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 HsinYun
Wendy HsinYun

NGO 退役小螞蟻,探索 web2 與 web3 的螞蟻洞。

作為一個逃兵

(编辑过)
喜歡批判他人的人,也許會更兇的苛責自己。

19 歲開始,因為輔大心理系的團體課程跟社區心理學的啟發,加上台灣政府新南向政策的推波助瀾,我開始接觸幾個在地組織,在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當長工,在移工庇護中心實習,然後更將專注力轉往菲律賓的勞動及社會議題。大學畢業,從菲律賓完成教育部計畫回台灣後,開始在同屬「南島」的原住民教育團體魯瑪社工作。

2022 年 5 月,我從這個待了 3 年、我很愛很愛的單位離職了。 做下這個決定的心情很糾結,覺得就這樣離開,是不是很像逃兵,很抱歉自己沒有付出更多心力來參與,讓某些計畫因為沒有人承接而無法推的更遠,心裡也愧對理監事、顧問、主管還有志工們的照顧與期待。

從輔心得到的重要養分是批判性的思考。但年輕時總會忘記拿捏力道。

喜歡批判他人的人,也許會更兇的苛責自己。

再過幾個月我就要 28 了。現在我知道,人總會有不同階段的轉換,要讓人一輩子忠於一件事情,就像強迫結婚的人不能夠離婚一樣不合理。離婚了,也不代表愛或支持消失了。

就算不站在第一線協助,我作為曾經的學徒,身上已經黏了很多潛伏的種子,在旅行的路途中,就能夠把這些種子帶到遙遠陌生的境地。雖然還不確定是什麼季節跟溫度,能讓這些小種子發芽。

單靠一個人創造出改變、完成所有任務太難了啊,我跟自己說,別把褪下職位想的太嚴重了。我曾經有機會在這個豐沃的土壤中學習跟看見,成為一個對問題本身有點敏感性的人,就已經非常好了。

至少在未來面對問題時,我可能不會太雄心大志,先進來參與、認識問題本身的複雜性,先少點成見就很不錯了。且有做出一些 model (不管好的或是壞的),就算沒達到當初設定的目標,還有基底留下,讓後人參考吧。

我不再責怪「逃兵」,包括我自己,也敬重持續在同個位置努力的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