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 HsinYun
Wendy HsinYun

NGO 退役小螞蟻,探索 web2 與 web3 的螞蟻洞。

在 3A 月台聽火車-《台北聲紋》體驗活動心得

(编辑过)
「原來聽火車是一個這麼療癒的事情。」
集合地點,台北車站紅線捷運站出口,往台鐵的接連處
聲音有方向嗎?聲音有形狀嗎?聲音有情緒嗎? 
不同列車會有什麼聲音?
當聽覺大於視覺之後,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會有什麼不同?

1/18 晚上,我與羽亭、曼曼參加了芸安《台北聲紋》的線下活動,是延續著芸安在台北國際藝術村鏈上駐村計畫的行動,以作品「traveler 」為主題,在台北車站 3A 月台進行聆聽的工作坊。 


暖身淨耳

首先,我們在進入台鐵月台前,先在捷運紅線外的廣場「淨耳」。

第一次閉上眼睛的三分鐘,開始辨識環境中的聲音。第二次閉上眼睛的三分鐘,我們要去感受聲音的方向、顏色跟形狀。 

曼曼說:「我覺得行李箱在地上拖的聲音很像關不緊的紗窗,不斷發出沙沙沙的聲音。」

羽亭說:「我滿喜歡月台列車進站時,地板發出隆隆的沉悶聲。有一種安心的感覺。」 

我說:「我覺得那個捷運入口『逼、逼』聲很像一直在冒泡的飲料。而『請投入票卡、或放置感應平台』不定時重複的機器人聲,很像路邊的廣告旗幟,上面的文字不變,只是被風吹動翻來翻去的,有時看的到、有時看不到。」

淨耳的暖身,讓我們從視覺為主導的感知,轉移到聽覺上。剛開始是有點不安的。害怕有人走來撞到我們,或發生了什麼我們看不到的事情。也許那三、五分鐘,在超級快節奏的台北車站裡,只有對我們來說是漫漫長長,對其他人來說都是轉瞬即逝的吧。

月台劇場 

感官打開後,我們跟台鐵的管理員換了月台證,走到 3A 月台第 13 節車廂。 芸安說,她之間在月台做「traveler 」NFT 作品的聲音採集時,車長還走過來很熱情地跟她說,站務人員們光是聽每個列車遠遠開進來的聲音,就能夠辨認這是哪種車子。 

站在月台上的 20 分鐘,就已經遇到新版區間車、舊版區間車、舊的柴油自強號、新的電聯自強號、莒光號、普悠瑪。遠遠的還有高鐵。 

羽亭說:「我覺得同樣的區間車,從正面跟背面聽(列車往南跟往北的兩種方向)聽,好像會有不同的聲音被強調出來。」 

曼曼說:「舊的自強號聲音有高中低音的大合唱,但是新版區間車就只有高音。」 

我說,「舊自強號的引擎聲好像我的舊筆電,聽起來好可憐。舊車子似乎把自己所有的缺點都暴露在外面,新的車子沒什麼聲音,好像可以把很多缺點很完美都隱藏起來。」

芸安說,大家通常認為舊的自強號聽起來是大聲的、吵雜的,新的電聯區間車是安靜的,只有一點細微高頻的聲音。但之前她在月台戴著耳機採集聲音的時候,走到某些位置,區間車高頻的聲音會突然跟她的耳機裝置產生很大的震盪,讓耳朵很不舒服。 自強號的聲音雖然大,但是那是物理性的沉重,反而不會讓她的耳朵那麼有壓力。

芸安說,她一直覺得在月台上昏暗的燈光,很像是在一個劇場裡面。

我則發現,我好像是一個外表冷淡、內心雞婆的台北人。像剛剛在月台上發生了一段小插曲,有一對上錯車的老夫妻,鈴聲大響,站長大聲催促他們離開列車。過去在用眼睛觀察這些互動時,我可以很快地進入警戒狀態,判斷站在遠方的我要如何協助。但當聽覺主導之後,我是一個無能為力的人,不懂得如何用這些訊號來決定自己可以怎麼行動,只能單純感受聲音帶來的張力跟情緒。

聽火車的心得

結束月台的聲音觀察後,我們回到捷運接連台鐵的平面,交流剛剛的心得。

我說,以前來到月台上的心情總是很緊張,搭火車是為了工作,很擔心錯過列車。以前滿不喜歡待在月台上的,燈光很暗、空氣不流通,心情很阿雜。而今天這段體驗,心情反而是平靜的。

羽亭也說,她之前從來沒有發現到,原來月台上會有這麼多的聲音訊號,而且是多層次的來回交會著,「原來聽火車是一個這麼療癒的事情」。


芸安的「聆聽.發聲.共振」台北聲紋之旅 2023 系列體驗活動將在 2月、3月份持續舉辦,只要蒐藏《台北聲紋》系列 NFT 就能夠報名參加!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