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 Liu
Will Liu

懂命理、會改運,喜好分享、樂於助人的生活實踐者。最新資訊請前往 ➤ https://eyewithouts.com ⏎

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什麼叫做「需要」

昨天我到平常買瓶瓶罐罐的地方,因應最近新型冠狀病毒的趨勢,我想要用精油做幾瓶乾洗手,但每一家店,都是人山人海,普遍也都陷入缺貨潮。

Image by mohamed Hassan from Pixabay

口罩之亂到酒精,最近搶購的風潮除了我說的瓶瓶罐罐外,還有延燒到了衛生紙、尿布等等,其中不乏有錯誤的資訊,但也引發了我對於一個問題的思考:「為什麼要囤積?」

最早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不諱言是由於口罩之亂,我很幸運在年前有買大概五十個口罩,加上很感謝上班場所有仍有庫存,我很感謝自己沒有陷入「無罩可用」的情況,但同時也讓我自己有機會,去思考現在看的每一個情況。

我先說,我覺得身為台灣人是幸福的,因為我們距離主要疫區中國非常的近,交流甚為頻繁,但擁有一個反應快速且有魄力的政府,以及具有領先於國際水準的醫療體系,讓我們現在還擁有「不戴口罩的餘裕或者我會稱「不戴口罩的權利」。

但我想很多身數在台灣的民眾,其實並沒有也不會,更不敢去善用這樣的權利。

很多人會說,以前都是固定會使用口罩,現在在這個尖峰時期,當然更需要用口罩,尤其是搭乘大眾運輸,或者甚至是在任何有公眾的地方,戴著至少可以報戶自己。

這樣的論點從保護自己的觀念蠻有錯,因為疫病的問題,人的行為必然改變,沒有人想要生病,人也想要又更多的確定性,降低自己被感染的風險。

即使,政府以及醫院不斷宣導著:「你不一定要戴口罩,請在『需要』的時候使用,而把目前顯不足的量,留給『需要』的人。」

我剛剛先看了一下,1922 防疫達人以及衛生福利部的臉書粉絲專頁,從我能抓到關於口罩的宣導,近一個月來,就已經有 14 篇之多(有些是重複的內容兩邊都有分享),而且我大概只滑到了一月底 ,如果加上之前的日期,以及其他管道還有單位,估計至少 30 篇以上甚至更多都跑不掉。

這樣的密度跟頻繁度,用「鋪天蓋地」四個字來形容也不為過。可是民眾是相對無感,或者應該說是無視的,不管政府怎麼告訴我需要或不需要,對我來講我應該要買,應該要有口罩,這個概念在一月底以來不斷縈繞在心中。

買不到口罩,不斷去買口罩的情況仍出現的情況下,政府最終還是祭出了實名制的總量管制。並且重複不斷的宣導著,請大家認同「我 OK 你先領,把口罩留給需要的人」的概念。

從知道口罩不夠到現在,其實很多的文宣都在訴諸「需要」兩字。

然而,我們從來沒有被好好教育過什麼叫做需要,這也成為了即使政策不間斷地改進,仍無法完全的解決目前這樣的亂象。

我不敢確定是否是文化的差異,但是就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中,我們從來沒有被告知過什麼叫做「需要」。

從小到大,我們的人生很多時候都在追求「唯一解」,好像我們就是不斷地解著一道又一道的數學題,不慣你要用簡單的加減乘除,還是高階的微積分,反正就是去求出來那個解答。

從出生開始,我們就活在規範之下,這個規範大多不會考量真實的需求,嬰兒哭了,我們直覺反應不會先思考為什麼他要哭,而是在想是不是肚子餓了,還是尿布濕了,還是受到驚嚇等。接著拿奶瓶、看一嚇尿布、或者拿著衣服到廟裡。

沒有人會傻傻的停在那邊想著,為什麼嬰兒要哭?因為即使問了也不會有答案,中間沒有語言可以溝通,好像少了語言,一切感覺都不重要了。

長大了一點,這個規範成了既定成俗,當三餐的時間到了,就必然要上餐桌,進行「用餐」這個行為,即使你的肚子不餓,上餐桌就是基本,吃東西就是禮貌。也沒有人會問說你會不會餓,反正吃就對了。

上幼稚園規範更多了,有了群體,多了管制,少了例外。群體的生活,往往在追求一個簡單的原則—沒有例外—在齊一的世界,容易管理、沒有爭吵。

從來,很少有人會問:「為什麼?」很少有人會問:「你是怎麼想的?」

隨著日子久了,我們漸漸習慣的生活之中有一個「標準答案」,那是這個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只要追尋最大公約數,即使我有小小的錯誤,也不會偏到哪裡去。

「我需要嗎?」這個很重要的捫心自問,逐漸被生活經驗給消磨掉了。

小學、國中、高中,有了制服、課表、考試、模擬考、聯招等等,「整齊、簡單、統一」就這樣伴隨我們的生活成長。

我們真的需要數學來支持我們未來的生活嗎?我們真的需要會畫畫來體驗人生的美好嗎?我們真的一定要會游泳才能活下去嗎?這種「真的需要」類的問題,很少被允許發問,也很少人會給出一個完整的答案。

因為大人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即使現實社會中,很多的人早已不會畢氏定理,一樣有成就且幸福美滿,但沒有人會在你學習「a 平方 + b 平方 = c 平方」的時候,跟你說這些。

就這樣我們成長到了大學,適度地擺脫了不喜歡的事情,很多人第一次感覺到「選課」的困難,因為那是第一個求學歷程中,我們要去面對「需要」這個問題,我們真的需要這個學分嗎?還是有其他的方式可以代替?

唏哩呼嚕的四年,常常就是不斷在跟自己打架,徘徊在需要與否之間,就像一個踱步的縣官,好像思考著接下來「威武」喊下去升堂時候,該判生還是判死?

人生在走,是否要考研究所,我該何去何從的就業問題也不斷冒出來,但很多時候我們得到的建議不是「這真的是你要的嗎?」「你真的需要這個嗎?」而是,選這條比較好賺錢,或者看著市場被決定。

這是多數人過的人生,我也是這麼走過來的!

我們很少被問到:「你真的需要這個嗎?」而是更多的告訴我們這樣做,告訴我們往這個方向去,因為那個方向你將會遇到一個經驗累積的結果。

這是人生,人喜歡提高掌握度以及降低不確定性。在這樣的前提下,需要與不需要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你能夠往那個方向前進。

所以當我們被告知,當你「需要」的時候才需要戴口罩的時候,其實那是一個充滿模糊以及好像最熟悉陌生人的感覺,到底我要怎麼盼斷需不需要。

即使已經釋出了這麼多判斷基準,但對一個從小被教育標準答案的人來說,要自己判斷真的太難了,所以就去買吧!買了至少當你需要的那一天,你就可以用到了。就像老師永遠都告知我們,進考場的時候,要帶兩支 2B 鉛筆,兩個橡皮擦,以備不時之需。

我們總認為是為了需要做好準備,但因為少了判斷的經驗,致使我們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為了不需要做準備。例如,手機。

如果你現在打開手機,有多少 App 已經是半年都沒有使用過,或者過去三個月僅開啟一次的呢?以我為例,之前在香港大家推薦我裝 Plum 可以叫外賣,我一次也沒有用過,但他還在我的手機中;OpenRice 在我離開香港快半年了,還大喇喇地佔據我一個手機 App 圖示空間。

原因就是「以備不時之需」,但我真的需要嗎?老實說,我不需要。短暫時間沒有去香港港的需求,加上目前新冠肺炎的疫情,去香港的需求更低了。(當我寫到這邊的時候,我真的把這個兩個 App 刪掉了)

如果我們真的認真的看下面衛福部列出的四個需要的條件,其實說真的多數時間我們並不需要戴著口罩,也不需要真的買到五、六盒的口罩。

衛福部臉書紛絲專頁對於口罩的宣導

但受限於我們對需要這個概念的不熟悉,受限於教育長期沒有給我們太多餘裕去探索自己的需要。即使我們都不符合上面的條件,看不到短期的需要,我們還是要買到口罩才能顯示安心,戴著口罩覺得生活中已經隔絕了病菌。

畢竟,從來沒有人好好的跟我們上一堂「關於需要」的課,又怎麼能奢求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我們就能夠馬上對「需要」有這麼深刻的理解呢?

最後,還是想要提醒大家。

衛福部也同時宣導多量體溫、以肥皂勤洗手,卻沒有看到體溫計缺貨,肥皂缺貨的訊息。同時,也有新聞說明「洗手才是最有效的保護」,卻沒有看到大家會隨身帶著一個肥皂盒、一塊肥皂。

如果你願意的話,嘗試多少洗手,那個照顧自己雙手的一分鐘,或許能夠換到更多屬於未來的安定感!

歡迎前往我的「個人頁面」追蹤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