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非
王文非

一个写作者。关注女性权益、审查制度和各类社会议题。Creative writing in fiction track.

婚育随想 2017-2020

(编辑过)


前一阵整理了下我在过去四年谈论婚育、育儿的朋友圈,发现加起来竟然有一万多字。我真是朋友圈作家...一些想法现在已经改变,这些小小的记录也有不连贯之处,不过就像日记一样,它们是我当时境况下的思考和感受。

 

2017.3.3

最近越来越觉得性教育很重要。“性”总被当作禁忌话题而让人们羞于启齿,其实对性的压抑和打下的羞耻烙印,只会让更多的人在无知中吃亏。

如果以后有一个女儿,一定要从小讲性知识,有些地方即使是爸爸和其他熟人也不可以碰,遇到性侵害以保护生命安全为优先,保留物证,记住对方特征,一定要跟父母说。告诉她是不是处女和人品不挂钩,如果有人用这个来贬低你,说明对方是人渣;在一段关系里,睡过只是一件小事,做好安全措施;对爱的人付出是很正常的事,保持平等心态,爱你的人会尊重你而不是贬低你。不要企图用性和生育来挽留一段关系;任何时候,不要想着依靠别人来过自己的人生,可以听各种意见,但没人能替你承担后果;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想生不想生,自己决定,自己负责;结不结婚,喜欢什么性别的人,有没有孩子,都不是人生幸福的指标;家暴是底线问题。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喜欢的事情,过得健康开心,就挺好。不论什么时候,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有人说,你是女人,你不能做什么,你应该如何,让ta滚蛋。

如果是儿子,也要从小讲性知识,知道男孩子也可能遭受侵害,要注意保护自己,有问题一定要和父母讲。喜欢一个人,坦荡温和地去表达好感,尊重对方的意见,不可以欺骗和纠缠。告诉他女性因为具有不同的生理构造,在性关系中容易处于弱势地位,要做好安全措施。绝对不可用暴力对待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不管是男是女,性都不能定义一个人的品质。如果女友或妻子怀孕生育,一定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要让对方承担所有压力。社会中很多对男性的定义和印象,都很愚蠢,你不需要有大块肌肉,压抑痛苦从不哭泣,健康就好;你不需要一定喜欢那些“男人应该喜欢的事物”,你不需要崇尚暴力和征服才有男子气概,那很危险,也很愚蠢,但最好有一定能力保护自己和爱的人。与其说要成为“男人”,不如说“成为完整的人”。依旧,喜欢什么性别的人,结不结婚,有没有孩子,都是自己的事情,注意安全,自己负责,就可以了。

不管是男是女,都会告诉ta,我爱你,但不能跟你一辈子,你要知道所有的陪伴都有尽头,你要找到自己的路,承担起自己的人生。

 

2017.9.7

哪怕从我接触有限的人来看,人和人掌握的性知识和生育知识的差别都已经非常巨大了。然而生育和性作为社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知识的普及、获得这方面的支援原本不该有这么大的壁垒。鼓励女性二胎却不普及生育知识,不做无痛分娩的落实(改进医患关系-增加医生储备/而不是降低录取标准-改进以剖腹产指标来衡量的评价体系-增加麻醉师设置-逐步将无痛纳入医保),不改进男女不平等现状,纵容家庭为单位的作恶(婆婆掐死女婴,全家和邻里求情减刑),就是在推人进火坑。二胎政策推行以来,高龄产妇死亡率增加明显,就是一例。一直都有孕妇在默默死去,一直都有假专家招摇撞骗(比如前几天小儿推拿把孩子摇成脑瘫的),只不过不为人知而已。

 

2017.9.9

怀疑每个人对人类幼崽的爱天然就有不同的分配。有人就特别喜欢小孩,有人没什么感觉,有人特别不喜欢。我应该就处于中间那种,看见好看有礼貌的小孩就觉得多看两眼不错,对小孩整体保持“嗯可以忍受但不要来烦我/别人家孩子跟我没什么关系”的心态。人的本能都是觉得自己家孩子最可爱吧,但客观上对于外人而言,孩子好不好看、可不可爱还是非常直观的。节制晒娃是一种对孩子和朋友的尊重(想想背后别人说自家孩子丑还狂晒又不好屏蔽还是挺悲伤的)。记得之前有研究表明,在社交媒体上频繁晒娃可能是母亲焦虑的一种体现,因为社会对母亲的要求严格又缺乏对其付出的肯定,所以部分母亲会通过这种行为来表现自己的付出,获得他人的认可。想想如今家长对孩子培养的压力越来越大,绝对跟社交媒体的发达有极大关系。毕竟过去也就看看同事朋友的育儿方法,大家水平都差不多。自己孩子什么能力,自己基因行不行,心里没点儿数吗?现在一上网刷乱七八糟的文章,看见居然还有什么小学就到处国外旅行、几岁就智商超群、申请被一堆名校录取的孩子,就开始心思活络了。其实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只不过家长自己心态崩了。

 

2017.9.21

在大部分的社会体系下,如果不是要养孩子(存在一系列法律规定等问题),完全没必要通过结婚来确立两个人的关系。婚姻本身对于定义一种感情关系没有什么用,它是用来规定资源分配的。“他们结婚了就很快乐”、“结婚也可以不落入俗套”、“婚姻束缚了她”不过是对个体经历的一种陈述,都无法证明婚姻作为制度是如何的,也不能表明它对你会有如何的影响。包括生育也是一样的,“她生了孩子就很快乐”,“他们有了孩子就经常吵架”这种个人经历没法证明生育对你是好是坏。结婚可能快乐,可能不;生孩子可能幸福,可能不;但现有模式下(比如我国),它们大部分时候就是对女性不公平的,也是纳入国家之下对个人的一种管控。

 

2017.11.22

同学问起我生孩子的感觉,我跟她说,大概就是感觉到,人类进化了这么多年,生产依旧是一个brutal的过程,没有哪个瞬间让我更觉得人类本质就是动物。不管你平时穿得多体面,接受多好的教育,生产的时候想保持体面是不太可能的。但这个过程也让我第一次意识到“繁衍”本身的力量吧。我会死,我的孩子有一天会死,而我看到的今天是上百万年生命延续的结果,不管我的一生多么微不足道或者悲惨,这种渺小的延续有自己的力量。手冢治虫的《火鸟》里很有意思的是里面的女性形象,有种生生不息之感,虽然那个“保持青春不死之身我就能再生一个部落出来”的神逻辑当时震惊了我,但我现在觉得我以前对“繁衍”有种轻浮的轻视,因为我本身对生存的意义怀有虚无感,也不对人类的未来抱有希望,加上周围环境里“繁殖”往往是和对女性的束缚相连的。生育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女性,拥有这具身体的创造力,而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也极大地依靠于这具身体给我们的agency。很多时候看小婴儿哭还有哼哼唧唧也觉得好可怜,他们还不会说话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只能寄希望于大人猜对他们的需求,这也是困于躯壳的一种无力感吧。人的一来一去都是孤独的。

 

2018.10.11

成为母亲之所以让女性觉得痛苦、失去自我,主要是小孩在生命的头几年里,对资源和关爱的需求是毫无节制、随时而发的,这是生存本能。然而人类幼崽的成长严重依赖当下的文明社会环境,非常缓慢,小孩哪怕到了十岁都可能把自己作死。对于任何人而言,处于这样一种随时待命、不停索取、时刻警惕的关系里都是令人窒息的。母亲天然在身体(生育、哺乳、激素变化)和心理上负担了更多,如果没有父亲或其他人员的分担,这样持续的身心付出可以让任何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崩溃。父权社会通过神化母职让女性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天性和本职,为牺牲自己欲求而自我感动,忍受父亲和社会职责的缺失,并用所有育儿过程中的不完美来自责,内化这种牺牲式的角色。这样,女性可以一直被压榨,一路被培养成温顺乖巧的女儿,贤惠忠贞的妻子,奉献所有的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却从不记入社会价值里。

讨论育儿问题,不必回避育儿过程本身的艰难(古语有言,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想要舒舒服服毫不操心就养大孩子,可能只能特别特别有钱吧),也不必否认其中的乐趣,但是这不应该也没法是母亲一个人的任务。父亲和政府应该承担起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女性之间的理解扶持我很喜欢,但我更喜欢一起踹醒装睡的男人和甩手的政府。


2018.5.13

今天是母亲节。成为母亲大概是我人生目前做过的最艰难的角色,因为没有回头路,无法中途退出。一朝为母,终生为母,与孩子之间的纽带只有在生命终结时才能真正断开。而社会对母亲的态度总是格外苛刻,大家喜欢赞美一个虚无的、群体的母亲的伟大与辛苦,却不愿意也没有耐心去听听个体女性的矛盾与痛苦,她们每日在经历什么,又牺牲了什么。一个母亲的一举一动总是在被人们用放大镜审视、挑剔,孩子有了什么问题,母亲也总是被最先责问的。很少有人会问一个男人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但女人时时刻刻都会被问这个问题。

我非常爱我的孩子,每一天看到他我依然会感到生命的神奇,然而养育孩子也给了我很多的痛苦。过去的三年我几乎每周或每两周都会更新公众号,每年我都会读二十本以上的书。有了孩子后,我的写作和阅读习惯被彻底打断了,我几乎没有完整的时间可以写作,也已经很久没读新书了,每天到了十点一定会困。我以前不算是一个爱社交的人,很耐得住寂寞;有孩子后,我几乎与世隔绝了,关于孩子的事情也就跟老公说说,发发只有家人可见的朋友圈。很多以前聊得来的朋友没什么时间联系了,而且我发现没有孩子的人真的很难理解有孩子的人的生活。现在我尽量趁着小孩没睡觉前刷奶瓶,因为夜里一个人刷瓶子,回想起没什么个人成就的一天真是太寂寞了。

成为母亲后,每一天都在拷问自我,调整心态。我算是比较自律的人,每天都会写简单的工作生活计划表。但孩子永远都不会按计划行动,我必须要接受自己的生活时不时失控。有了孩子后,我第一次被教授催问工作进度,这让我难受了好几天。过去几年工作我从来没让人催过,也没因为工作表现被批评过,我有自信说自己比大部分人做得更好。现在支撑我自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被拿走了。接受一份学校的工作前我必须要询问教授对时间的要求,因为我的个人时间非常少,也不敢轻易保证进度,我连自己的睡眠都没有保障,经常写着东西睡着。然而挫败感也不能多说,说多了招人烦,别人只会觉得你怎么这么负能量呢?你怎么没调整好心态呢?别人都养过孩子,怎么就你这么多情绪呢?

说起失控,养孩子给我时常带来挫败感和教会我的,就是接受一个事实:我不能、也不要想着去控制我的孩子。他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注定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分歧,我的孩子不应该按照我的想法去生活,他要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父母不是完人,会有自己的局限,在很多问题上不一定比自己的孩子理解更深。我不需要自己的孩子顺从我,万事都听我的,我希望赢得他的爱与尊重。

我的教授说:“每个父母都有想杀死自己孩子的瞬间。”每次让我暴怒、崩溃的时候重新平静下来的东西是爱,也是一个清楚的认知:孩子从没有要求父母带到世上,而父母却可以选择是否生下一个生命。因为我的决定,一个生命从此要经历生老病死,相爱离别,面对时间诸多苦痛。父母只能全力以赴。

 

2019.2.17

今天在想的是,女性的生育价值通常被视为其唯一价值。选择不结婚不生育的女性往往被妖魔化,因为社会无法将她们的生育价值兑现。而谁控制了生育,就控制了人口/劳动力/经济发展。

明明很多女性还很年轻,包括我,已经被迫花很多精力在思考和对抗是否要生育这个问题了。看见身边同龄人一个个结婚生子,我常觉得自己像坐在教室里答题,明明还有好多富裕时间,同学却都起身交卷了。问题是:我必须非得参加这测试吗?我可以选择不做答吗?

我可以,但我必须对抗周围更大的环境。而作为女性,我们的身体有时候像是一个诅咒。雌激素影响了我们身体的太多层面,如果女性希望生育,就不得不要考虑何时和如何生育,考虑卵子质量和子宫情况。生育的主要付出者始终是女性,女性承担最大风险。

虽然我选择了生育,但是依旧不觉得生育能给女性个体带来什么好处(除非特别喜欢孩子),生育的最大好处是给群体的。社会如果想说服女性牺牲如此大的精力和冒着健康风险生育,就应该给出足够的支持和补偿。

 

2019.2.20

最近一直在写motherhood相关的内容,突然想起来两年前写的这篇文章。这是我在知道自己怀孕并决定留下孩子的第二天熬夜写的。现在回头再看,我觉得评论区里那位妈妈说得很对,怀孕期间面临的问题其实可能只是10%(但这10%可能要你命),真正巨大的挑战是孩子出生后的那段时间,要占80~90%。但那时候我虽然读了很多做妈妈的人写那段时间的艰难,还是很难真正想象那种辛苦是如何的。“成为母亲”最难的一点在于,它把你彻底地从生理到心理改变了,然而那种改变是很难用语言传达的,甚至是很难让没有生育过的人理解&共情的。正如Cusk所言,生育不仅区分了男人与女人,也区分了女人与女人。

回到这篇文章,我现在觉得,之所以当初我能下决心留下孩子,一方面是对丈夫的爱和信任,另一方面是我的学校给了我伴随奖学金的保险,而保险可以让我没有财政担忧地使用当地最好的妇产资源。如果没有这个保障,我可能在美国不敢也生不起孩子。(当然,我此前也已下定决心不会在国内目前的情况下生育。)产检过程中有社工询问我是否遭遇家暴,因为这是很多女性唯一有机会说出自己处境的机会。产后我去上课,教授们都很支持,有几次保姆(由我的同学兼职)来不了,我都是带着崽去学校上课。丈夫也周末飞过来照顾孩子,在各方面体谅我。我觉得生育后的80~90%的困难,决不能交给女性一人承担,必须要有伴侣和社会的支持。想想原始社会和古代,养育孩子是一个部落和一大家子共同完成的,而现代社会这些很多时候变成了母亲一个人的责任,所以现代女性育儿的确更加艰难了,不是在无病呻吟。另外,生育也不应该只变成“有钱人才配生孩子,穷人养不起生个屁”,这本该是社会保障中的一部分。

 

2019.3.18

当时刚生完孩子后,一边完成学业一边带孩子的我觉得自己要疯了,我跟导师说给我最大压力的就是失控感。导师说你试试不要执着于控制。我说可是毕业的期限不会等着我啊。

刚怀孕的时候,学院请一个有名的女作家来做新书演讲。她有两个孩子。吃饭的时候,我问她,你觉得生育对你写作的影响是什么呢?她说,我觉得没什么影响,主要是时间吧。后来我每天趁着小孩睡觉的间歇写作的时候,觉得朋友啊,时间不就是一切吗?没有时间就意味着没法充足深入地阅读、思考和写作,怎么会没有影响呢?有时候刚进入状态写了两句小孩就醒了,瞬间想把电脑砸了。

后来怀孕五六个月的时候我摔了两次。第一次是洗澡偶然摔了。朋友说因为怀孕之后体重变化太突然了,有时候可能身体还没适应,就容易失去平衡。第二次是搬家的时候,丈夫说你啥都别搬,我不信邪,非要拎了一个很轻的包,下台阶又摔跪了。

生孩子前我还犹豫过要不要让丈夫进产房,因为生产难免呲牙咧嘴的,还有一定几率屎尿横流,不存在优雅地生孩子这事。幸亏我担心的场景最后都没出现。

所以我也理解为啥研究说几乎所有女性在刚生完孩子的那段时间都会感到自尊受损了。人的自尊自信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你有多少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的。生育在一定时间内是会让人对自己的身体和时间失去控制的。找回自己就是要从那种跌落感里爬起来重新建立平衡感,是打碎过一次震后重建。

 

2019.4.5

中午拆快递,一剪刀剪开食指一块肉,丈夫只好回家带我去urgent care,医生用胶水帮我把伤口粘了粘,又打了破伤风疫苗。

于是下午给自己放假没有打字,看了个讲一夫一妻制(monogamy)的小短片。一夫一妻制本身非常短暂,也不符合人类的自然本性,这可以部分介绍人类在此制度下频繁“出轨”的现象。在狩猎-采集社会,男性和女性随时交配,一个女性在怀孕阶段发生性关系的所有男人都是孩子的父亲,由部落共同抚养孩子,这对提升幼儿生存率十分有效。

到了农业社会,人类有了私人财产的概念,因为需要维护个人财产,所以也越来越在意孩子的“所有权”问题,“婚姻”才开始成型,对女性贞洁和婚姻神圣的概念也不断强化。

现代人经常把“爱”和“一夫一妻制”不断强化对等,但爱是感受,一夫一妻制是规则,婚姻的建立和爱没有关系。早期的婚姻意味着两个家族的联结,主体是“亲家关系”而不是“夫妻二人”。

人们逐渐把“爱”纳入婚姻的意义中也只是近两三个世纪的事情。达尔文认为男性和女性生理心理构造不同,男性野心勃勃而自私,女性温柔而无私,二者需要互补才能“完整”。

随着人类性别意识的变化、对情感关系的深入探讨和性解放,现在也有了更多对多元/开放关系的探索和接纳,可以说人类一直在拓宽对感情模式的理解吧,也在一直寻求最适合自己的感情模式。

我最喜欢的一个细节是一位传教士的游记中记载了他与一个印第安人的谈话(整本书充满了传教士的傲慢和殖民者视角)。

传教士问:你怎么确定你照料的孩子是你自己的呢?

印第安人:你们法国人很无知。你们只爱自己的孩子,而我们爱整个部落的孩子。

 

2019.4.8

想了想,生育给我真正的感受是种全新的、人与人的隔离。男人和女人的终极差异在此的体现就不必说了,未育的女性想象不了怀孕的感觉,怀孕的女性不能想象自己的分娩(不管看了多少资料),生育是个巨大分水岭。而有孩子的女性呢,孩子在不同年龄对育儿的感受也会有巨大差距。真是神奇。越回顾看越能理解更多吧,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人本身。

 

2019.4.22

看了一幕戏,有点憋气,就暂停了电影。主角是一对姐妹,姐姐流产,孩子活了十一天还是没撑住去世了。姐姐之后有了心理问题,跟丈夫的关系也一直僵持。有天姐姐夫妻及妹妹被邀请去参加朋友的baby shower,姐姐开始头疼慌张,胡言乱语,被朋友请出party。看了这段很不舒服,就先暂停了。

想起来我怀孕的时候也有一直想要孩子的好友说起自己流产的事情,那是我没有经历过的痛苦,光想想都觉得非常难过。有时候觉得人生的运气真是分配得太随意太不公平了,那么多喜欢孩子的人得不到孩子,讨厌孩子的随意流产,热爱生命的人早早被夺去生命,厌世的人活到终老。人生就是个讽刺。

想起来我跟丈夫讨论过我听小孩的大哭声就会烦躁,丈夫突然说:“那些聋哑宝宝怎么哭呢?”我愣了一下,和他一起搜索,发不了声的小婴儿的哭声就像是被按了无声键的电影,忍不住想如果他们夜里哭了家人听不到可怎么办呢?这样一想就觉得能哭出声音也是种特权,应该珍惜的。

 

2019.5.2

感叹为什么妈妈没有告诉自己生孩子的后遗症,不说生育的苦,其他女性为什么不谈这些的,可以想象下,如果自己妈妈时不时说生育好苦啊,做妻子做妈妈好苦,自己愿意听吗……其实女性的“抱怨”、“唠叨”一直都有,只不过大家都不愿意听或者忽视掉了而已,因为觉得琐碎讨厌,或者事不关己。直到有一天到了母亲们曾经嫁人生育的年纪。婚育女性是一群长期被隐形被厌恶而失声的人。她们一直在说,只是那些早成为了生活里的白噪音。

 

2019.5.5

谈论生育的痛苦和代价已经是一种特权了。察觉痛苦、定义痛苦,理解(部分)原因到解决问题,只是“开始察觉”一个长期存在又被视为常态的问题已经很难了,更何况女性处于长期失语的地位。

另外就是愿意讨论痛苦的前提是说出来的人不被妖魔化和变相歧视,晒完妊娠纹的女性得到的还不是“好像看鬼片一样”、“恐怖”、“丑”之类的评论么。

 

2019.5.9

这几年很流行的一个说法是“当家长都不用考试真是太可怕了/什么人都能生孩子真可怕”,虽然本意是好的,希望家长能够更负责任对待孩子,或者小孩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但我觉得这个想法如果付诸实践,才是真的可怕。它默认的是没有机会受教育/贫困/等有各种“缺陷”的人没有生育资格,也默认了家长的行为百分之百转化为孩子的未来。双胞胎的个性可能截然不同,特别和善尽责的家长也可能养出杀人犯,改变世界的人可能往往出自不那么优越的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有限的,没有人能完全决定另一个人的命运,坚信完美家长才配生孩子是很傲慢的想法。应该做的不是剥夺别人的生育权,而去尽可能地用各种方法保障儿童权益,让那些出生在恶劣环境里的孩子也有机会受教育,得到更多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科学育儿/生育”之类的文章应该看,但是不能迷信,它会给人一种所有关于身体和育儿的问题都是可控的错觉,把未能套用这些知识和方法的人作为一个问题/缺陷来对待。

 

2019.5.12

前天跟Z聊天,我说有了小孩之后,我甚至动过二胎的想法,觉得如果再有个女儿就好了。Z说,很少听到这种对自己性别的肯定,很多女性都会不愿意要女儿,因为觉得不想让女儿像自己一样经历作为女性和生育的痛苦。

今天又想到这个片段,想要女儿大概是因为我想看到一个带着一半自己的女性比我走得更远更叛逆吧,我压根没想过她要结婚生育,就像我自己也没觉得人生必须要婚育。我想要用自己所有的经验和能力尽力帮她回击那些针对女性的恶意和偏见,让她成为一个比我们这代人更加自由的人。

啊,然而,我也就是想想,真让我生我还是没想好。还是觉得怀孕太麻烦生育过程里变数太多了,顺其自然吧。没有女儿也可以为其他女性而战,我也不会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先让小孩长成一个尊重女性、具有共情能力的人吧。

 

2019.5.14

越看关于生育的材料,越觉得每个生下来健康的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幸运的存在。从受精卵到胚胎再到婴儿,中间的变数真是太多了,出一点问题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看到一个小女孩有罕见且严重的HPP(低磷酸脂酶症),出生后三周,妈妈发现她体重没有长,一查发现女孩没有骨头,这意味着她很难呼吸,也没法长大。她必须长期在ICU靠插管活着,父母也被劝说过放弃治疗。后来到了女孩两岁的时候,澳洲开发出了一种新药,当时才刚开始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女孩父母决定冒险一试(不试的话反正也活不长),结果十八个月后,女孩长出来了骨骼(不过因为骨骼发育延迟,她九岁了也还个子很小)。神奇的现代医学……

 

2019.5.16

分享一个podcast,是很多有堕胎经历女性的叙述: https://overcast.fm/+CrWkGHArs?dt_dapp=1

“支持神圣生命”因此反对女性堕胎的人之所以虚伪,就在于他们只让女性对胎儿负责,却不让男性负同样程度的责任,而且也没有任何对女性健康和经济上的实质性帮助。对一个个活生生女性的痛苦视而不见,却大谈要保护没出生也没自主意识的胎儿,真是太讽刺了。

有了孩子之后,我对怀孕和胎儿的看法其实有了很大不同,但也决不会支持任何干预女性身体自主权的法律。正因为知道了生育过程的风险和育儿的艰辛,才坚信任何人都不能替要承受一切后果的女性作出决定。

 

2019.5.26

之前记得看过几次国内文章提到一篇国外研究,讲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女性更少生育。今天写相关内容又查了下,发现在美国自2000年后这种情况改变了。受高等教育的女性生育率反而更高。作者认为这与过去这些年托儿所幼儿园费用增加,给经济条件不同的女性带来的压力有关,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被daycare涨钱的影响程度较小;另外,她们的配偶往往参与育儿的时间更长,因此她们来自育儿的压力可能更少一些(之前西班牙有研究显示,男性参与育儿越多,女性生育意愿越强,而男性要孩子的意愿则有所减少)。

 

2019.6.5

看了这个妈妈的经历真实地觉得子宫疼。除了老公和家人,孩子怎么生出来的也极大影响地一个人的生育观吧。比如我第一次生特别幸运顺利,小孩也很可爱,甚至偶尔还有再生一个的想法(马上把自己扇醒)。但就算这样,我左思右想还是恐惧大于意愿,担心自己下次不会这么幸运,也还是觉得累。如果经历了这种噩梦般的生育体验,估计不可能再想生了。观察了一些妈妈,如果孩子都健康可爱,大家整体都觉得“回到过去再选择一次也愿意”,但也有孩子得自闭症的妈妈告诉我后悔生了孩子。从理性角度看,个体生孩子怎么都“亏”,生育这事压根就没法按“理性”来衡量得失,这也是为什么想要孩子和不想要的很难互相理解。不想生的理由可以有一万条,每条都很有道理,然而想生的就是想生。

 

2019.7.10

李翊云说,她写过一个故事,故事里44岁的女人失去了自己的儿子。没想到在她44岁的时候,她也失去了儿子。

我初三的时候写了一个故事,后来发现自己的人生走向有点像那个故事,以至于我有了些小迷信。刚生完小孩的时候,我压根不敢写有孩子死掉情节的故事,直到自己的孩子过了那个年纪一阵才写出来。

我很早的时候就觉得活着的确是受苦,所以不理解为什么还要生孩子。至今我也还是这么觉得,所以有时候会对小孩产生愧疚。生育对我就是个自相矛盾的事,“因为爱所以生下你”也不是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但这件事可能就是没法用理性或者利益来解释或衡量的吧,它就是自私的,无法自圆其说的。

不过后来我也意识到,别人对人生和生育的看法和我很不一样。有一次我和一个有宗教信仰的美国妈妈聊天,说起中国女性越来越意识到生育对身体的伤害,以及性别不平等在生育中的存在,她说这个角度她没怎么想过。她和丈夫都是摩门教的,在他们的观念里,生育是“几乎必然的”,天上有很多灵魂,而生育是让那些灵回到人世。生育的伤害可能与拥有孩子的热切比就不是那么显著了,他们更关心怎么养得起孩子。她和丈夫打算要三个孩子,现在(24岁)有了两个女儿。她希望在30岁前生完所有的孩子,这样还可以有一份事业(但是在国内这个情况可能找工作就比较难了)。她看起来过得很充实,也很爱自己的孩子。那是我很难想象的人生。我们生活在平行的两个世界里。

 

2019.8.1

看见这条想起来我和丈夫有一次去小东京(一个日本人聚居区),有家小店里卖了很多种类的制作便当的工具和模型(把海苔剪成各种形状图案什么的),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升起一种惊恐和排斥,因为我不太可能也不愿意把精力花在给孩子做精致好看的便当上。那些工具在我看来跟刑具差不多,给我很大的压迫感,是一种reminder:有很多妈妈会精心为孩子准备好看的便当,你做妈妈如果做不到(怎么连这个都不愿意?)就是不够爱,不够尽责。……然后我和丈夫赶紧走掉了。

这种压力感并不需要在个体上发生任何实质性事件,只要你被包围在一个育儿支持不足的社会里,不断听到其他妈妈如何付出一切为孩子奉献、别的妈妈如何“爱”自己孩子的故事/报道/舆论里就足够了。


2019.10.15

上一辈女性真的苦,年轻时响应晚婚晚育还要努力工作,要计生就计生,要二胎还有不少为了生男孩搏命的,要么就为了子女照顾他们的孩子,从头被压榨到尾。感觉这些年听到的主要是女方家庭(尤其是女方母亲)承担了更多照顾孙辈的工作。在这里也听过女方母亲刚退休还没来得及四处玩一玩就飞到美国照顾女儿的孩子,照顾了半年女儿才给一周假期,榨果汁榨得晚了女儿还冲妈妈大发脾气,压榨得比佣人还狠,问题是女儿家也不是请不起保姆……作为一个外人听了都要气死。

 

2019.10.22

看了Baby M Case(美国最早关于代孕的案子),讲的是一对夫妇寻找代孕妈妈,签署合同后,用了丈夫的精子和孕母的卵子结合生了孩子,但是孕妇生完孩子第三天后不想把孩子交给委托的夫妇了,因此产生了纠纷。

看到这个想到了些别的。很多计生案、买卖婴儿案或者堕胎经历的陈述里,往往提到“连孩子还没看到就被抱走了”,或者“刚看了一眼孩子,孩子就被杀死了”,又或是“流下来的胚胎可以看出小小的手脚”。在这些事件里,“看”是一个情感的决定性时刻。一旦完成了“看”的行为,人之间的关系就得到了某种确认,再难抵消了。刚怀孕的前几周,我对胚胎的存在毫无感觉,但是从B超看到胚胎在肚子里动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这之后我既支持那些选择流产的女性,也能真正地理解因为产生情感而选择留下孩子的女性。

另外就是,弱势群体要争取权利也必须增加在大众的曝光率,这是一种确立存在的行为,通过被“看见”来获得re-humanization。


2020.4.29

把小孩放到朋友家,出来一身轻松,赶回家工作。最近几个邻居开始互助育儿了,轮流把孩子放到各自家里,这样每个人都能多一点时间。有了孩子之后真的觉得妈妈们需要有自己的support group,需要有懂得育儿艰难、琐碎和孤独的女性们一起创造出一个友爱、支持、nonjudgmental的空间。只靠自己或者夫妻两个人的话还是太难了。


2020.5.8

过去几年至少看到过上千条女性对育儿生活的描述,大多数都会提到丧偶式育儿。对爸爸们的逃避责任或敷衍,女性常会用暗藏苦涩的调侃称自己为含辛茹苦的老母亲,而社会广泛流传的男人带娃的段子强化男人不会照顾孩子的刻板印象,抵消这其中的矛盾和问题。

实际上有研究表明,男人情商并不低于女人,在有利可图(比如金钱刺激)的情况下,男人体现的情商和处事技巧甚至更高。在恋爱和婚育关系中男人的“情商不足”,是因为他们懒得(或不需要)做出改变,不愿足够为对方考虑。更何况,社会对于“好爸爸”的要求简直不要太低,能换个尿布喂喂奶恨不得就是绝世好奶爸。观察了几位积极参加育儿的爸爸,照顾孩子的能力绝对不逊色于妈妈。爸爸和妈妈带娃的方式和风格可能不一样,但也可以做到照顾周全。没有天生的母亲和天然不行的爸爸,大家都是有了孩子之后现学的。只要想学习,就可以做得到。

之前和朋友聊天,她说很多女性本身也纵容甚至褒奖男性伴侣对自己的不尊重,所以他们不觉得有改变的必要。但我觉得女性本身成长于一个厌女的环境里,看到的大部分男性都是不尊重女性的状态,想要察觉这之中的问题需要很多后天的运气和再学习,也需要花很多精力去对抗环境里的阻力和诱惑。能够say no的女性是有特权的群体,还有很多女性挣扎在生存线上,没有机会考虑什么对抗。我不觉得中产女性争取单身冻卵、平等产假、公共育儿设施和为底层女性争取权利有什么矛盾,但拿到了权益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拉一把那些还没有得到保护的女性们,为她们发声。当有了对女性友好支持的环境,慢慢就会有更多女性可以意识到并远离abusive relationship。当越来越多女性有能力拒绝进入这样的关系,不再接受不平等的婚恋育儿的模式,男性便只能随之做出改变。


2020.11.5

前几天刚好跟朋友聊到那些“成为母亲后才理解的困难”。比如我很庆幸我们学院厕所里有一个拉帘的哺乳室,教授同学都接纳我带着婴儿去上课,系主任帮我给国际生办公室打电话询问签证问题,还告诉我需要babysitter可以在学院FB群里发帖,出门推婴儿车有很多坡道,坐飞机大家对婴儿的啼哭比较包容,出去玩大部分地方都有家庭卫生间(父亲或母亲带孩子都可以用)。这些支持是在国内还不够普及的,回去推婴儿车明显感觉好多台阶,需要把婴儿车搬来搬去,这也让身障人士很难出行。一个社会天天呼吁女性生孩子,那也要早点创造一个对女性和育儿友好的环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