放大「我」的存在,所以會為這個我爭取最大利益,然而世界上沒有絕對公平的事,每個人都退讓一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若以因果層面來說,父母養育我們很辛苦,若稍有不公平之處,也是父母和每個子女的緣分深淺不一樣,不管分多或分少,做子女的應該歡喜接受。錢本來就是父母的,分多分少都一樣,而不是懷疑、猜忌、怨恨,有不勞而獲的自私妄念。

 

再者,家產分得少的,並非父母親比較不疼惜,而是長輩有他們的考量;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哪有偏愛這個、討厭那個的道理?多半的父母親會照顧相對弱勢的那個孩子,希望最後再幫他們一把,這是天下父母心。每個子女如獲得父母財產或房產的贈與,不管多或少,都應該心懷感恩,畢竟比起大多數無財產、無房產的人來說,您已經比多數人經濟都寬裕了許多。

 

當子女年幼時,養育是父母的責任;當子女成年後,經濟獨立、生活自足,是他們的責任。對於子女,父母開的是「責任有限」公司,不是「責任無限」公司。孩子成年了,必須自己去打拼、自己去努力,通過自己的辛苦奮鬥擁有一切,才會珍惜使用,不會隨意浪費。

 

孩子結婚之後,家庭是夫妻兩人一起建立的,不管酸甜苦辣、不論喜怒哀樂,都是屬於他們夫妻共同的記憶。父母在旁邊,只是觀眾,當他們碰到困難時,可以給予經驗分享、給予精神鼓勵;當他們有成就時,就適時拍手喝采。

 

孩子大了有他們自己的人生,也有他們自己的人生難題,過程中的取或捨,父母只能給經驗,無法代替他們走人生。養兒育女一輩子,如今好不容易得以清閒過日子,切記不可再將自己繞進去,讓觀眾變成主角,再度開起責任無限公司。

 

而對於「養老」這件事,隨著時代進步,孝道也漸漸式微,為人父母者要清楚,「身體是自己的,自己要照顧好」、「錢是自己賺的,不要全部給」,不要拿房子來換取子女的親情。一碼歸一碼,才能理性的、有智慧的面對自己的老年生活,不會落得將來老無所依、悽慘落魄的處境。

 

有位師兄說:「戒有很多種,惡的不能做,叫做不犯戒;善的沒多做,這也是犯戒,犯了菩薩戒。修行就是要成就大慈大悲。」若自己因為佛法而開啟智慧,自己因為唸經行善而消解因果,讓生活越來越好,便要想方設法,也讓世人知道有此不可思議的解苦良方。我心如佛心,心存慈悲,廣傳善法,如有緣人所說:「菩薩們以百千方便,不辭勞苦的,在六道中救度罪苦眾生,欲成菩薩,必先行菩薩道,這條路難走,但必須走!」

 

修行不是只有唸經、靜坐、拜懺、打佛七……,諸多修行的方法,目的都是為了洗滌自身的陋習,提升自我的心性。心性不提升,依然故我、依然自私,縱使這輩子賺得滿缽滿盆又如何?下輩子還是得重新再來過,至於再來能否再得人身?那可不一定了!面對世間萬般事,「智者不爭,仁者不責,善者不評。」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