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rybb_hk
hungrybb_hk

牟尼精舍 不接受供養、不收錢、不推銷、也不強迫修行,單純義務只求能結善緣解決您的因果問題;牟尼精舍專解因果事件、因果問題、治因果病...,無論婚姻、家庭、事業、家族、痼疾、學業...等問題均能請示! 歡迎有醫生看到沒醫生,有神求到無神者。不妨一試。 牟尼精舍官方部落格: 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

如果您是佛菩薩,會怎麼做?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真的是一本生活智慧寶典,時常閱讀,就能時常洗滌被五蘊六塵染污的心性,待人處事較能成熟圓融,與眾生廣結善緣,圓滿每一段緣分。

 

記得很多年以前,曾與一眾佛友參與活動,當時一群人都在等公車,等了很久才有一輛過來,若是錯過了,下一趟又要等很久,也或許沒有下一趟。當大家看到車子來時,爭先恐後地上車,深怕位置不夠、坐不上車,一窩蜂地在車門邊幾來擠去,唯恐自己錯過這一趟車或沒有占到好位置。這時,有位阿姨自發性地站在車門邊維持秩序,並且緩緩地、溫和地對著爭搶車位的人們說:「你們覺得觀音菩薩會這樣做嗎?請大家慢點,隨緣就好。」這句話當場讓我很觸動,想到一句阿伯的話:「學佛,要舉止行為像佛菩薩,才是學佛。」

 

我反省自己當時也很急著上車,因為看到別人想擠上車,就生怕自己吃虧,也怕錯過這趟車,心就亂了、緊張了,並且對那些爭搶的人起嗔恨心。我聽了阿姨的話,靜下來想想,若我是觀音菩薩會怎麼做呢?首先,應該是會非常清楚當下的情境與這些人都是一合相,會以身作則地不占位,能冷靜地思考並友善圓融地勸導大家將位置優先讓給「老弱病殘孕」等人群。若有人不肯配合,甚至說出難聽的話語,也能保持笑容並且尊重他們的選擇,不將這些人事物放在心上。若最後真的有人無法上車,則安撫他們的情緒,陪伴他們且盡力地想其他辦法到達目的地,哪怕要自己花錢臨時租一臺車也無妨。若因位置偏遠租不到車,也能花多點錢,向路過的車輛求助,請他們騰出空位載剩下的人。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很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換位思考,就可以有智慧地處理這一件事,讓事情圓滿落幕。

 

阿伯說:「若眼中只看到別人的過錯,那麼最錯的其實是自己,心要放寬,度量要放大。」《六祖壇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當我聚焦在他人的過錯時,其實是自己錯了,這是自身的貪嗔痴在作祟,所以起惡心去揣度他人。眾生與佛菩薩在本質上都是清淨無染的,只是一個尚在迷悟,一個已經開悟,眾生皆是未來佛。

 

修行就是修正自身的習氣,恢復本來清淨的面目,常常誦經滌淨染污的心性,常常閱讀阿伯的話提醒自己,要境隨心轉,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保持一顆如如不動的金剛心,不受外境影響;用慈悲心、歡喜心、卑下心來面對生命中的一切人事物,圓滿每一段緣分。如阿伯所說:「人生就像一部戲,有人演好人,有人演小丑,有人演壞人,下來戲之後大家都是好人,故不要執著。」

 

(分享完畢)

 

修行即是生活,生活即是修行,佛法不在深山叢林、不在宮廟道觀、不在師父上人,佛法就在日常生活,就在眾生的心中。《六祖壇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就在世間,生活中的一切皆是般若智慧,修行要從日常生活當中修,一言一行皆不離佛法,待人處事皆依循佛菩薩的智慧,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心去度人利眾,如此,您的心就是菩薩心,您行的就是菩薩道。

 

淨空法師:

 

佛法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提得起觀照的功夫,功夫得力了,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是一不是二,所謂是「一法如,一切法如」。到出世間與世間是一如不二,然後才能證得煩惱與菩提不二,生死與涅槃不二。可見,迷就叫世間,覺就叫淨土,隨其心淨即佛土淨,迷悟在心,不在境界。所以,境界確實是「如」、「是」;換句話說,有所「不如」,有所「不是」,都是迷心的錯誤妄見。

 

古人說:「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定慧,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我們要是能稍稍體會,與佛又有什麼不相同呢?所以,只要我們在一切境界中不起貪嗔妄念,離開一切善惡的妄想,行住坐臥,觸目遇緣,與佛之妙用也沒有什麼不相同的。古人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我們要是把一切心息掉,妄情從哪裡起來?妄情不起,起作用的就是真心。所謂「但息妄緣,即如如佛」,這就是常住真心,這就是「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引用完畢)

 

《六祖壇經》:「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修行不是只有捧著經書跟著唸就叫修行,佛法也不是口頭禪,持誦大乘經典學習到的佛法智慧,要落實在自身的言行舉止和日常生活當中,才叫做真修行。誦經要行經,要去運用,才不會被經轉,心性也才能漸漸提升。

 

上述有緣人分享,藉由反省自身盲點與處理問題的過程當中,漸漸明白原來佛法不是只有誦經,而是要真正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阿伯說:「學佛,要舉止行為像佛菩薩,才是學佛」,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是佛法,言行舉止、待人處世就是在運用佛法。要時時反觀自照,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要時時慈悲度眾,謙虛卑下、弘揚佛法,讓自己所到之處,都能令眾生皆大歡喜。

 

修行,最重要的是提升心性,而不是比誰經文誦的多。《六祖壇經》:「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一天到晚只是依經誦唸,不經思考、不知道經中義理,更沒有將之落實運用,那就是空誦、空唸,沒有體悟到經文的實質利益,也不能了佛真實義。誦經要明白經文的道理,才能明心見性;要行經,要學會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才是真正的修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