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 Liu
Will Liu

懂命理、會改運,喜好分享、樂於助人的生活實踐者。最新資訊請前往 ➤ https://eyewithouts.com ⏎

我又沒有生病為什麼要戴口罩?

看完@賴勇衡所寫的嘗試理解:一直堅持不戴口罩說不怕的人,究竟是甚麼心態?加上剛好看完電影小丑這部電影,從這麼角度,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Image by Dirk Wouters from Pixabay

過年時間,利用台灣長假想要幾部電影看完,其中之一就是去年幾乎零負評的電影「小丑」,對這個角色的認識,我是從蝙蝠俠系列電影黑暗騎士開始,希斯·萊傑(Heathcliff Andrew Ledger)演的入木十分,直到現在我對這個角色的帶來的驚悚感仍無法忘懷。

而最近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球各地都開始引起的災情,台灣在除夕那一天,也新增了兩案確診病例,其中一案中的台商因為隱匿遭罰處 30 萬元,並且在發病之後到確診中間,沒有戴口罩到處行動,還到了人多的舞廳去,致使接待的女服務生也出現了症狀。

先不論武漢肺炎是否已經確定會人傳人,但口罩這個議題就非常有趣了。因為,不僅僅是武漢肺炎,很多時候即使我們已經有了症狀,卻不會戴上口罩。但不知道你有沒有觀察過,如果是霧霾嚴重的那幾天,戴口罩的人數會不自覺增加,甚至很多平常不使用口罩的人,都會戴上口罩。


過去這一年,我相繼在不同的地方待過一陣子,香港是其中一個。

那一段時間有許多不同的發現,其中之一就是即使在大眾運輸擁擠的時候,戴口罩這件事情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做,甚至在一個地鐵車廂中,兩隻手就能夠數出來戴口罩的人數。

東京就是另外一個樣貌,許多人是平常接受有口罩的,可能剛好是我在秋入冬的時候在那邊,所以很多人不管是為了禦寒的理由或者防風、應對乾燥的天氣等等,日本人本身對於口罩使用率就是高的,但基本上只會看到同一款的口罩,就是白色、輕薄的款式。

回來看看台灣,其實不論是那哪個時期,口罩的使用率一直都不是很高,不論大眾運輸、醫院等較高密度人群接觸的地方,都比較少看到有人戴口罩,很多時候,是已經有明確的感冒症狀的人,會為了保護他人與自己而使用口罩,但通常就只會遮住嘴巴露出鼻子。

而且通常,在空氣品質不佳的期間,甚或是流感高峰期,台灣人對於口罩的使用率會增加,但你也很難看到大家都帶著口罩自保或者出於保護他人的良善基礎。

讓我反思了自己的狀況,其實長大之後一段很長的時間中,我是很抗拒讓口罩放在我的臉上的。

那時候,看到口罩最直接的反應是:「為什麼要戴口罩?」我又沒有生病,幹嘛要戴口罩。即使外面天空一片灰霧霧,即使我是一個呼吸道很敏感的人,都對口罩沒有好感。

一方面是口罩是一個很大的阻礙,會讓呼吸沒有那個順暢,會讓東西多一件很麻煩。我就是不喜歡卡卡的感覺,而且口罩常常帶了一整天後,變得軟軟濕濕的,有時候還會臭臭的,每天要換也是一種成本。

大概可以說出十數種不想戴口罩的原因,但很多時候這個抗拒,不單只是生理上的障礙阻撓,更多時候是心中的想法或者潛意識直接出現的抗拒。

因為我其實最直覺的的聲音是:「沒有生病為什麼要戴口罩!」

很多時候,口罩就代表了一個標籤,普通人戴口罩,我們並不會直觀地聯想他們是在保護自己,對抗外面的霧霾、可能的細菌與病毒,還是他們生病了!


這一點其實在《小丑》這部電影裡面,有很明顯的展現,其實就是一種對人、事、物貼標籤的本能。龔佑霖在泛科學中該如何為社會與階級對立找到出路?──《小丑》背後的心理分析,寫道:

從心理學的研究來看,我們天生,就有對外界事物「貼標籤」的本能。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當我們出生之後,要認識這個世界,勢必要對這個世界做出分類,以便加速我們理解這個世界。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想像你今天是一個上古時代的人類,你要生存下來,勢必得做出些判斷:哪些植物是有毒的?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哪些地方是安全、可以居住的?哪些動物是有可能傷害自己的生命的?
面對自然界龐大的資訊,我們勢必要對這個世界做出分類,並賦予所謂的「標籤」,才能夠安然地生存下去。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之上,成為一個人,本身就具有這種本能。就像《小丑》電影裡面的主角,在一個困苦的家庭,患有精神病需要被社會援助,即使是在逗一個小孩笑,還是會被說不要來干擾。

在電影中的其他社會也是被這樣這邊標籤著,窮苦的社會底層,跟富裕的社會高層人士,不自覺就活在了一個標籤化的社會,他們透過外在各項雙眼可以看到的「實體」,對人開始做出價值判斷。所以才會有三個高階白領人士,在火車上對小丑歌唱、欺凌以及毆打。

這樣的標籤,令人過得安好,可以獲得社會上不同的對待,更多時候讓自我虛榮的價值觀被滿足。

「標籤」就是這麼一個充滿魔力的東西。

這是一種天性,我們善於透過生活中的各種資訊,去把身邊事情做個分類,而且長期教育讓我們內建了「二元價值判斷」,所以分類不僅僅只是分類,而是我連帶的會做出判斷。同一篇文章也指出:

「我們會偏愛與自己相同分類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內團體(in-group)』,但不一定會對不同分類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外團體(out-group)』──貼上負面的標籤(負面的標籤就是所謂的『偏見(prejudice)』)」。
也就是說,我們一般而言會偏好和自己同類的人,但對於其他人,則會維持中立的看法。但不幸的是,人們很容易對外團體貼上負面的標籤,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對於這個社會上的人事物,都會有自己的喜好跟厭惡。

等於如果跟我不同的,或者我認為是不對的標籤只要上去一個人,就會有你跟我不是一夥的感覺出現,順便加上人對自己的認同感,很自然降低對不同圈圈的人(外團體)的評價。


回想我們在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口罩場景。多數時候,不是一種專業的配戴行為,就是一種生病的提醒。

戲劇中,多數是患有重病的人,戴上口罩的時候,要配著孱弱的身體;或者是衛教影片中,我們不斷要那些已經有症狀的人,戴上口罩避免傳染給他人。除外的一些情況,大致上都是出現在醫生、護士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在執行工作的時候才會使用。

但「戴口罩」這個行為從來沒有好好被詮釋過,重病患者戴口罩是因為「要防衛自己」,避免更多的細菌、病毒感染;飛沫傳染的疾病症狀,戴口罩是為了「尊重他人」,負責的照護自己也關心他人;專業人員的口罩,顯示了他們的「專業訴求」,以及讓他們能安全、專心的工作。

但在資訊不足、教育不夠完善的情況之下,我們對於口罩就會陷入那種跟我以前一樣的迷思「我又沒有生病為什麼要戴口罩」,忘記了原來戴口罩不僅僅只是代表生病,更多了很多不同的意義。

那該怎麼辦呢?

我覺得加強疾病的宣導是一個很好的方式,要求大家配戴口罩是因為出於「保護大家」的責任,那些相信黨、相信政府的人,更應該在這個時候相信政府的宣導的口罩是為了防疫,為了保護他們。

我還記得我開始慢慢接受口罩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發現了,那是一個保護自已的方式,因為我們無法掌控他人,所以只能夠在自己能做的範圍內把自己照顧好,加上現在的口罩透氣度、堅固度都比以前好了很多。

希望透過一次次的經歷,成為了教育的機會,並把每一個可能的標籤,都做更多元的詮釋。

歡迎前往個人主頁看更多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