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
野客

這些都是我觸動後的延伸—— / IG: wild.guest // 遊走於文學、心理學與哲學的字

【紅葉攝影札記】

攝於元朗大棠。

(一陣子沒有更新了,最近到大棠拍了些照片,寫了篇作紀錄,與大家分享。)


前幾年影紅葉,只有一支Kit lens和一支35mm,拍的時候拼命跳起伸長手拍,很想拍到那些很有散景的紅葉風景。拍的時候看螢幕還好,回家後放大一是快門不足,一是構圖突兀,拍的大概只有當刻的心情。可能是因為與紅葉「初次見面」太興奮,所以相片都不好看。


第二年多了支長焦,十二月中衝去影一大堆紅葉。很輕鬆就拍到,還在暗自嘲笑旁邊的大媽兩隻手指不斷在手機螢幕上「鉸剪手」,開合放大縮小拍紅葉。可是那天天氣不太好,拍是拍到,卻灰灰沉沉,不過還是因此而高興。於是到了一月,天氣好的時候,又趕忙跑了一趟,這次楓香木葉子都紅透,大部份紅葉指數已經A級甚至快要枯掉,搭上藍天,拍出來都很滿意,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樹完全不是綠色的欣喜經驗。


我還很神心把照片給沖曬出來,卻毫不耐看。第三年入秋,像日本人賞櫻般,觀葉成了我的習俗,沒甚麼拍靚相的意思,相機帶上也只為偶爾止止手癮。又有點像行花市,大棠路上人流如鯽,觀葉又觀人,看人們叫同行者拍自己,看大媽好身手攀上楓樹拍照然後被罵,看「龍友」設腳架立大炮拍紅葉,尤有味道。相機好像把這個區域劃成平行時空,與群山與城市切割開,如果要說風水命理大概就是陽氣過盛鬼怪會遠離的一個小小俱樂部。


這幾天臨近晚秋,一連來了好幾日晴天,決定趁這好時分上山散散心。搭一小時多交通,由城市走到近郊,再來到林中,感覺就像從東京搭到京都一樣,憧憬着一點自然色彩,行囊滿載期待。平日來到,人流不太多,很多構圖時間,不太吵不太靜剛剛好。


這天帶了一支長焦與一支比Kit Lens好一點點的短焦,想拍楓葉那種像油畫的狀態。本來還很迷惘,如果一味用長焦收近只會像兩年前的照片一樣毫不耐看,於是即使是新買的貴價長焦,也一直沒拿出來,專心在想怎樣拍得好。直至我發現紅葉背後的綠葉,我才發現紅葉要拍得好看(雖然只是自己覺得好看),背後的綠葉枝椏還功不可沒。


我努力在抓紅葉與黃葉與綠葉與其背後杉樹的互動,然後給風景一點距離,我好像成功把自己感受到的秋涼都攝進去了。這天大多紅葉只有C級的紅,走到大棠那個所謂「日落亭」的景點,頭上的幾棵大楓樹只有樹冠的泡紅,為了在這裏拍紅葉打卡的大概會非常失望。可是從底望上,那是油畫般一層一層的油彩,托底的都是紅色,我好像看到紅葉另一種形態的美。陽光像幼筆,勾勒出楓葉的線條,陰影或樹梢處的楓葉成為濃稠的顏料,你不能不說這就是一幅油畫。

「媽咪,哇,好有秋天的感覺啊!」圖中的小朋友指着一棵綠一塊黃一塊紅一塊的樹對媽媽說。「傻仔,宜家咪秋天囉!」我才知道,我們口中常說的秋意,就是這種世界快要把樹全部染紅的狀態,這是否就是中學中文課所說,那個「一葉落知天下秋」的狀態呢。


所以大家要看紅葉要趕快去了,到了歲寒樹葉都枯乾的時候楓樹就較不好看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