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 Liu
Will Liu

懂命理、會改運,喜好分享、樂於助人的生活實踐者。最新資訊請前往 ➤ https://eyewithouts.com ⏎

從口罩之亂,看到「既得利益者」的困境

最近不論在哪個地方,都不斷的冒出了許多關於「口罩」的文章,裡面表達了很多關於台灣禁止出口口罩的資訊不對稱問題,加上近日許多情緒性的發言,整件事情更是甚囂塵上。

Image by JHertle from Pixabay

我並沒有打算再次陳述口罩這件事情,因為你只要透過上面的搜尋列打入「口罩」,在 Matters 就有很多文章,但是身為一個台灣人,面對到這個風頭,我看到的事情是更多人陷入了一種「既得利益者」的困境。

不知道大家對「既得利益」這樣的詞是否有概念,簡單來講就是在社會上,你擁有比均值還要多的優惠或者權利,就可以把這個情境這樣定義。同時,因為你擁有較多的優惠跟權利,自然站在一個比較優勢的一方,進而影響了自己看世界的樣貌。

這不一定是你看到的實質獲利或者實體,即便是大多數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例如國籍、社會制度等等,都可以用既得利益來詮釋。

而這次的口罩之亂,更明顯的把那些我們已經內化到不自覺的既得利益,再次透過許多人的發言無情的翻攪了出來。

最令我有感觸的是藝人以情緒性字眼形容政府官員事件,這件事情發展到現在,兩邊的當事人都已經有過陳述,該道歉的道歉,也不在需要這追究。

不過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一個既得利益者的困境。

當一個人已經享受這個「特別的優惠」很久,不自覺人性會很容易忘記,這不是一個普世價值,也不是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進而我們開始不會去懷疑也不會去感覺到,這一切有多得來不易。直到有人宣布要剝奪這個權利,或者給你更多的限制。

然後,就會開始用自己的邏輯批評。

例如最近一陣子等台灣口罩禁止出口的事件。

在套入框架之前,我們要先先站在同一個基礎上面,就是我們大多數的台灣人,在兩岸擁有許多既得利益,其中有幾個是幾乎獨有的「民主」、「自由」、還有「現狀的政府保護」。因為如果我們沒有政府保護的話,更不可能去維持著我們就有民主且自由的環境。

所以當我們發現,政府推出了一個限制我們自由意志的政策的時候,最直覺的反應就是「為什麼要限制」,這樣的客觀事實產生了一個,卻在不同的人心中,產生了不同的價值判斷。

既得利益者的困境是,我們不會去查證並了解後面的背景以及理由,會直接按照自己的主觀判斷去發言。

這是最可怕的事情,也是最近看到許多口罩事件最大的問題。

拿我上面說的藝人為例,因為第一個預設了我們不缺口罩,第二個預設了別人的阻礙帶有特定的目的或者意識形態。因為沒有客觀的事實,所以就不會有所謂的真相,沒有了真相,只留下主觀的評論,如果同溫層很厚的話,當然自然會繼續活在這樣的氛圍之中。

當我們沒有發現自己被困住的時候,我們自然不需要為了自身去尋找解方。

看起來經過長篇大論的分析,實際上的作為可能者只是短短的一瞬間。只是每個一瞬間,在現在這個資訊高度流動,幾乎沒有秘密的網絡世界上,會有很多無預警的效益。

而目前很多我們看得到檯面上的人,都已經是社會的既得利益者,同時也活在同溫層之中。如果你仔細觀察,這類的人通常在面對兩岸問題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忘記自己既得利益者身分,既享受目前在自由、民主的保護中的利益,卻又發表出相悖的言論。

但這一切都不會建立在有所依據或者被應證過的歷史脈絡之下。

例如,常常會聽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台灣就是太民主了」、「年輕人沒有吃過苦」、「為什麼要這樣鎖國」等等等。

後面很多時候,發言者都不會知道自己是站在既得利益者的角色,進而創造了自己心中的情境,而且沒有打算要好好的去驗證這個情境。

而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在這一點上面,我自己是抱持著:「裝睡的人叫不醒。」的想法。不過倒是有一點我們可以做到,就是,至少我們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保持自己的清醒。


最後,我想說一下對引發我寫這篇文章的新聞事件看法:

  1. 情緒性的字眼不一定會是錯的,但錯在你使用的主詞已經不是情緒的問題,是在塑造生物界的迥異現象,形成了一個錯誤對比。我想多數人,也不會很開心自己被比喻成天鵝。
  2. 道歉要全面不是片段,而且不能抓錯重點。情緒管理不佳沒有關係,但個人個性的問題不需要為公眾負責,但你需要為了沒有查證事實道歉。難道,假日都不出門看一下隔壁便利商店口罩區嗎?建議排入走春行程。
  3. 如果你要用情緒掩蓋情緒,那必然會引起更多人只看到你想掩蓋,只要過往的情緒沒有好好梳理,新的就會加在舊的上面。現在看到從情緒辱罵、委屈道歉到搬出親情與生命威脅,已經三、四層了,這裡面都沒有包含了事實。
  4. 承認高貴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人本身就有差異,但是建議不要以為別人都是一樣的。因為,這個世界就是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才變得這麼有趣。
  5. 最後,我想口罩之亂事件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有政府在後面把關,會釋放出正確的訊息,並且會透過公權力介入,去想辦法弭平錯誤資訊帶來的情緒。
財政部臉書於 1 月 29 日針對口罩出口的圖例說明。圖片來源:財政部臉書粉絲專頁。
邀請您前往我的個人主頁[追蹤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