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女孩酒吧 | 威尼斯
傷心女孩酒吧 | 威尼斯

// 寫字、看書、發白日夢、失眠。 IG : willisho

《寂寞終站》追憶在於你要不斷掏空自己直到深處

(编辑过)
「時間並不是以直線進行,記憶也不是。我們總是更清楚地記得在情感上正好與我們接近的事物。」

《寂寞終站》是我很喜歡的小說。埋頭栽了進去,想要完結痛苦,又不捨得翻到終章。

德國年輕作家Benedict Wells 三十四歲,憑這部小說獲歐盟文學大獎,被350家書店選為年度最愛小說,首度進軍英語世界,翻譯成35國語言。他有四部作品,這部一寫就是七年,「有如背負著五十公斤的生命之重……我用憤怒與愛寫成了這本書」,他寫的時候不時默默流淚,彷彿巨大的深淵緊跟身後,直到寫完,他才能重獲自由。

故事裡有深刻的拷問、極深的痛苦與不懈的和解。小說橫越數十年,由主角小孩年代寫到為人父親之年,說的是三名姊弟的成長道路:父母意外去世後,他們被送到寄宿學校,不敢觸碰苦痛記憶,於是各自生活,姊姊以瘋狂伸展的方式燃燒、哥哥成為最主流正常的人、主角弟弟變得深沉敏感。他們為了逃避無盡的孤獨,最後形如陌路。

多年後三姊弟再次相遇,才能細細觸碰當年的回憶,道出形成疏離的愧疚。而在這數十年來,他們當然也面對了自身的戀愛、失去、傷害、旁觀死亡和心的生長。

小說裡死亡不止一次出現,死亡循環,屢屢重複,在現實如是。讀這書的時候,比其他小說更能走進主角的生命裡去,那是因為他在不同章節都重複「追憶」、「回憶」的步履,思緒便能傾注下去跟他一起練習記憶。追憶在於你要不斷掏空自己直到深處,把你想隱藏和刻意忘記的事物重翻出來,花光力氣挑起細節,望著它、面對它。

談到記憶,作者用了許多篇章去說自己如何尋找回憶,也在內頁畫了一張圖。


「時間並不是以直線進行,記憶也不是。我們總是更清楚地記得在情感上正好與我們接近的事物。在聖誕節,我們總覺得去年聖誕節好像才剛過不久,雖然那是在十三個月前。六個月前的夏天其實離我們比較近,但是感覺上卻遙遠得多。可以說,對於在情感上與當下相似的事物,記憶抄了一條近路。」

我覺得「追憶」這件事,很遙遠也很貼近,故事裡面的失去、重拾再失去,是我們在現實的過去、現在或未來都會遇到的事。在我們活過來的年月裡,都會碰到好多難過且傷害的細節,但總是傾向不拷問自己的痛,隨日子過去便蓋過了刷淡了,而真正的和解,是不斷追憶。這很艱難,就像你玩閃避球那樣,人距離痛很遠也很近、距離寂寞很遠也很近。而這個故事的主軸,就是要把遙遠的痛都帶回來。

直到他知道了死亡這件事。

「假如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真的會比較好嗎?相反的,我們活著,我們創造藝術,去愛,去觀察,承受痛苦,也開心歡笑。我們以千百萬種不同的方式活著,以避免虛無,而死亡就是代價。」不知你喜歡追憶與否,我常深夜坐在客廳,默默追回過去很多的痛,面對它,不要怕痛,不怕就跟與之和解。

我特別喜歡留意作品裡面的歌,看覃彰柯《山河故人》和婁燁《頤和園》,都有種感覺,怎麼看著看著,就看到他們長大,青春的章節讓人防不勝防,一轉便進入滄桑。《山河故人》最後一幕,數十年後的女主角再次聽起多年前的一首歌,戴著耳機獨自起舞,我淚流滿臉。

聲音召喚遠方記憶,只是一切都不同了。

在《寂寞終站》有這樣一幕,男女主角多年不見,某夜相約柏林車站附近的酒吧,「一切都這麼拘謹,這麼勉強。一時之間,我覺得彷彿真正的我們在很遠的地方。」

或遠或近,然後他們以同一副耳機,聽了這一首歌。

Elliott Smith 的 Between the Bars,也送給你們。

Between the Bars - Elliott Smith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